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日照出現大面積赤潮
簡介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山東日照附近黃海海域連日出現大面積赤潮,覆蓋范圍約600平方公里,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啟動赤潮災害四級應急響應。海警等部門出動巡邏快艇,進行實時監測。現在連線執行赤潮監測任務的日照海警一大隊37040艇艇長宋曉峰。
宋曉峰:這次赤潮,日照海警每天出動快艇以及巡邏艇加強對日照海域,近海、沿海一線巡邏。截止到昨天,在日照平島北約6海里左右出現一些零零散散的赤潮,主要形狀、大小一般呈帶狀或鱗狀,顏色是磚紅色。
這個赤潮從我們監測情況來看,現在對漁業、旅游業基本上沒有造成影響,因為面積比較小。
相關鏈接
“赤潮”,被喻為“紅色幽靈”,國際上也稱其為“有害藻華”,赤潮又稱紅潮,是海洋生態系統中的一種異常現象。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環境條件下爆發性地增殖造成的。海藻是一個龐大的家族,除了一些大型海藻外,很多都是非常微小的植物,有的是單細胞植物。根據引發赤潮的生物種類和數量的不同,海水有時也呈現黃、綠、褐色等不同顏色。
一是大量赤潮生物集聚于魚類的鰓部,使魚類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二是赤潮生物死亡后,藻體在分解過程中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導致魚類及其它海洋生物因缺氧死亡,同時還會釋放出大量有害氣體和毒素,嚴重污染海洋環境,使海洋的正常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的破壞
三是魚類吞食大量有毒藻類。
赤潮發生后,除海水變成紅色外,同時海水的pH值也會升高,粘稠度增加,非赤潮藻類的浮游生物會死亡、衰減;赤潮藻也因爆發性增殖、過度聚集而大量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