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周(1920-2012),大陸最后一位飛虎隊員。1937年考入黃埔軍校,在抗日戰爭中,擊落5架日軍飛機;1949年開國大典他駕駛戰機飛過天安門接受檢閱;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擊落擊傷2架美軍飛機。
王延周
王延周 - 生平
王延周,曾用名王延洲,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大孫家村人。
1920年10月出生,15歲念完私塾后,王延周去青島當了一名學徒工。
1937年投身國民革命軍第29軍,
1938年考入黃埔軍校第十四期,
1940年考入空軍軍官學校。
在抗日戰爭中,先后擊落1架大型運輸機、3架零式戰斗機和1架東條戰斗機。在中美空軍混合團,先后8次穿越被稱為飛行禁區的“駝峰航線”。
1946年駕機起義。
1949年開國大典之時,駕駛戰機接受毛澤東主席檢閱。
抗美援朝戰爭中,分別擊落擊傷美軍F-86飛機各一架,榮立二等功。
1950年夏,王延周被調到上海空二師四團任飛行中隊長。
1953年11月,33歲的王延周與25歲的清華大學才女齊書云女士結婚。
1955年,他服從組織安排,轉業到了地方工作。
1957年7月,反右斗爭開始,王延周受到沖擊,先是被迫與妻子離婚,接著又被判刑入獄。
1961年6月,他被遣回了老家山東日照孫家村務農。
1983年12月,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審定,恢復了王延周駕機起義人員待遇。
1984年,他的原單位也派人到日照找到他,宣布了平反結論,并為其辦理了離休手續。
2004年8月20日,84歲高齡的他再次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2005年6月28日,組織上批準了他的申請。
2005年8月,出版30萬字自傳《一位空戰老兵的非凡人生》,后被授予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金質獎章,受到胡錦濤接見。
2012年4月29日下午3點在北京松堂關懷醫院因病去世,5月1日上午9點,在這所醫院的告別室舉行王延周遺體告別儀式。
王延周 - 改名
1954年夏,他首次見到了周恩來總理,周總理衣著樸素,平易近人,讓王延周感觸良多。在交談中得知,周總理在法國留學期間和王延周的岳父曾有過來往。因為周總理曾擔任黃埔軍校的政治部主任,他便和王延周約定以師生身份相稱。
在后來的幾次見面中,王延周對周總理的崇高品德和光輝人格敬佩不已。為表示敬愛之情,遂將自己名字“王延周”中的“周”改為“洲”。
1976年周總理去世,王延周悲痛不已,又將名字“王延洲”改回“王延周”,表達對周總理的無限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