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明一派”是劉以達與黃耀明在上世紀80年代組成的二人流行音樂組合。其音樂深受英式搖滾、電子音樂等風格影響,歌曲內容深刻。20多年來,“達明一派”聚了又散,分了又合,歌迷們關于他們樂隊重組的叫囂始終沒有停息過。
達明一派
曾經叱咤香港樂壇多年的“達明一派”為了慶祝出道25年,時隔8年再度在紅館合體舉辦“兜兜轉轉演演唱唱會”,前晚,一連四天的演唱會壓軸上演,除了掀翻舞臺的爆滿人氣外,即將滿50歲的主唱黃耀明更是首度在現場公開自己的性取向,掀起當晚最高潮。演唱會后包括許茹蕓、楊千女華、黃偉文等圈內好友紛紛發微博支持黃耀明。昨天華西都市報記者也致電曾多次采訪黃耀明的香港資深媒體人Helen,Helen坦言:“就算狂風暴雨,他也不會害怕,他是跟歌迷一個交代。”
“達明一派”合體,黃耀明認了
愿某地方/不需將愛傷害/抹殺內心的色彩
時隔8年,黃耀明和劉以達再度合體開唱。兩人從20日開始,在香港紅館連唱四場,盡管加開兩場,不過門票依舊以“秒殺”速度售罄。據華西都市報記者了解,成都也有很多歌迷不吝昂貴機票“打飛的”赴港觀看演出。
在20日首場演出時,黃耀明播放了一段特地為此次演唱會拍攝的宣傳視頻,片中他尺度超大與男模纏綿擁抱親吻,被認為是公開承認自己的取向。不過在當天演唱會結束后,黃耀明并未明確澄清或否認此事。
直到4月23日壓軸場上演時,當天下午黃耀明轉發媒體報道,并且連發兩條微博,文字寫得模棱兩可:“玩了二十多年的猜謎游戲,一旦說清楚,你們就沒有甚么(什么)好玩……”
但沒想到當天晚上,在唱完《忘記他是她》、《禁色》之后,黃耀明突然宣布:“我不是同志,但我是一個同性戀者……”首度公開交代,引發全場歌迷起立鼓掌,還有很多歌迷瞬間淚奔。
演唱會后,黃耀明和劉以達一同接受了媒體的采訪。在被問到為何選擇在演唱會上大方公開時,黃耀明說:“我覺得要談要猜已經太多年了,我也不會覺得很羞愧,我不會因為這個事情不談的,所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的,所以我覺得為什么我的歌迷,為什么香港的朋友不能夠知道我是。”
成員檔案
劉以達
本籍:番禺
英文名:Lau,Tats
生日:1963-02-27
出生地:香港
身高:N/A
體重:60kg
血型:A
星座:雙魚座
生肖:兔
初戀:17歲
家庭成員:父、兄
喜歡歌星:DavidBowie
喜歡人物:母親
喜歡食物:雞
喜歡動物:狗
喜歡顏色:黑
黃耀明
本籍:N/A
英文名:Wong,Anthony
生日:1962-06-16
出生地:香港
身高:177cm
體重:65kg
血型:A
星座:雙子座
成長歷程
“達明一派”兩個外形極端,性格迥異的男人之間的“恩怨情仇”。外人怕是說不明,也道不清。20年來,歌迷們關于復合的叫囂始終沒有停息過。“達明一派”取了又散,分了又合。2004年,兩人以紀念“達明20周年”的名頭再次復合,在香港連開三場演唱會。去年,“達明”打著紀念張國榮的旗號在上海舉行了“達明一派為人民服務”上海演唱會,演唱會結束后,兩人以音樂理念不合再度“勞燕分飛”,并且宣布不再復會。
大事記
1962黃耀明6月16日出生
1963劉以達2月27日出生
1980經樂評人黃嘉豪的撮合下劉以達組成樂隊DLLM
1981黃耀明在香港某大電視臺任助導
1982DLLM解體劉以達曾在北角某商場辦過Band房同時他亦對電子音樂發生了濃厚興趣
1983劉以達年間組成OEO玩帶有東方味的Electro-Pop作品.黃耀明在廣告公司任職CastingCo-ordinator
1984黃耀明開始在商業二臺任DJ曾主持《突破時刻》
1985劉以達已經為本地歌手作了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如譚詠麟的《墻上的肖像》剌客許冠杰的《我是太空人》等劉以達欲再組組合,在現已停刊的《搖擺雙周刊》上刊登廣告尋找合作伴侶,黃耀明便應征,試音時唱了一首CultureClub的作品,兩人一拍即合。資深廣播人俞為他們取名"達明一派",并介紹他們入寶麗金唱片公司
1986三月推出第一張EP《達明一派》測試市場反應,黃耀明擔任電影《戀愛季節》男主角
九月推出第一張大碟《達明一派II》,唱片并收錄電影《戀愛季節》主題曲《KissmeGoodbye》,和兩首由方心美主唱的插曲《夢竟成真》和《我是能源》
1987黃耀明得'最有前途新人獎
四月推出大碟《石頭記》,曾連續三星期成為本地中文唱片銷量冠軍,此碟乃公認是達明最經典的作品:開始的《離》和結尾的《棄》把全碟貫穿為一張概念唱片
七月推出混音EP《達明一派remix》,收錄有電視劇《鐳射青春》的主題曲《長征》唱片公司推出第一張達明的鐳射唱片,名為《86/87紀念集》
九月達明叁與演出進念舞臺劇《拾月》,并負責音樂
十二月推出大碟《我等著你回來》,制作上明顯有目標和野心,是之后比較高調談香港政治的開端
1988《我等著你回來》獲港臺最佳唱片封套(由張叔平設計)
《石頭記》獲港臺"最受歡迎演出中文歌曲"獎
TVB十大勁歌金曲總選獲最佳樂隊組合
香港電視金唱片最佳和唱組合獎
三月推出混音大碟《夜未央》唯反應與上張《達明一派remix》有距離
六月推出大碟《你還愛我嗎?》主題曲《你還愛我嗎?》笑談香港與香港人的感情
十二月推出第一張精選專輯《我們就是這樣長大的達明一派》,收錄唱出移民潮下的心聲的《今天應該很高興》,和unplugged版本的《馬路天使》
1989
五月推出大碟《意難平》作風較之前的唱片內斂和自省,多談愛情和肉欲,其中有在中文歌中首次談及愛滋病的《愛在瘟疫蔓延時》
發表《石頭記》和《馬路天使》的國語版本收錄在寶麗金的國語雜錦唱片中
1990
一月推出專輯《神經》
達明一派為中國大陸女歌手王虹(以一曲《血染的風采》紅遍華人社會)監制大碟《風采依然》,亦是唯一一張以達明一派的名義為監制的唱片
1991
港臺第十三屆十大中文金曲,《天問》獲最佳中文(流行)歌曲獎
達明正式宣布暫時解散
唱片公司推出精選專輯《回想..Thebestof達明一派》
1992
黃耀明加盟音樂工廠,推出第一張個人作品《信望愛》,惜曲高和寡
三月在黃耀明作大專巡回演出時,劉以達曾客串結他.此乃達明二人在達明解散之后首次共同演出.劉以達與一女歌手"夢"組成"劉以達與夢",推出唯一一張大碟《劉以達與夢之末世極樂》
1993
黃耀明發表第二張個人作品《借借你的愛》
劉以達發表原聲電影唱片《誘僧》,榮獲第三十屆金馬獎最佳電影配樂
1994
寶麗金推出另一張達明的精選唱片《繼續追尋達明一派精選》
黃耀明在臺灣發展,發表國語唱片《明明不是天使》并重新用國語演譯達明舊作《禁色》和《一個人在途上》
劉以達發表兩張電影原聲唱片《秋月》和《醉生夢死:灣仔之虎》
1995
黃耀明與音樂工廠解約轉投新成立的正東唱片(寶麗金的附屬公司)十二月發表專集《愈夜愈美麗》其中的《春光乍泄》唱到街知巷聞唯此曲亦曾被指抄龔Blur的《ToTheEnd》
劉以達埋頭制作他的首張個人大碟
經資深廣播人陳小寶的推動,黃耀明和劉以達同意以達明十周年紀念的概念重組達明
重組
2004年11月19日,等待8年之后,達明一派終于再度重組。等待4個月之后,他們終于推出新歌。在參加廣東電臺《生活好國度頭條娛樂》節目時,經由主持人靖恩、方紫筠、鄭啟泰、羅佩怡的盤問,達明一派透露自己的新歌《寂寞的人有福了》已經錄制完成,并即將在各大電臺播出。作為嘉賓,華語音樂傳媒大獎的執行總監游威與他們一起,探討了他們的音樂和時下的樂壇。
“這首推出的新歌,是很典型的達明一派風味的歌,也在一定程度上總結了‘達明一派’的精神。”達明一派說,“那首歌叫做《寂寞的人有福了》。很多的歌迷寫信給我們的時候,都會說他們是一些很孤獨的人。好想我們能寫歌給城市里孤獨的人。我們覺得既然我們是為人民服務,就送那首歌給他們吧。”
被問及錄制新歌中有沒覺得分開多年影響默契時,劉以達說:“我們的默契很快就回來了,雖然我們很久沒有合作,但如果再合作就真的很快可以合起來。”黃耀明進一步解釋道:“每次大家都有許多矛盾帶回來,但就是這些矛盾令我們每一次都有一點不同,才會有新的火花出現。”
再度拆伙
2005年07月20日,“達明一派”推出的專輯已有金唱片的銷量,唱片銷量得到好成績,劉以達、黃耀明決定見好就收,推出這張唱片后,他們便會再度拆伙。
對于新碟賣得好成績卻要拆伙,“明哥”依依不舍地表示,因為要見好就收,所以決定再拆伙。他又笑言,今次新碟賺得的利潤,總算給他取得退休金。近日不少朋友問他們會否繼續合作出碟?他都好肯定地回答大家唔會!他現在構思在中秋節搞告別派對。
雖然兩人即將再拆伙,但他們稍后會繼續以“達明一派”身份,到東南亞及內地多個地方做騷。今年適逢“達明一派”成立二十周年,所以他們計劃在圣誕檔期,舉行一個名為“最終極為人民服務”的音樂會,如果音樂會能夠在維園舉行,讓歌迷免費入場的話,這便稱得上真正為人民服務。
神秘嘉賓
2005年04月07日,第五屆華語音樂傳媒獎新聞發布會在香港海逸酒店舉行。發布會上揭曉了2005年的提名名單,并公布了擔任形象代言的“神秘嘉賓”———達明一派。
最后“神秘嘉賓”出場,由游威頒發這次活動的代言標志給達明一派。達明一派表示:“我們希望不需要再做音樂大使就好了。”黃耀明幽默地解釋:“其實是希望更多人可以代替八十年代的音樂人,我們如果被新人趕走,有一天覺得實在無地自容、不可生存了,可能會更開心點,這樣就代表今天的新人有更多希望了。”而劉以達也鼓勵新人們更勤快、努力創作更多的好的作品。
懷舊
對于達明一派,這味懷舊往往顯得是那么切膚入髓的深刻。伴隨上世紀80年代港臺盛世成長的人,他們的耳朵容易水土不服,還無法與如今日新月異,欣欣向榮的新人樂壇接軌,遁入舊世是他們的選擇;還有部分人,生于斯,非但不與時俱進,反而節節倒退,難道這個社會真的只有流行沒有音樂嗎?
癡情甚于牛郎織女的七夕相會,難得達明一派能在第2次解散8年之后再聚首,新專輯《TheParty》卻似人走茶涼后的聚會,讓人獨感嘆自追憶當年好風光--生不逢時,不曾一覽,徒在懷念中唏噓。遙望著,"達明一派"、"BEYOND"、"太極"、"浮世繪"、"Raidas"、"FUNDMENTAL"、"風云"、"小島"、"凡風"、"BLUEJEANS",香港樂隊的黃金時代如風中之燭,韶華即逝后只留的傳奇氣息供后世瞻仰。
而于其中,達明一派不僅代表了時代風潮不可超越的頂點,更是香港文化界特殊背景下各方沃土孕育下人杰地靈的圖騰所在。它是一個整體,香港人文的整體呈現,它的偉大決非劉以達,黃耀明2人所獨占。可以說,真正驅動達明一派乘風破浪的精神樞紐其實是以"進念二十面體"為代表的藝術文化團體、個人的力量。
正是他們筆下的世俗冷暖,光怪陸離賦予了達明一派英倫化的音樂以最濃烈的東方情愫,堆積出那一幕幕中西合璧的奇珍異色。從這個意義而言,達明一派的輝煌是與潘源良、陳少琪、邁克、周耀輝、何秀萍、林夕這一干詩人作家所共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