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美國小伙陸杰森陪乞討老奶奶吃薯條的照片在網絡上被瘋轉,在“有愛”、“敬佩”、“感動”、“愛心關懷不分國界”的贊揚聲外,也引起不少網民反思。
薯條哥
簡介
昨天有兩張照片在網絡上瘋傳,一位外國帥哥坐在一位衣衫襤褸(ragged)老奶奶身邊,兩人手上各抓著一包薯條(French chips),隨意地坐在一家快餐店門口,另一張照片中,這名老外正在低身給老人倒水,場景溫馨有愛。
這兩張照片最先于前日被網友上傳至個人微博,隨后又被多個微博賬號轉發,引起了許多網友的感動和共鳴,僅其中一條就被轉發(retweet)了1萬余次。照片拍攝者曹同學表示,這張照片是自己與同學在路過南京大學鼓樓校區附近的廣州路某快餐店(fastfood restaurant)時隨手抓拍的,“那位照片中的老太太經常在附近行乞,但很少引起人們注意,昨天突然看到一位老外和她坐在一起吃東西,感覺很有愛,就拍攝了下來。”
照片中的一幕目前得到了該麥當勞工作人員的證實。據悉(it is reported),該外籍人士全名Jason Loose,中文名叫陸杰森,美國洛杉磯人,畢業于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去年9月來到南京大學參加“中文領航項目”,現在在南京一家運動品牌公司實習(internship)。
陸杰森表示,當時他正從南京珠江路往廣州路走,突然看見麥當勞門口坐著的赤腳(barefoot)乞討老人,憐恤之情油然而生(arise spontaneously),于是便去買了兩盒薯條,坐在老奶奶旁邊和她邊吃邊聊。 這并不是陸杰森第一次和乞討的老人一起吃東西——他給乞討的老大爺送過果汁,還陪其他乞討者吃過飯。“我是很幸運的人,每天有飯吃、有地方住、 有好的工作機會和家庭。但不是所有人都這樣。他們也許生來家庭條件就不好,也許長大后做錯過事,但他們現在的生活艱難,沒有理由我們不去給予幫助。”
Jason火了,連他自己都有些莫名其妙。用他的話說,“這不是什么特別的事情。他們是人,我們也是人,他們理應得到我們的尊重和關注。陪著吃頓飯,這沒什么。來采訪我,倒讓我覺得很害羞。”
反思
其實更應該害羞應該是我們國人。雷鋒精神我們天天講、月月講、年年講,宣傳的橫幅掛標語大街小巷到外都有,口號喊的震天響,但當我們真正遇到需要幫助的人的時候,我們卻選擇袖手旁觀、選擇冷漠、選擇事不關已、選擇敬而遠之,雷鋒精神哪去了?一個城市、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是靠帖橫幅掛標語就能進入文明社會的,當國人把雷鋒精神還停留在口頭上的時候,外國人卻將她付諸行動了,而且還是那么理由當然。如此小的事件竟然能在網絡上掀起這么大風浪,難道國人不應該反思么?同樣是人,我們缺失的是什么?
也是在這兩天國內還發生一件事,一位巴西籍的男子,在制止小偷偷竊行為后,被小偷及其同伙3人打的頭破血流,而當時周圍有二、三十人圍觀,卻無人制止。附近治安亭內的治安人員看見卻表示不在管轄范圍而袖手旁觀。再回想小悅悅事件中,過路人的冷漠。不禁讓人覺得,我們中國上下五千年來的傳統美德,難道在改革開放這幾十年中就消耗殆盡嗎?
我們國家曾提出,堅持經濟建設和思想道德建設兩手抓,兩手都要硬。而現實的情況是,兩只手都在抓經濟建設,思想道德建設不僅沒有進步而且還有所后退。在這種社會背景下,財富成為衡量成功的標準,唯金錢論成為主流,金錢在前,人們奮勇爭先。人們的價值取向出現偏差,人們對于弱者,對于需要幫助的人開始視而不見。我們周邊的環境讓我們的觀念慢慢的遠離雷鋒精神。
文化根基決定公民素質,然而隨著近十年我國高等教育普及化,大學從早前的精英教育快速進入到普及教育中,已經應該說國人文化層次較十年前有了顯著的提高,但是國民的愛心和正義感卻未見進步。其中原因除了彭宇案把國人傷狠了之外,高等教育中缺少道德素質教育也是原因之一。“當你40歲時,沒有4000萬身價(家)不要來見我,也別說是我學生。”這樣的唯金錢論的教育,給學生灌注一種思想,金錢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標準。在這種教育模式下,愛心淡漠也不足為奇。
我們中國人不缺少愛心,只是愛心不是給予社會,給予需要幫助的弱者,而是給予自己人。我們對自己人愛心爆膨,而對外人冷漠。人們的思想里早就缺少了一些關于大愛的東西,取而代之多了一些叫個人的東西。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是一個有著五千年優良傳統的民族,美國人給中國乞討者以幫助能成為新聞,嚴重說明我們中國的社會道德水平有待提高,也給我們中國人狠狠扇了一巴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