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肝(法文:Foie gras)是一種從被過份喂飼的鵝取出來的肝,是法國著名的料理。歐洲人將鵝肝與魚子醬、松露并列為“世界三大珍饈”。由于成本問題,鴨肝很多時候成為了鵝肝的替代品。
鵝肥肝
資訊
2012年4月12至14日,吉林通化市,記者深入梅河口市季家村一家大型鵝肥肝生產企業,揭秘鵝肥肝的生產過程。為了取得鵝肥肝,工人在飼養中對鵝進行強迫喂飼。將一只鵝的肝填飼大,只需要15天時間。
強飼會給鵝帶來痛苦和傷害(淤青、出血、穿孔、感染等),造成鵝肝破裂、肝硬化、患肝性腦病甚至猝死。但專做鵝肥肝投資生意的楊利君說 “從NGO的角度,填飼對鵝不公平。但人和動物之間要先考慮人,人養鵝是為了使人的生活更美好。”
“中國動物保護記者沙龍”發起人張丹告訴記者“西方國家將血腥、殘暴的動物產品項目向中國轉移和傾銷,已成明顯趨勢。”英國投資公司CreekProject官方網站顯示,將投資1億美元在江西鄱陽湖畔設立全球最大的填鵝養殖和鵝肝醬生產基地,計劃年宰殺鵝200萬羽,年產鵝肥肝1000噸。
鵝肝 - 法國名菜
鵝肝是法國的傳統名菜,法語稱為“FoieGras”。其中,“Gras”有頂級的意思,鵝肝在法國菜中的地位可見一斑。這道名菜將法國菜的浪漫推到了極至,更有人表示,鵝肝是最適合女人的一道西菜。
法國鵝肝的吃法通常是用小火微煎后,佐以波特酒或深色的醬。另一種吃法需要經過“特殊處理”,這種混合了別的材料的鵝肝通常在煮熟后冷卻,再切片成冷盤,也可淋上調味醬享用。一般在處理這種鵝肝時會加入的材料包括白蘭地(cognac)、蘋果白蘭地(Armagnac)、波特酒(port)和松露(truffles)。
鵝肝 - 歷史
鵝肝起源于約公元前25世紀的埃及,當時的埃及人已經發現鴨鵝可以被過份喂飼,而得出肥大的肝臟。其后鵝肝傳至羅馬帝國。起初,他們配著無花果食用,并呈獻給愷撒大帝,愷撒視其為佳肴。之后流傳到阿爾薩斯(Alsace)及法國西南部鄉村,漸漸開始有人用鵝肝制作肉凍及肉醬,并搭配法國面包食用。隨著4世紀羅馬帝國的衰亡,鵝肝這種食物也幾乎失傳,只有猶太人保留下來,直至16世紀傳回法國地區,法國路易十六時期,鵝肝被進貢至宮廷獻給路易十五,在品嘗之后,深受國王喜愛,從此聲名大噪,并被當時許多知名作家、音樂家及藝術家所稱贊,自此奠定其高貴珍饈的不凡地位。
1870年,鵝肝第一次被烹食。一名點心師在Mar6A.chaldeContades的服務中,鵝肝被包在面團里,并在招待會上使用。從那個時候起,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ian)就和鵝肝聯系在了一起,并且許多人認為史特拉斯堡的鵝肝在世界上是最好的。現時,法國占全球鵝肝產量超過80%以上。
鵝肝 - 制作方法
野生的鵝在“增肥”期間一般每天吃一公斤左右的食物,人類會把一根二三十厘米長的管子插到它們的食道里,拿個漏斗往里灌。在“長肝”后期,它們每天會被灌進兩三公斤的食物。尤其是在電動泵的幫助下,灌進這么多食物甚至只需要幾秒鐘。最終,鵝肝急劇膨脹,最大的可以達到野生鵝肝的十倍大小。
剩下的雄性將在局促的空間中被飼養,在約14星期后便開始強迫灌食。灌食為期2至4星期,每日2至3次,使用管子將特別調制的粟米漿直接灌入其食道。這會使大量過剩的脂肪在其肝臟積聚(脂肪肝),最后得出肥大的肝臟。
鵝肝 - 食用方法
由于鵝肝成本高昂,因此一般法國人通常只會在大節日(例如圣誕或新年)才享用鵝肝。鵝肝會被切成塊狀煎香,或將鵝肝醬弄上面包上食用。
通常,鵝肝的烹飪方法有很多種,餐廳中最常見的是“半熟鵝肝”(mi-cru),這種制作方法簡單,成品容易保存。大致程序是:冷凍整件鵝肝,去掉里面的纖維,用手掰碎,加入牛油,鹽等調料,用保鮮紙包好(呈火腿腸狀),放在裝了水的烤盤內,入焗爐烘烤半小時左右,拿出放入冰箱內待用。
而煎鵝肝需要掌握非常好的火候,否則,結果可能就會得到很小的一件鵝肝和很多的油。因為這種方式烹飪的鵝肝不容易制作,所以一般來說,在餐廳里,煎鵝肝會比半熟鵝肝貴很多。
還有其他的鵝肝制作方式,例如烤鵝肝用香料,和鵝肝放進焗爐里烤。這種鵝肝是口味較重,比較香。
一般在吃鵝肝的時候,會用面包,加上果醬,或者,加上特制的紅酒洋蔥。
鵝肝在法國菜里面屬于前菜。
鵝肝 - 營養價值
鵝肝含脂肪40%---60%,其中含不飽和脂肪酸65%---68%它可降低人體血液中膽固醇含量,抑制其他脂肪的吸收,對人體極為有益;每100克鵝肝中含高大4.5---7克的卵磷脂,是軟化血管,延緩衰老,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功效;亞油酸為人體所必需,且在人體內不能合成,必需有食物攝取;核糖核酸每100克含量高達9---13.5克,更有利于機體新陳代謝,增強體質。
鵝肝是動物肝臟的一種,有著動物肝臟典型的營養成分:
1. 動物肝中維生素A的含量遠遠超過奶、蛋、肉、魚等食品,具有維持正常生長和生殖機能的作用。
2. 能保護眼睛,維持正常視力,防止眼睛干澀、疲勞;能維持健康的膚色,對皮膚的健美具有重要的意義。
3. 經常食用動物肝還能補充維生素B2,這對補充機體重要的輔酶,完成機體對一些有毒成分的去毒有重要作用。
4. 肝中還具有一般肉類食品不含的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硒,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反應,抗氧化,防衰老,并能抑制腫瘤細胞的產生。
5. 動物肝臟含鐵豐富,鐵質是產生紅血球必需的元素,一旦缺乏便會感覺疲倦,面色青白。適量進食動物肝臟可使皮膚紅潤。動物肝臟中富含維生素B2,維生素B2是人體生化代謝中許多酶和輔酶的組成部分,在細胞增殖及皮膚生長中發揮著間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