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會(1981—),山西聞喜人,李兆會,出生于1981年。海鑫鋼鐵集團由其父李海倉一手創辦,是山西省最大的民營企業。2003年,山西海鑫集團董事長、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有“新晉商”之名的李海倉在辦公室內遇刺身亡。父親遇害后,剛滿22歲的李兆會中斷了在澳大利亞的學業,輟學回國,成為海鑫鋼鐵集團掌門人。他同時也是全國工商聯最年輕的常委。目前李兆會個人身家超過40億元,數次入選胡潤富豪榜“最年輕的內地富豪”。
李兆會
4月20日,李兆會大規模拋售其持有的山西證券股權500.88萬股,套現約4052.12萬元。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去年11月以來,其第二次拋售山西證券。不過,此次賣出股票的時點,剛好是山西證券公布2011年年報和今年一季報之前兩個交易日,這已涉嫌違反證監會和交易所有關規定。
昨日(4月24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了山西證券董秘王怡里。就李兆會此次減持是否有違規之嫌,王怡里表示,將聯系股東方面作進一步核實。
兩次減持套現超2.5億
去年11月15日是山西證券限售股解禁首日,李兆會通過大宗交易,以8.62元的均價,減持2500萬股,當時大宗交易的賣出席位是銀河證券北京金融街營業部。在李兆會減持后,山西證券股價不斷下跌,今年1月6日見底于5.78元后才逐漸回升。
公開數據顯示,去年減持后,李兆會在今年一季度一股未動,依然持有5169.89萬股。但隨著山西證券股價的不斷反彈,李兆會又準備減持。
昨日,深交所公布的誠信檔案顯示,4月20日,李兆會通過其控制的山西海鑫實業股份公司,以競價交易的方式減持山西證券500.88萬股,成交均價為8.09元,成交金額共4052.12萬元。這一天,山西證券強勢漲停并以8.10元報收。從當天交易所公布的席位來看,只有銀河證券北京金融街營業部成交金額超過4100萬元。
兩次減持后,李兆會已從山西證券套現超過2.5億元。
李兆會 - 成長經歷
子承父業
2003年1月的李海倉遇刺,李兆會中斷了在澳大利亞的學習回到國內繼承了由其父親一手建立的海鑫鋼鐵集團。 李兆會被迫開始了他的企業家生涯。他對家族給自己安排的未來沒有絲毫準備,失去父親的巨大痛苦更讓他無暇他顧。某媒體采訪時他曾說:“那天晚上,我在父親的靈前跪了一夜,想了好多好多事情,想我今后該對這個家庭盡什么樣的責任,該對這個公司盡什么樣的責任……我不想做這個董事長,因為我覺得自己現在沒有這個能力。不論是給我五叔、六叔還是辛書記,我都同意。”但是最終,家族利益決定了李兆會必須坐在父親曾經坐過的位置上。
正式接班
2003年2月18日,李海倉去世后的第28天,李兆會正式接班。此時,李兆會面臨四大挑戰:一是家族權威的重新樹立;二是企業商業模式的再造;三是企業管理文化的重新塑造;四是人才和管理隊伍的培養。作為既是突然接班,又是中國“獨生一代”接班的第一人,前面沒有先例可鑒,后面沒有“預備期”過渡。李兆會當時的感覺是:“當命運讓我面對海鑫的資產,我深刻地領略到了父親‘超越財富’的精髓。我感到,財富選擇在我一個人身上,責任感是如此地強烈。雖然我可以讓大家給我一定的時間,但我知道企業不會等人,市場也不會等人,只有盡最大努力去做……”
2003年2月27日,李兆會第一次外出視察,是由五叔和六叔陪同的。他們一行千里迢迢趕到福建寧德,與當地政府談了鋼廠立項問題,然后又到香港拜訪了李兆會父親的一些生意伙伴和一些機構投資者。這第一次出訪,名義上是兩位叔叔陪同李兆會進行外交訪問,而實質上是李兆會在陪同兩位叔叔進行外交訪問。這種“主賓顛倒”的場面,使李兆會感到非常尷尬。他很快意識到不能老依賴叔叔“幫忙”,如此下去,自己永遠也長不大。
發展經歷
2003年海鑫總產值超過50個億,上繳利稅超過10個億,為當地財政貢獻3個億,成為歷年來海鑫發展最迅速、最好的一年。
2003年胡潤百富排名,李兆會憑借24億元的財富排在第19位。
2004年,李兆會真正掌握海鑫實權的第一個大動作就是拋出6個多億的巨資進入資本市場。這是一個異常大膽的動作,也是一個超常動作,還是一個高難動作。
2004年11月12日,山西海鑫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59356.89萬元的價格,受讓中色股份所持民生銀行16053.525萬股,成為民生銀行的第十大股東。據中色股份董事會透露,他們近半年來,到處尋找民生銀行的買家,先后接觸過為數不少的企業,最后因海鑫實業價格出得高,所以雙方很快成交。民營企業參股銀行的例子很多,大多是出于通過參股銀行從而獲得一個相對穩定便利的融資途徑,但像李兆會這樣愿意花費如此高價的例子卻并不多見。截至2003年底,海鑫實業的凈資產為18億多,而他們給民生銀行的總支付價款為6億左右。
2004年11月18日,上海海博鑫惠公司從黑龍江富華集團手中獲得華冠科技21.5%的股權,從而成為華冠科技第二大股東,華冠科技第一大股東是萬象集團下屬的萬向三農,其持股29.95%。從上海海博鑫惠的注冊資本構成來看,自然人周曉冬出資2000萬,占11%的股份;山西海鑫實業出資16000萬,占89%的股份。也就是說海鑫是上海海博鑫惠公司的控股公司。從公司的經營內容來看,他們除了從事一些進出口業務以外,主要是為李兆會在上海展開資本運作提供平臺。上海海博鑫惠成為華冠科技的第二大股東后,其所處的地位非常微妙,第一大股東萬向三農所持的股權為29.95%,萬向三農長期以來一直在謀求對華冠科技的控股權,之前的10月26日,萬向三農受讓了富華集團6.2%的股權,隨后富華集團又將剩余的股份給了萬向。正當外界普遍認為萬向將最終獲得富華集團手中剩余股權的時候,李兆會闖了進來,由此在華冠科技的前兩位股東名單上同時出現了兩個知名民營企業家的名字——一個是魯冠球,一個是李兆會。據了解,李兆會并不會進一步謀取對華冠科技的控股權,他目前的這番行為僅僅只是從一個戰略投資者的角度做出的,同時也為萬向三農做了一個配合性的運作。萬向三農此前持股比例已經達到了29.95%,如果進一步則比例將超過30%,這樣就會引發收購,而又無法申請豁免,因此他們引入了山西海鑫這樣一個策略性的合作伙伴。
2004年,海鑫完成總產值70億元,實現利稅12億元。同年,海鑫被評為納稅全國民企第一。
2004年8月,海鑫靠產品優勢,憑競爭實力,在即將興建的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原材料招投標中逐鹿群雄,一舉中標。杭州灣跨海大橋是我國國道主干線同三線跨越杭州灣的便捷通道,全長36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海鑫依據合同將為杭州灣大橋工程提供價值1.6億元的優質鋼筋。
2004年10月,李兆會曾出手簽署了兩項股權收購協議,總金額超過了6.5億元。10月18日,以海鑫實業為平臺,李兆會與中色股份達成協議,以接近6億元的代價,分期取得后者手中的1.6億多股民生銀行股權。為此,海鑫實業付出每股3.7元的收購價格,這也是到當時為止民生銀行最高的股權轉讓價格。同一周,李兆會又通過一家完全由其一手創立的公司,以近6000萬的價格,達成了收購華冠科技21.25%股權的協議。
根據收購協議的安排,如果轉讓順利,海鑫實業將分3年以現金支付收購民生銀行股權款項,首期金額為1.59億元。而在華冠科技的轉讓協議中則約定,股權過戶7天之內,海鑫方面一次性支付現金5797萬元。
從2002年到2004年,三年的時間里,李兆會還為海鑫2100名員工辦理了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先后投資7200萬元為員工建設了13棟住宅樓、31座小別墅,拿出347萬元重獎貢獻突出的人才,一次獎勵10輛“帕薩特”汽車,開創了全省乃至全國民營企業員工獎勵的先河。另外,海鑫公司先后投入1200萬元對員工進行培訓,組織350名員工參加成人高考,輸送120名員工到武漢科技大學深造,舉辦各種培訓班380余次,受訓員工達27000人次。
2005年,在全國鋼鐵行業供過于求、鋼鐵價格不斷下跌的不利形勢下,李兆會帶領海鑫集團廣大員工依然創造出了年銷售額80多億元,凈利潤超過4億元的好成績。李兆會在2006中國富豪榜400名富豪中位列第56名,仍然是百富榜上最年輕的企業家。李兆會還是第二屆全國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候選人,所在企業入圍2005年度山西省民企百強。
李兆會還帶領的海鑫集團在國內眾多鋼鐵巨頭的環伺下,以狂飆之勢一舉中標寧波與杭州灣跨海大橋工程1.6億元的鋼筋采購項目,從而成為這座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的鋼筋獨家供貨商。
在迎接2006年元旦的前夕,李兆會安排海鑫副處級以上干部家屬140余人先后分兩批到西安乘飛機赴海南進行為期六日五夜的觀光旅游。旅游期間,公司承擔全部費用。
2006年1月6日,高線廠、鑫軋廠、煉鐵二廠、焦化廠四廠順利完成2005年全年生產任務,公司對上述四廠給予嘉獎,各重獎20萬元。
2006年1月11日至24日,董事長李兆會親自慰問了海鑫特困員工家庭,還給這些特困職工家庭送去了面粉、食用油和掛歷等慰問品和慰問金。那幾天,他們是冒著飛雪,頂著寒風,爬山丘,過小溪,把慰問品送到特困員工家里的。
2007年7月1日至9月30日,海鑫實業分別買進中國鋁業、益民商業、華電國際、興業銀行等多只股票。
2007年10月22日,原南方證券持有銀華基金21%的股權拍賣結束,海鑫集團以11.8億元的價格拍得。注冊資本1億元的銀華基金成立于2001年,原南方證券作為發起股東出資2100萬元,據此計算,海鑫集團此次買入的溢價為56.19倍。2008年6月16日該股權轉讓事宜獲得了中國證監會批準。
2008年胡潤百富排名,李兆會憑借125億元的財富排行第一位。
李兆會 - 主要成績
2002年1月,李兆會從父親李海倉接手海鑫鋼鐵集團,擔任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李兆會在巨大的壓力下重振父輩事業,以超乎想象的成熟以及良好的發展潛質,取得顯著業績:
2003年海鑫總產值超過50億元,上繳利稅超過10億元,為當地財政貢獻3億元,成為歷年來海鑫發展最迅速、最好的一年。2004年,海鑫完成總產值70億元,實現利稅12億元。同年,海鑫被評為納稅全國民企第一。
2004年8月,海鑫靠產品優勢,憑競爭實力,在即將興建的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原材料招投標中逐鹿群雄,一舉中標。據2009年9月5日發布的2009中國企業500強,海鑫鋼鐵集團有限公司2008年以120.0585億元的銷售收入位列500強名單第444位。
李兆會在擔任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以后,還為海鑫2100名員工辦理了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先后投資7200萬元為員工建設了13棟住宅樓、31座小別墅,拿出347萬元重獎貢獻突出的人才,一次獎勵10輛“帕薩特”汽車,開創了全省乃至全國民營企業員工獎勵的先河。另外,海鑫公司先后投入1200萬元對員工進行培訓,組織350名員工參加成人高考,輸送120名員工到武漢科技大學深造,舉辦各種培訓班380余次,受訓員工達27000人次。
李兆會 - 社會評價
人們不相信李兆會有那么大的能耐——接班三年,就把李海倉留下的小海鑫變成了李兆會的大海鑫。然而,接觸過李兆會的人又有另一種說法,他們認為:李兆會是一個很有“爆發力”的人,他的接班,與魯冠球、茅理翔的兒子接班不一樣,他們是在正常狀態下接的班,享受著“扶上馬,送一程”的優厚待遇。而李兆會是在非正常狀態下突然接的班,什么準備都沒有就上任了,繼承的難度比魯、茅之子大得多。也正是這種特殊的接班,才使李兆會有特殊的動力。用辛存海的話來說:“李兆會絕不是糊不上墻的劉阿斗,如果說他還是個孩子,那么,他是孺子可教!李兆會雖然只有20多歲,但他已經受過良好的教育,在澳大利亞上過5年學,大學所攻專業是企業管理和市場營銷,正好與管理海鑫對路;李兆會從小受到李海倉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熏陶,經過集團高層的反復考察,他具有前董事長某些閃光的品質。其實,企業的成長過程也就是企業家人格修煉的過程。
從官方角度看李兆會,他確實是一個成長很快的董事長,而且是一個有能力有個性的董事長,還是一個能集中集體智慧而進行決策的董事長。從這一點出發,李兆會進入資本市場并非“炫富”,也不是賭博,而是理智的選擇,也是代表海鑫利益所作出的決策。據說,李兆會進入兩家上市公司,都沒有成為控股股東,他的目的和野心何在,海鑫沒有向任何媒體透露。而有人猜測,李兆會收購萬向三農的股份是因為他在為挺進資本市場、開展多元化經營做一些試探性動作,所以首先要學習一些經驗,而在資本運作和實業運作上都有著成功經驗的萬向集團無疑是李兆會最好的學習對象。
李兆會 - 婚姻生活
結婚
2010年1月25日29歲的山西首富——海鑫鋼鐵集團掌門人李兆會娶華誼女星車曉為妻,婚禮地點為男方企業海鑫鋼鐵集團廠區內的一個湖心島上。婚禮由聞喜大酒店承辦,1月23日便開始了持續三天的流水席,李兆會的海鑫集團一萬多名員工都被邀請參加婚禮,不僅不收禮金,每個員工還有500元的紅包,光這筆費用就得500多萬元。
妻子簡介
車曉作為華誼公司一位二、三線女星,最著名的角色就是《非誠勿擾》中與葛優相親的“性冷淡女”,此外都是參演一些電視劇。據一位業內人士介紹,車曉能加入豪門,就勝在名氣不大,沒有緋聞,“她是軍隊大院長大的,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她媽媽就是王麗云,很有名的演員。車曉很單純,不是那種只想成名的女藝人。豪門娶兒媳,就想要這種。”
因為馮小剛導演的《非誠勿擾》 ,車曉為觀眾所熟悉。事實上,簽約華誼兄弟后車曉迅速成為華誼力捧的新人。前年到去年,在《艱難愛情》、《愛你所以離開你》、《最后的99天》、《身份的證明》等影視劇中,車曉分別與鄧超、李立群、張涵予、葛優等一線男星合作,眾多男星組成了超強的陣容輪番為車曉“撐場”。車曉本人也很爭氣,成為不少男觀眾的夢中情人,被網友稱為“最適合娶回家的人”。
離婚傳聞
據網絡媒體報道,山西首富李兆會已與明星妻子車曉在年初離婚,不過并未得到當事人證實。有消息人士稱,車曉在離婚后分得了3億家產,令人咋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