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房游,一種時尚旅游方式,和異地朋友交換彼此住房,住進對方家庭度假,這樣可以省下不少住宿費和餐費。換房前,雙方應先檢查對方的身份證、房產證等一系列證件,并簽訂換房協議。一般只換用客廳、廚房、衛生間及相關物品,睡沙發床、臥室和其他房間并不交換并上鎖。
換房游
解釋
所謂“換房”,顧名思義就是身在兩地的朋友、陌生人分別住到對方家里,在異地享受屬于自己的假日生活。
主要群體
熱衷換房的群體主要以普通的工薪階層為主,他們消費能力有限,免去住酒店的高昂費用,是他們選擇“換房游”的主要原因。
另外,大學生也是換房的群體之一,但是他們換的不是房而是宿舍。
換房形式
“換房游”目前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不同城市熟人之間,私下達成換房旅游協議。
另一種是陌生的網友之間,通過網絡提供的換房信息,簽訂換房協議。
避風險方法
“換房游”類似互易合同 互換中尤其關注兩點
“換房游”的前提應該是誠信。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中國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法律規范加以調整。從“換房游”的形式及內容來分析,類似于合同法里無名合同中的互易合同。
要盡可能避免“換房游”可能發生的問題,有兩點應該尤其關注:
1.簽詳盡協議 貴重、隱私物品單獨保存
在目前的環境下,作為“換房游”雙方應該嚴格審核對方的身份和有效證件,留下合法的聯系方式;雙方還應簽訂一份盡可能詳盡的協議,包括對雙方的水電費如何交、出現問題責任誰承擔等最好都寫明;填寫時,需細化至房屋內的設施配備,標明做飯、洗浴及休閑等特別注意事項。
同時,雙方對家中的一些貴重物品和隱私物品能夠單獨保存的要單獨保存。因為這兩類物品與“換房游”的目的相去甚遠,完全可以不在交換的范圍之內;對一些不能異地保存的貴重物品要明確寫進換房協議中,明確表明價值;雙方或者明確約定哪些物品對方不得使用等。
2.會員要審核 適時推出示范合同文本
從長遠看,相關政府部門應根據需要進行法律和制度創新。作為中介服務的換房網站,僅僅提供一個交互平臺是遠遠不夠的,首先要加強對會員的審核義務,確保會員和房源的真實性和合法性,例如要求會員在當地派出所或者居委會進行登記,取得臨時居住證明,其行為被納入管理,使換房者以及周圍群眾的安全有所保障。
換房網站應不斷總結摸索,適時推出“換房游”的示范合同文本,盡可能減少隱患,為會員解決后顧之憂,以完善的書面協議來幫助雙方規避可能遇到的各種風險,讓換房雙方在旅游時都放心。
有關人士建議“換房游”的雙方,事前可對風險做一個評估,把風險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圍內;或者在換房旅游期間,家里留一個保姆看家。這個想法也可以參考。
相關鏈接
歐美國家“換房游”由俱樂部操作
“換房游”在國外已有50多年的歷史。在歐美國家,“換房游”都是由俱樂部來操作的。個人提交的資料和信用證明必須相當完備,經過層層審核之后成為會員,才有機會參與換房,其間如果發生糾紛或者物件損毀,都會有相應的條款提供賠償依據。無任何保障的網上“換房游”是絕對不可取的。
正是這些相對完善的保護,“換房游”在國外得以盛行,旅游者借此結交新朋友,滿足自己愿意探險、嘗試新事物的心理。不少換房旅游者在度假結束后,還長期同換房對象保持來往。
中國《合同法》第175條規定:“當事人約定易貨交易,轉移標的物所有權的,參照買賣合同的有關規定。”
互易合同是雙方當事人以金錢以外的財產進行相互交換而達成的協議。互易合同中的雙方當事人以物進行交換,任何一方都要向對方提供交付貨物,并接受對方的貨物。
互易合同的客體是雙方進行財產交換。這些財產主要指除金錢以外的實物,既可以是動產,也可以是不動產;既可以是種類物,也可以是特定物。但不包括非物質財富即智力成果,如商標權、專利權等不作為互易合同的客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