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積式腐敗,是指“有心人”逐漸拉近與公關對象的距離,慢慢地進行“吃喝玩樂”等“感情投資”,讓被公關的對象自動撤防,由正常交往,到提供某些灰色收入,但是每次的金額很小,單筆看上去,似乎不構成犯罪,但是累積起來,卻數額較大,構成犯罪。
累積式腐敗
累積式腐敗 - 現象
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貪官不時能見到:每次收受的禮物,似乎均在“安全線”以內,自己也心安理得,覺得“灰色區(qū)域”搞搞,又得實惠,又不會受懲罰。直到被抓時,這些人才猛然發(fā)現,自己早就越過紅線很久。
累積式腐敗,因為其很強的隱蔽性,長期以來為人忽視,但危害不小。
累積式腐敗 - 原因
首先,官員本身法律意識淡薄,內心深處往往權力意識、地位意識很強,在日常生活中,養(yǎng)成了貪小便宜的習慣;
第二,官員本身在高消費的社會背景下,一方面有過得體面的心態(tài),在內防失守的前提下,對獲得灰色補償并不拒絕,因此在行賄者的循循善誘下,不知不覺地跌入陷阱。
累積式腐敗 - 分析
雖然都是腐敗,但其實還是可以分為兩類。
在促成腐敗形成的心理因素中,一類是出于羨腐心理,部分人對周圍的腐敗現象已從開始的痛恨變得麻木不仁、習以為常,繼之發(fā)展到羨慕迎合,覺得有人討好是地位的象征。
另一類則是“溫水煮青蛙”,沉醉于周圍“溫和”的環(huán)境,變得心安理得,潛移默化之后,慢慢被“煮熟”,數額累積起來,終于達到了可以鋃鐺入獄的程度。
累積式腐敗 - 防止
累積式腐敗,最關鍵的一點是,要在防止“灰色”現象出現。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副研究員劉衛(wèi)東認為,要為官員設置私生活的道德規(guī)范,觸犯了道德規(guī)范,但是未違法者也要加以懲處。
對于防微杜漸,當前,對干部“8小時之外”進行考察,也已經成為一種常態(tài)性的工作,很多地方提出,要以經常考核為基礎,以換屆(任期)考察和任職考察為重點,采取多種形式和渠道,準確了解領導干部“8小時之外”情況,以防止累積式腐敗現象的發(fā)生。
一位業(yè)內人士認為,要對“8小時之外”設置嚴密的考核體系,明確獎懲制度,通常要設置暢通而且有效的投訴舉報渠道;另外,作為手握權力的公務員,也要敬畏權力,始終保持正確的權力觀,認識到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公器;要防微杜漸,決不讓腐敗從小處打開缺口,避免因小失大。這樣,才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抗得住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