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已結束,來自世界各國的210名入圍作家中有20人入選復評,其中應縣籍作家曹乃謙進入諾貝爾文學獎復評名單。
曹乃謙
曹乃謙,1949年出生于應縣下馬峪村,1986年開始潛心文學創作,目前已發表文學作品一百余萬字,其中有30多篇作品被翻譯介紹到美國、法國、加拿大、日本、瑞典等國。曾出版長篇小說集《到黑夜里想你沒辦法》、短篇小說集《最后的村莊》等。據了解,《到黑夜里想你沒辦法》是曹乃謙歷時十年完成的代表作品,曾被《中華讀書報》、《亞洲周刊》等評為"2007年十大好書",并入圍了2010年度美國最佳英譯小說獎的復評。
簡介
曹乃謙 男,1949年2月生,山西省應縣人。 三級警督。他寫的第三篇小說《到黑夜我想你沒辦法》發在《北京文學》1988年第6期后,引起了國內外文壇的廣泛注意,還獲得了當年《北京文學》新人新作一等獎。從此,他就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
經歷
1949年農歷正月十五出生于山西應縣下馬峪村。1968年大同一中高中畢業后,參加工作。在晉華宮礦當過井下裝煤工,由于有文藝特長,于1969年被抽到大同礦務局文工團,當器樂演奏員,拉二胡、打揚琴、拉小提琴。1972年10月調入公安系統.當過戶籍警、刑警,現在大同市公安局政治部工作。 1986年37歲時因和朋友打賭.開始寫小說。
作品
至今,他發表文學作品80余萬字。其中僅在臺灣地區就發表中、短篇小說30多篇。他的報告文學《十字路口的豐碑》被改編成電視劇《有這樣一個民警》;短篇小說《莜麥秸垛里》被改編拍攝進電影《黃河謠》里;短篇小說《親家》被改編成連環畫;短篇小說《齋齋苗》被收編進公安院校的教科書《中國公安文學作品選講》里;中篇小說《悲衣的奠》和短篇小說《山丹丹》、《山藥蛋》均被美國的《世界日報》轉載;有一篇創作談被收編進美國的《讀者文摘》1995年第1期里;短篇小說《老漢》、《齋齋苗》分別獲得公安部首屆和第二屆優秀文學二等獎;短篇小說《三十三顆蕎麥九十九道棱》獲《山西文學》1989至1993年優秀文學獎;《銅瓢甕上掛》等10多篇短小說先后被翻譯介紹到日本、美國、瑞典等國。1991年他被吸收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有中、短篇小說集《佛的孤獨》。
第一篇小說
就中篇小說《佛的孤獨》而言,即使沒有讀過此書的讀者,恐怕也對此略有所聞。因為在曹乃謙的寫作生涯中,這是一部充滿了命運感、故事感的小說。自從今年4月長江文藝出版社推出他早在臺灣出版的長篇小說《到黑夜想你沒辦法》大陸版本之后,這位山西的警察作家出現在大眾視野;在他日益被報道的今天,幾乎每篇人物特寫都會特別提到這位供職于大同市公安局的警察,在他37歲那年,因為和朋友打賭才寫起了小說,卻連中篇小說的概念都沒有,寫起來沒有個收拾,寫了一萬五千字,大大超出了中篇小說的字數。這部中篇小說叫《我與善緣和尚》,也就是后來的《佛的孤獨》,這是曹乃謙的第一篇小說,也是今日曹乃謙故事的開始。關于這個故事,曹乃謙后來還寫了一篇短篇小說《孤獨的記憶》,以紀實的手法記錄了他在完成小說之后,參加文學雜志《云岡》筆會的情形。
小說入圍美國最佳譯作獎
中國作家曹乃謙以所著小說集《到黑夜想你沒辦法》,與兩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爾罕·帕慕克和勒克萊齊奧一起,入圍了2010年度最佳英譯小說獎的復評。
曹乃謙因受諾貝爾獎評委馬悅然推崇而為華文讀者所熟悉,他的代表作《到黑夜想你沒辦法》2007年出版后廣為關注。最佳英譯小說獎由紐約羅切斯特大學主辦之文學網站“百分之三”創設于2007年,以填補美國年度外國文學獎的空白。“之所以稱之為外國文學獎而不是文學翻譯獎,是因為我們發現,該獎兼重翻譯水平與作品本身的質量。”近日公布的復評名單中,共有來自23個國家、譯自17種語言的25部作品入圍,包括帕慕克的《純真博物館》、勒克萊齊奧的《沙漠》。2月16日,“百分之三”將公布該獎決選名單。
自述人生
我是個眼睛看不見泰山,耳朵聽不見鳴雷的小人物;我是個心里頭只裝著柴米油鹽。腦子里只想著吃喝拉撇的小老百姓;我是個少見多怪的鄉巴佬,村香瓜;我是個胸中無大志,心中無大事的小市民。我的所謂的最深的感受。也僅僅是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
我相信世界有緣分這種東西的存在。
我也相信,無論誰,他有生以來做了什么和沒做什么,命運早就給他安排好了。包括他該去奮斗還是不該去奮斗在內,也包括奮斗的結果如何,早就給安排好了。
評價
作家李銳說:“經過多年的周折、埋沒、等待,他的小說終于出版了,終于跟讀者見面了。這也終于見證了一個道理:好小說好文學是經得住時間考驗的。”
對于曹乃謙這樣的作家,可能中國的文學評論界(包括媒體評論)都比較尷尬,畢竟諾貝爾文學獎評委馬悅然珠玉在前,欣賞他,翻譯他的小說(瑞典文),贊他是“中國最一流作家之一,他和李銳、莫言一樣都有希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如果這個時候贊,可能被視為跟風,彈,需要加大自身力量,起碼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這后者的困難系數未免太大。但我以為,對讀者來講這是完全可以不受此影響的,因為只要你讀過一本曹乃謙,就會明白他的小說,從題材、人物、敘事到語言風格,幾乎和現在的中國作家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