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槽是與“跳槽”想對應的一種現象。在象棋中,“臥槽馬”可謂攻守之上佳利器,行軍至底象前一格,攻可將軍抽車,守則以象為掩護嚴防巡河車。在職場上,“臥槽馬”則用以比喻善于把握人才市場走向,司職份內工作,拒絕輕率跳槽,精于韜光養晦的一類人。網絡中,對“臥槽”最近又有了新的解釋,將“臥槽泥馬”與之聯系起來,便成為網友表達經濟危機下,對就業形勢嚴峻無奈的新“口頭語”。網友們又把這種“臥槽”不動的職場人士稱為“臥槽族”。2010年1月,臥槽族被收入上海譯文出版社新編的《漢英大詞典》,譯為job-hugging clan。
臥槽
職場現狀
據統計數據,27.1%的人在經濟危機中延遲了跳槽計劃,更有9.7%的人索性取消了跳槽計劃,一并選擇“臥槽”在既定崗位,巧妙地避開金融海嘯的“風口浪尖”,同時利用閑暇時間充電“養精蓄銳”,待個人條件與客觀環境成熟之后蓄勢待發,引爆更加強大的威力。可見,抵御金融風暴,做一匹“臥槽馬”不失為職場人士抵御“寒冬”的良策。
跳槽的終極目標不外乎升職加薪,拓寬職業發展空間。一份跳槽滿意度調查表明,僅僅有1/3的人表示完全感覺滿意,“跳槽龍”升不了,反而被打回了“跳槽蟲”。在職場上,90%的麻煩與困擾是不能依靠跳槽來解決,頻繁的跳槽極有可能會造成經驗上的斷層,之前從業的經驗積累將付諸東流。尤其今年遭遇金融危機的肆虐,中高端職位需求量較往年同期至少減少了30%,就上海職場對獵頭的需求意愿已不及以往的20%,職場人士的“鯉魚跳龍門”之路變得雪上添霜。當“減薪”、“裁員”、“倒閉”的字眼充斥于耳的時候,蠢蠢欲動的“跳槽龍”也許會認為“甘當臥槽馬”是一根“救命”的“幸運草”,至少沒有缺錢還房貸的煩惱,遍投簡歷無“龍門”的無奈,也避免了吃不著碗里的,撈不到鍋里的局面。
調查數據顯示,在被問及“你所經歷的最長‘臥槽’時間為多久?”時,有47.49%的受訪者處于在“1—3年”的區間,選擇“3—5年”的受訪問者達到24.48%,令人頗感意外的是,1年以下時間段的選擇率同樣達到兩位數,比例為15.93%。疊加三項數據可見,最長臥槽時間小于等于5年的人群占到85%以上。換句話說,絕大多數的職場人在同一份工作干不了5年。而當被問及“就目前的情況而言,你還想‘臥槽’多久?”時,過半受訪者選擇一年以下。“1—3年”為33.78%, “3年以上”不到10%。
臥槽表象及建議
調查顯示,具有價值的經驗需要8年以上的時間積累。多年如一日的“臥槽”并非安于現狀的溫床,倘若不思進取,只能是喪失工作新鮮感,人際圈子狹窄,最終導致自身價值的貶值。“臥槽”的目的其一便是要提升自身價值,不被金融危機的影響而錯亂方寸,明確職業理想和目標,利用空余時間進行充電培訓,提高業務能力,擴展綜合素質,只要這樣才可以在金融危機下立于不敗之地。
臥槽是一種低調的堅持,是一種忠于自我的態度,同樣是對自身能力的相信。“臥槽”應該一顆擁有活力的心,將跳槽的熱情轉換成提升自身能力的動力,通過工作成就感和自豪感,讓自己充滿能量和光彩。電視劇《士兵突擊》里許三多的執著與堅守,不同樣是一種成功之道。實際上,“臥槽”與“跳槽”并非完全對立,臥槽是為了更好的跳槽,臥槽是基礎積累階段,通過跳槽的手段,最終再以“臥”為目標。職場專家建議,在如今才市境況緊縮的情況下,跳槽并不是最佳時機,正確的做法,是敢于面對,在兢兢業業的工作中變得更加強大,更有擔當力,在“臥槽”的過程中不斷積累工作經驗、人脈資源、口碑形象,通過增強自身的競爭力,為今后適時的跳槽添磚加瓦。
跳槽無罪,它可能會在個人職業T型發展中具有促進作用,但失敗的跳槽卻可能影響一生的職業發展,令T字變形,使個人一出道就成為“雜家”而非“專家”。
首先,跳槽者需要審視一下自己的職業競爭力,考慮什么職業最適合自己,當然這要建立在你對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等充分了解的基礎上。
其次,跳槽者應該知道自己要從跳槽中獲得的是什么。“為了跳槽而跳槽”是一種最愚蠢的決定,如果下定決心跳槽,必須以清晰的目的為前提。
由于目前整個就業市場形勢比較嚴峻,跳槽更加應該審慎為之,一旦新東家并不像想象中那樣好,那才真是騎虎難下。因此,需要在跳槽前,多了解目標公司的發展狀況和目標行業的前景如何,也要踏踏實實先做好目前的工作,這是找到更好工作的基礎,也是自我積累的必由之路。
負面作用
臥槽的威脅有一部分最終會轉化成跳槽“動力”。不過,硬幣終有兩面,所謂的威脅并非只有依靠跳槽才能緩解。
1、缺乏工作激情:通常所言的缺乏工作激情只是一個表面現象。究其背后原因大致可分為4種:1)付出和得到不成正比;2)重復勞動,以至于對工作喪失新鮮感; 3)根本不喜歡目前的工作;4)經常被老板、上司以及同事否定。很顯然,這四種原因不一定能靠跳槽解決。比如遭到上司以及同事的否定,完全可能是自己的業務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缺乏導致。這時,選擇跳槽等同于逃避。你很難保證這樣的問題不會發生在下一份工作中。積極努力的面對,好學好問從而跟上大家的步伐才是正道。
2、受到老板或上司的“審美疲勞”:此類情況與上述的類似,可以從自身來改變局面。可以試著旁敲側擊地與老板或上司溝通,順便增加感情。當然,在工作表現上可以適當的“增壓”,用超過原先的表現來提醒老板——其實我很重要。
3、人際關系僵硬:職場就是個小社會,每個公司都會有“小人”、“高人”和“老人”,誰能保證進入新公司就一定能八面玲瓏、如魚得水?問題的關鍵在于處理方式。
解釋
象棋術語,指進到底象前一格位置的馬。既可將軍,又可以抽車,是常見的一種兇招。
諧趣臥槽泥馬
出于對金融危機和社會現實的不滿,一些網友,將跳槽和“臥槽”的抉擇將“臥槽”諧趣為對“跳槽”的一種無奈的嘆息。下面是對臥槽泥馬的一種解釋(實為網友的杜撰)
⑴形容識人不明.表示明明其能力不足.但上位者因為種種原因或糊涂.任其肆意妄為.
⑵形容虛有其表,竊居名位者.表示即使給某人相應的地位.但其能力不足是無法改變的.(等同于爛泥扶不上墻.沐猴而冠)
⑶形容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
( 前略……金兀術追擊康王到了夾江邊)
且說那康王的馬跳入江中,原是浮在水面上的,兀術為何看他不見?因有神圣護住,遮了兀術的眼,故此不能看見。康王騎在馬上,好比霧里一般,那里敢開眼睛,耳朵內但聽得呼呼水響。不一個時辰,那馬早已過了夾江,跳上岸來。又行了一程,到一茂林之處,那馬將康王聳下地來,望林中跑進去了。康王道:“馬啊!你有心,再馱我幾步便好,怎么拋我在這里就去了?”
康王一面想,一面抬起頭來,見日色墜下,天色已晚,只得慢慢的步入林中。原來有一座古廟在此。抬頭一看,那廟門上有個舊匾額,雖然剝落,上面的字仍看得出,卻是五個金字,寫著“崔府君神廟”。康王走入廟門,卻發現一馬槽,槽內臥著一匹泥馬,顏色卻與騎來的一樣。又見那馬濕淋淋的,渾身是水,暗自想道:“難道渡我過江的,就是此馬不成?”想了又想,忽然失聲道:“那馬乃是泥的,若沾了水,怎么不壞?”言未畢,只聽得一聲響,那馬即化了。康王走上殿,向神舉手言道:“我趙構深荷神力保佑!若果然復得宋室江山,那時與你重修廟宇、再塑金身也。”說了,就走下來,將廟門關上,旁邊尋塊石頭頂住了。然后走進來,向神廚里睡了。此回叫做“泥馬渡康王的故事”。正是:天樞拱北辰,地軸趨南曜。神靈隨默佑,泥馬渡江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