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基金即三峽建設基金,是三峽基金中最為人知的,是為三峽建設而設立,是三峽工程建設的重要資金來源之一。三峽工程建設基金是國家在一定時期內通過電力加價等特殊措施而籌集到的、專項用于三峽工程建設的資金。自1992年起,全國百姓在每度電費中浮出4-7厘籌集“三峽基金”,支援三峽工程建設。2012年4月26日,三峽集團公司首次透露了這筆基金的總數,共計1378億元。
三峽基金
三峽基金 - 由來
1992年全國人大通過興建三峽工程議案后,國務院決定全國(西藏、貧困地區的農業排灌用電、縣及縣以下的孤立電網除外)用電加價3~7厘錢/千瓦時,與葛洲壩電廠上交利潤一并作為三峽基金,專項用于三峽工程建設。
2012年4月26日,三峽集團公司總經理陳飛首次公開了三峽基金的總額,共計1378億元。他稱,這1378億元是由全國百姓在每度電中支付3到7厘錢得來。
三峽基金 - 征收依據
1.《財政部 國家計委 能源部 國家物價局關于籌集三峽工程建設基金的緊急通知》([1992]財工字第576號)。
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籌集三峽工程建設基金的通知》(國辦發[1993]34號)。
3.《財政部關于三峽工程建設基金解繳入庫問題的通知》(財工[1993]176號)。
4.《財政部 電力工業部關于三峽工程建設基金征繳工作中有關問題的通知》(財工[1995]237號)。
5.《財政部 國家電力公司關于明確三峽工程建設基金征收管理工作中幾個具體問題的通知》(財經字[1999]1115號)。
三峽基金 - 征收模式
該基金在財政上列收列支,專款專用,由各省、市、自治區電力局(電管局)負責隨電費一起征收。
三峽基金 - 征收歷史
1992年7月11日,國家物價局以〔1992〕價工函字353號文下發《關于1992年煤運加價用電加價及籌集三峽工程建設基金等問題意見的函》,其中要求電力企業在節能降耗、努力消化鐵路貨運、煤炭提價影響的基礎上,當年燃運加價用電加價標準全國每1kW/h提高1分5厘,其中3厘作為三峽工程建設基金。
1994年,國務院調整了三峽基金的征收標準,由每千瓦時三厘提高到四厘。
三峽基金的征收于2009年三峽工程完工時結束。
三峽基金 - 使用情況
三峽工程總投資預算2039億元,實際總投資1800億元,其中三峽基金占總投資40%左右。
2010年6月23日,國家審計署首度公開了三峽基金的使用情況。公開的審計結果顯示,三峽基金1.2億元被違規使用。
三峽基金 - 換名征收
2009年12月31日,財政部印發經國務院同意的《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暫行辦法》,規定:“三峽工程建設基金向重大水利基金平穩過渡,保持三峽工程建設基金現行征收政策基本不變”,“本辦法自2010年1月1日起執行,三峽工程建設基金同時停止征收”。
據此,從2010年1月1日起,三峽基金已隨三峽工程基本完工而停止征收,但為其籌資的電價附加并未取消,繼續以新設立的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的名義征收,征收期為10年,其用途包括“解決三峽工程后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