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中山網友發帖稱在蒙牛雪糕中吃出一顆直徑約1厘米的黑色螺絲帽之后,日前,深圳網友“麥麥美袋子”在微博中報料稱,在蒙牛“隨便”雪糕中吃出一個長達4—5厘米、小拇指大小的螺絲釘。昨天下午,蒙牛乳業華南區媒介經理孫中原向記者透露,昨天早晨該公司獲悉此事后就與當事人聯系,直到昨天下午5時多才聯系到該網友。對于帖子反映的事情,孫中原表示暫時沒有辦法核實確認,“在沒有對事實進行調查核實之前,各種可能都有,有可能是蒙牛產品的原因,也有可能是人為添加,都不能排除”。她表示,如果是蒙牛的問題,蒙牛會在相關規定允許的范圍內給出一個滿意的答復和解決方案。
螺絲雪糕
螺絲雪糕
廣東省工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造成微生物超標的原因,一是個別生產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殺菌這一環沒抓好,料液中的病原菌和非病原菌沒有殺滅干凈;二是生產工藝和包裝工藝不完善,在商品運輸、貯存、銷售方面不注意運輸、貯存的衛生條件,會導致商品受到污染,引發商品的細菌超標。禁狗令奸笑墻漢版犀利哥中國留學生涉嫌江蘇原書記與女性通奸落笑笑萌貓揭秘膠囊里的秘密毒膠囊下腳料32輛車相撞皮革廢料制藥韓寒收死亡威脅朝鮮衛星殘骸打110送外賣九把刀激吻柯震東32輛車相撞人肉包子
這次的抽檢結果無疑會讓人產生疑問,究竟是什么原因讓這些知名企業食品安全問題一次又一次的出現問題,對于老百姓來說無非只是希望自己吃的東西能更安全更放心些,但是這些商家卻出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將老百姓的利益扔到一邊,這不得不讓人深思。
廣東此次抽檢涉及32家生產企業,從結果來看,大型企業的著名品牌產品保持了較好的質
[page]量狀態,小型企業的產品質量狀況不容樂觀,主要問題表現在:一是微生物指標超標問題突出;二是甜味劑添加量超標;三是少部分產品的理化指標存在不合格現象。蒙牛是唯一被查出不合格的知名品牌。
據悉,導致蒙牛該種雪糕不合格的菌落總數、大腸菌群兩指標,是評價雪糕產品衛生質量的重要指標。若產品這些指標超出標準范圍,易引起腸胃不適、腹瀉等癥狀,嚴重超標易引發腸道傳染病或食物中毒
憤怒是大多數網友的第一反應,各種謾罵指責鋪天蓋地指向蒙牛。@木子licc表示“太不可思議了”。@小嬙強道:“還真是隨便。”@宅男心書諷刺:“隨便的蒙牛!蒙到你就是牛!”@傳染病醫生說:“只有你想不到,沒有蒙牛做不到。蒙牛,蒙人,你最牛!”
@墨l_an質問:“蒙牛,敢不敢不再傷害消費者?”@夏侯二刀則建議大家:“堅決不能吃蒙牛的任何產品,既然它有惡劣的案底,就別讓它翻身。”@ zhuzhu的世界從根源上質疑道:“咱國家這么大的品牌,整出這么惡心的事,還這種不要臉的處理結果。咱們政府也不管管啊,欲哭無淚了。”@花_樣年_平則用反諷表達了憤怒:“這些人怎么了,大驚小怪的,螺母又沒毒,比起其他安全多了。中國人在食品上現在還怕啥?”
螺絲雪糕惡搞
消息也激起了網友的惡搞欲,似乎只有這些離奇的緣由,才能產生“雪糕里藏螺絲”這樣離奇的事件。@中正不圓聯系上了國際事件:“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朝鮮衛星的零件嗎?”同樣,@谷大白話也很具有外星視野:“看來終結者這次是分期分批穿越的。這個螺絲只是終結者身體的一部分”。這條評論引來眾多“哈哈”的表情轉發。
@生活在惠州則驚訝地表示:“買螺絲竟然送一條蒙牛雪糕!”@攝氏零下也認為:“這根雪糕實在是太貴重了。”@ Finn則很是羨慕:“賺到了!吃雪糕還送你螺絲!”@狗不理查理則驚呼:“哇,買一根雪糕送這么大顆螺絲,蒙牛促銷也太舍得下血本了吧!”
得知去年還曾出現過蒙牛雪糕吃出螺母的新聞,網友瞬間“歡樂”了,@付小明D avid為蒙牛吁了一口氣:“去年8月丟了螺母,蒙牛就一直在找螺絲去哪兒了,這下放心了。”@ songyu7115認真地建議:“吃到螺絲的應該去找那個吃到螺母的人,兩人多有緣分啊,要是一個男的和一個女的,一份好姻緣啊。蒙牛集團應該給兩個人發一份夏威夷浪漫雙人游大獎。”@夕月95狙觀點相似:“吃到螺絲和吃到螺母的這兩位一定是上輩子失散的情人啊,祝他們幸福!”@ sodium w ing則唱起了同樣來自草原的《吉祥三寶》:“螺絲螺母和蒙牛是快樂的一家!”
螺絲雪糕存疑
當然,并不是所有網友都相信這件離奇的事情。@飛行午夜分析道:“不覺得奇怪嗎?這么大的螺絲怎么會冰凍在雪糕里邊?”@我是幸運囍仔也這樣問道:“螺絲怎么掉進去的?”@ W om i王答道:“會不會是塞進去的?”意指消費者有意炮制此事。@心靈pretty則直截了當提出“報復說”:“我認為這是工作人員故意弄的。員工和公司肯定有矛盾才會報復!”@經濟學人說則提出“競爭說”:“失誤還是不良商業競爭?”@方小煙同樣覺得:“我怎么總覺得蒙牛是被陷害的呢?到了吃雪糕的季節,就說吃出了螺絲。”
無論生氣也好,惡搞也好,懷疑也好,蒙牛據說已經在聯系發帖人,相信會給大家一個交代,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