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日本國立天文臺日前預測,由于太陽磁場的反轉等微妙變化,5月份的天氣將不再那么炎熱,很有可能重現地球寒冷期的天氣情況。
太陽活動異常寒冷期或重現
簡介
日本國立天文臺和理化學研究所等參加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日前宣布,根據“日出”號太陽觀測衛星的觀測結果,太陽北極正從S極反轉回N極,而南極卻沒有變化,南極和北極目前正在同時成為N極。太陽如同擁有相反的南極和北極的巨大棒狀磁鐵一樣,以約11年為一個周期,南極和北極幾乎同時反轉。研究小組認為,這種情況說明太陽的周期性活動出現異常,進入了“冬眠”,地球有可能進入低溫期。
蒙德極小期
同樣的現象在17世紀后半葉到18世紀初曾經出現過,太陽活動長期低下,并帶來了氣候變冷的蒙德極小期(Maunder minimum)。蒙德極小期指1645至1715年太陽活動非常衰微的時期,持續時間長達70年,此時也恰好是地球的小冰河期,但兩者是否有關聯,仍然沒有定論。
近年來,也出現了黑子減少和11年的周期變長的異常情況,日本國立天文臺教授常田佐久指出:“如果這個狀態持續到下一個周期,就可以認為是進入了蒙德極小期(Maunder minimum)。”
理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鹽田大幸利用“日出”號太陽觀測衛星的高性能望遠鏡,一直在詳細持續觀測太陽兩極的磁場。本來預測2013年5月將出現下一個反轉,但是太陽觀測衛星的觀測結果顯示,去年10月,北極正從原來的S極變為N極,但另一方面,一直到今年3月,南極仍是N極,沒有發生變化,預計到今年5月,兩者都將成為N極。
太陽兩極的磁場被認為與作為太陽活動指標的黑子的生成有密切關系,這種變化有可能對近年來太陽的異常情況產生了影響。
常田佐久指出:“根據觀測,可以推測太陽進去了與此前不同的狀態。雖然不能斷定對氣候的影響,但是地球變暖也許能夠受到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