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非”是指夫妻均非香港居民。
4月3日,香港終審法院昨日(2日)一致裁定,香港醫院管理局向非本地孕婦征收較高的分娩費用并沒有違反公平原則,判決也為醫管局提供法理依據,向沖急癥室分娩的內地孕婦增加收費。
“雙非”是指夫妻均非香港居民。
4月3日,香港終審法院昨日(2日)一致裁定,香港醫院管理局向非本地孕婦征收較高的分娩費用并沒有違反公平原則,判決也為醫管局提供法理依據,向沖急癥室分娩的內地孕婦增加收費。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 香港特區食物及衛生局長周一岳昨天宣布,香港公立醫院明年停收“雙非”孕婦,也就是夫婦都不是香港人的孕婦,全力應付本地孕婦的需要,而香港私家醫院也已經決定明年不收“雙非”孕婦。
4月3日,香港終審法院昨日(2日)一致裁定,香港醫院管理局向非本地孕婦征收較高的分娩費用并沒有違反公平原則,判決也為醫管局提供法理依據,向沖急癥室分娩的內地孕婦增加收費。
消息指醫管局擬由現時4.8萬元(港幣,下同)加至7萬至10萬元,希望能收阻嚇作用,預料加幅將連同內地孕婦明年到港分娩限額,一并于4月底公布。
據了解,醫管局一直未能正式增加非本地孕婦收費,本案是其中一個障礙。案中上訴人霍兆榮質疑醫管局將港人內地妻子列為“非合資格人士”并提高收費,做法不公。終院駁回霍的上訴后,醫管局向“非合資格人士”增加收費的障礙也一并掃除,換言之可宣布加價。
判辭強調,法院面對與社會及經濟有關的政策時,必須考慮推行有關政策有否足夠理據,法官考慮到醫管局一方提出的背景后,接納醫管局以孕婦本身的身份作分界線,是合理決定。
終院判辭由首席法官馬道立撰寫。馬道立說,特首早于2002年7月已表明,本港需要制訂長遠人口政策,以確保有限的公共資源可持續提供服務,故有需要界定誰有權分享資源。根據醫管局提供數據顯示,內地婦女占用了本港公立醫院的相當部分產科服務,有人為了減省醫療開支,更做出半夜沖急癥室等危險行為,危及母嬰健康之余,也加重了夜更急癥室的工作負擔。
周一岳﹕歡迎判決 “單非”孕婦可選私立醫院
馬指內地孕婦對本地孕婦造成負面影響,公院可負擔的嬰兒出生數目已超出負荷,政府為確保本地孕婦可優先使用公院的產科服務,先后在2002至2007年三度提高非本地孕婦的收費是合理決定。至于醫管局以本地居民身份界定哪些孕婦有優先權,亦屬合理。
食衛局長周一岳對終院裁決表示歡迎。他說,去年本地孕婦分娩數目增至5萬多,政府須確保公營醫療優先為本地孕婦提供服務。對于港人內地妻子(俗稱“單非”)想在香港生育,周指運作上會遇到困難,因確定內地女子與香港男子結婚,審核需時。周說,“單非”孕婦若想在港分娩,可選擇使用私家醫院服務,其配額將另作安排;政府會在4月與私院探討內地孕婦來港分娩配額問題,到時會把“雙非”及“單非”孕婦分開,政府會在數字上做出限制。
香港私家醫院聯會會長劉國霖則表示,私院為港人內地妻子撥出優先配額有難度。 轉載請注明出自中國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