5月10日下午,南航CZ3525航班(波音777,廣州-上海,13:41起飛)在起飛20多分鐘后遭遇空中顛簸。顛簸中有8名旅客感覺不適。15:29飛機在上海虹橋機場安全著陸,不適的旅客被送往醫院檢查治療。
南航晴空顛簸
簡介
飛機起飛不久,就受氣流影響遭遇空中顛簸,兩次“自由落體”下降。昨日下午,廣州起飛至上海的南航CZ3525航班上259名旅客遭遇驚魂一刻。飛機驟降導致機上11人受傷,視頻:南航客機突遇空中氣流顛簸9人受傷來源:東方衛視《東方新聞》其中有8名旅客。航班降落上海后,受傷人員被送往醫院救治。經長寧區中心醫院診治后,1人頸椎骨折入院,其余傷者包括1名手臂骨折的女士均出院,無生命危險。
起飛半小時后急速下降
昨日13點41分,CZ3525航班從廣州白云機場起飛。氣象預報顯示,廣州當時為中雨天氣。
“起飛約半小時后,飛機突然下墜。”旅客JANKS回憶,當時沒有系安全帶的旅客和正在派餐的空乘人員立即“飛了起來”,撞到客艙頂部天花 板,“50噸重的波音B777自由落體下降十數秒。”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肝病中心主任侯金林教授描述,在此之前,飛機還經歷了上下抖動和左右搖晃。急墜 后,客艙內的雜物和飲料在空中亂飛。
根據南航的通報,第一次顛簸發生在航班起飛后的半小時左右。“正常情況下,飛機此時還沒有進入平流層,距離地面的高度大約為7000至8000米。”一名資深飛行員分析。
JANKS說,隨即,又一次猛烈的下墜降臨。巨大的沖力甚至讓他感受到死亡的威脅。“后來,飛機猛地往上拉回,像重砸在地上。”在機上旅客拍攝到的現場圖片中,報紙、面包、飲料杯……到處散落。旅客和乘務人員的臉上滿是驚恐。
“梅姓乘務長告訴我,飛行28年從未遇到這種情況。”侯金林說,這名乘務員左前臂擦傷,腰部扭傷。而機上,還有旅客出現骨折、頭面部受傷的情 形。有旅客提及,事發后,乘務員在客艙內巡查受傷旅客人數,并安撫大家的情緒。機組則向空管報告,要求上海虹橋機場提前派出救護車,以便在飛機降落后第一 時間救治傷員。 急墜前沒有任何警示。
上海機場集團透露,虹橋機場運行指揮中心于昨日14點22分接到事件報告。機場立即啟動旅客緊急救治預案,組織4輛醫療急救車及醫療人員赴機坪待命。15點10分,飛機落地后,醫療急救人員第一時間對旅客進行檢查急救,并迅速將8名受傷旅客送往長寧區中心醫院治療。
侯金林回憶,傷者在事發時幾乎都沒有系安全帶。“一旦雷達等設備檢測到前方有亂流區或較厚云層后,機組會通知乘務組告知旅客回到座位,系好安全 帶。”一位空乘人員稱,除非突發情況,才會導致“措手不及”。而根據旅客們的描述,嚴重的顛簸急墜發生前,機上沒有警示鈴或提示信息發出。
昨天,在長寧區中心醫院,南航負責人支付了傷者的治療費用,并對每名離院的傷者發放了150元的交通補貼。但受傷乘客稱,昨日南航并未當場作出事故賠償。截至昨日21點,受傷人員中頸椎骨折患者留院觀察,其他人員均已出院。
原因
顛簸原因復雜 氣流難以避讓
有旅客質疑,CZ3525嚴重顛簸是否有機組操縱不當的因素。對此,有飛行員解釋,飛機在空中飛行的大多數時間都是通過自動駕駛完成,并不是人工操縱。因此,顛簸的感覺和程度于飛行員自身的技術并沒有太大關系。
“顛簸可能在空中的任何高度發生。”對于昨天CZ3525航班忽發強烈顛簸的原因,南航方面稱,造成飛機顛簸的原因復雜,其中最常見、危險性最 大的是晴空顛簸,因為沒有云團等可見的天氣現象,機組難以提前發現并避讓顛簸區,“晴空顛簸的預報和預防向來是民航界的難點和重點”。
顛簸原因有多種
有民航業內人士總結,飛機顛簸的原因,可能是在山區、高原、沙漠地區飛行,地形使空氣受到阻力,造成空氣垂直運動。此外,眼下雷雨較多,積云導致空氣流動不穩定;而陽光照射也會使地面的空氣受熱膨脹上升,冷空氣下降補充,形成空氣對流而引起顛簸,中午飛行尤為明顯。
還有一種名為風切變的天氣現象。雷雨、冷鋒、熱雷暴等使空氣產生上下對流運動,飛機經過時會產生強烈顛簸,嚴重時可導致飛行事故。
滬上一位資深機長介紹,現在的民航客機上,都有顛簸探測裝置。但由于這種裝置是通過對前方水霧濃度的監測判斷顛簸程度,因此在晴空萬里時,就無 法發揮明顯的作用。“雷達也是一樣,即便顯示儀上沒有前方云層提示,也可能存在亂流。”他說,航行過程中,也會遇到亂流區被云團遮擋使儀器不能監測到的情 況。
遇到亂流一般需繞飛
一旦遭遇嚴重、毫無預兆的顛簸,飛機往往會在氣流的干擾下,出現急速下降或上升的情況,“客艙內失重,沒有系安全帶的人員和沒有被固定好的物品就會飛在空中。”這位機長說,旅客失重后落下,往往會造成身體軟組織挫傷或腰部損傷,甚至骨折。
“遇到亂流,我們采取的辦法一般是從鋒面繞飛,或者爬升高度繞飛。”南航一位機長強調,對于繞飛的橫縱及垂直距離,國內民航均有嚴格界定。接受采訪的多位飛行員均表示,類似南航CZ3525的嚴重情況,十分罕見。
有旅客質疑,CZ3525發生嚴重顛簸是否存在機組操縱不當的因素。對此,有飛行員解釋,飛機在空中飛行的大多數時間都是通過自動駕駛完成,并 不是人工操縱。因此,顛簸的感覺和程度跟飛行員自身的技術并沒有太大關系。有人舉例說,空氣和海水一樣都是流體運動,飛機遭遇的顛簸與行船中的顛簸道理一 致。
事發后不久,南航便通過微博提醒旅客,飛行全程中要系好安全帶。遇到顛簸時,應聽從乘務員的安全指令,回座位坐好。如來不及回座位,旅客應就地立即蹲下,抓住旁邊可固定的物體;如正在用餐,應立即將餐具放置在地板上。
乘客回憶
人被拋向空中,頭朝下摔在過道上
◎乘客回憶
早報記者 胡寶秀 顧文劍 徐笛
廣東人吳小姐昨天搭乘該航,她坐在飛機倒數第三排。據她回憶,飛機平穩后,空姐開始發餐點,但就在起飛了約30分鐘后,飛機出現顛簸,十幾秒后,飛機失重驟降,間隔數秒鐘,再次驟降,且下降速度更快,時間約2秒左右。
撞頂后頭朝下摔落
“第一次我屁股僅離開座椅,第二次我整個人被拋到空中,頭撞到飛機頂,頭朝下又摔了下來,右手先著地,隨后是臉。”吳小姐說,她墜落在座位一側的過道,右前臂劇痛,手掌向上翻起,她的下巴和膝蓋全部擦破出血。
她說,飛機在顛簸第一次失重后,廣播才說飛機遇到強氣流。
在吳小姐被拋到空中的同時,48歲的凌先生和妻子也被拋離座位。他們的座位在56排,凌先生的妻子介紹,她和老公是南通人,“當時空姐發餐,我 點一杯葡萄汁,老公要了一杯礦泉水,杯子剛拿在手在,飛機就忽然下降,飲料就像廣告里那樣向上飛出去。”凌先生被拋到空中后頭撞到機艙頂,因為本身有頸椎 炎,時候頸椎劇痛,上肢麻木。
凌先生的妻子還說,在她左邊,有一個瘦瘦的男乘客也被拋在空中,就像在太空艙里失重一樣,漂浮著。
廣州醫生現場施救
值得稱贊的是,意外發生時,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關節科副主任醫師王新亮,給傷者提供了急救幫助。
王新亮當時坐在飛機的63排,他回憶,飛機顛簸十幾秒后,兩次失重,他因為系著安全帶,并未被拋出。顛簸結束后,他戴好眼鏡,發現在他右后方的吳小姐右手臂已呈“勺子”狀畸形。
經與空姐溝通后,王新亮對吳小姐的手臂進行急救,他先對吳小姐骨折手臂進行復位,并用簡易夾板固定,再處以冰敷。
接下來,王新亮走到凌先生旁,檢查他疼痛的脖頸,但未查出問題,他建議凌先生照X光檢查。
此后,他還對飛機上最小乘客、一名10個月大的男孩進行了身體檢查,經查,靈敏反射正常,小孩母親則肩部肌肉拉傷,并無大礙。
經過陸續檢查醫治后,王新亮給傷者留下了聯系方式,便回到座位上。當航班到達虹橋機場后,他就悄悄離開了。
事后感想:活著真好
昨日,此次事故的乘客JANKS用手機記錄了整個過程。
他寫道,起飛約半小時后,飛機突然下墜。沒有綁安全帶的乘客和正在派餐的空姐在機艙內飛了起來撞到天花板。飲品在失重狀態下飄在空中,突然頓了一下,人和物都砸了下來,飲料滿艙、滿身都是,餐盒餐車雜志報紙四處散飛。飛機又下墜。他第一次感受到死亡的感覺。
他腦海只想到要完了,親人朋友可能再見不了面了,心里在重復著,瀕臨死亡的思緒很簡單。后來飛機猛地往上拉回來,像一種重砸在地上的感覺。隨后 一段時間,一直不敢肯定自己是否已經脫離死亡的威脅,而恐懼感這才開始縈繞。后來機長聯系上海機場準備救護車,空姐幫忙料理傷員和收拾機艙,途中任何的顛 簸都顯得格外可怕,直到飛機終于平安著陸,那懸著的心才到地上來。
JANKS感慨道,這次事故發生突然、場面混亂,且各人處境、心理狀態不同。希望南航可以盡快展開調查,對經歷事件的旅客一個有誠意的交待。“事后感想只有:活著,多好。”
相關鏈接
發生顛簸時走動者應立即蹲下
◎安全常識
發生嚴重的顛簸后,在客艙中走動的人可能會被拋向空中。空乘人員強調,一旦遭遇猛烈顛簸,不在座位上的旅客應該立即蹲下,并抓住身旁固定的物體。
滬上一家航空公司的乘務教員昨天向記者介紹,遇有顛簸,旅客應立即系好安全帶,聽從乘務員的安全指令,回座位坐好,停止使用衛生間,“我們建議旅客全程系好安全帶,是因為突發的顛簸,旅客可能會來不及反應。”
而在顛簸發生時,某些在機艙內走動的旅客可能來不及回座位。“這時,立即蹲下是正確的選擇。”這位教員解釋說,旅客應抓住旁邊可固定的物體,如 座椅護手,座椅腳柄等。正在使用衛生間的旅客,要立即抓住水盆邊緣,門把手等堅實物件,有很多機型的廁所馬桶旁配有輔助手柄。如果正在用餐,大家應該把餐 食,特別是熱飲放置地板上。“躺在空座位上睡覺時,務必系好安全帶,一旦顛簸,應立即起身坐好。”
顛簸時千萬不能做的是,開啟行李架。一些大件特別是超大行李,甚至會在顛簸過程中顛出行李架,旅客會被嚴重砸傷,“有些旅客不愿托運行李,而將行李放置于空座位上,一是會擋住窗戶,影響緊急撤離的視線,二是顛簸時行李會拋起,砸到旁邊旅客。”
一旦飛機左右搖擺,機體劇烈晃動,甚至快速墜落,很多人會感覺害怕。“這時。一定不能慌張,要保持平穩心態,通過咀嚼,捏住鼻子深呼吸會減輕耳壓。”乘務教員提及,盡量將頭靠固在座椅背上不動,可以減緩眩暈。
飛機遇嚴重顛簸案例
◆2008年7月4日,上航上海至北京FM9105航班因北京雷雨天氣備降天津濱海機場。在備降過程中,下降至3300米左右時,突然遭遇強顛簸,造成8名乘務員和14名乘客受傷。
◆2011年8月18日,川航3U8637航班從重慶飛往九寨溝途中,突遇強氣流致飛機發生顛簸,兩名旅客與兩名正在工作中的乘務員受到輕微擦傷,飛機返航降落至重慶機場。
◆2011年9月,一架港龍航空客機從香港起飛前往泰國普吉島時,途中遇上氣流。當時機組發出系好安全帶指示。飛機受氣流沖擊如坐過山車般急升急墜, 3名空姐由于照顧旅客,撞傷手腳和背部。
◆2012年1月,澳大利亞航空公司一架空客A380飛機在執行從倫敦途經新加坡飛往悉尼航班任務的途中發生劇烈顛簸,導致7名乘客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