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23日報道,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被曝出 水門丑聞 ,成為美國政治史上最大污點之一。
據稱,科爾森死于腦出血并發癥。
曾經在海軍陸戰隊服役的科爾森于1969至1973年間,出任尼克松的特別顧問。
4月23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23日報道,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被曝出 水門丑聞 ,成為美國政治史上最大污點之一。
據稱,科爾森死于腦出血并發癥。
曾經在海軍陸戰隊服役的科爾森于1969至1973年間,出任尼克松的特別顧問。
水門事件(Watergate scandal,或譯水門丑聞)是指在1972年的總統大選中,為了取得民主黨內部競選策略的情報,1972年6月17日,以美國共和黨尼克松競選班子的首席安全問題顧問詹姆斯麥科德為首的5人闖入位于華盛頓水門大廈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辦公室,在安裝竊聽器并偷拍有關文件時,當場被捕。由于此事,尼克松于1974年8月8日宣布將于次日辭職,從而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辭職的總統。水門是華盛頓的一座綜合大廈。
原委
在1972年的總統大選中,時任的美國共和黨總統尼克松為了競選連任,利用總統的職權之便,動用了“國家機器”介入選舉,以CIA退休干員對競選對手進行監聽,取得了民主黨內部競選策略的情報。
1972年6月17日,以尼克松競選團隊的首席安全問題顧問詹姆斯·麥科德為首的5人,闖入位于華盛頓水門大廈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辦公室,在安裝竊聽器并偷拍有關文件時當場被捕,雖然尼克松隨即反駁“這不是我指示的”,并在選舉后取得了高票“保衛政權”,但最后在全案被揭弊之后,尼克松為此丑聞垮臺,涉案之白宮幕僚長、總統顧問被判監禁,這是史上一場“沒格調”的選舉,讓美國為之“民主倒退”。
回到“監聽事件”發生之后,尼克松曾一度竭力掩蓋脫罪,但隨后在對這一案件的繼續調查中,尼克松政府里的許多人被陸續揭發出來,并直接涉及到尼克松本人,從而引發了嚴重的憲法危機。1973年10月20日尼克松為了要罷免要求他交出證據的特別檢察官,迫使拒絕解任特別檢察官的司法部長辭職,司法次長繼任司法部長后,又因為拒絕罷免這位特別檢察官而辭職,最后第三任司法部長才答應罷免特別檢察官,尼克松更動員FBI封鎖特別檢察官及司法長官、次長的辦公室,宣布廢除特別聯邦檢察局,把此案的調查權移回司法部。尼克松濫用行政權力來維護自己,招來國民嚴重指責。
調查
事件發生后尼克松曾一度竭力掩蓋開脫,但在隨后對這一案件的繼續調查中,尼克松政府里的許多人被陸續揭發出來,并直接涉及到尼克松本人,從而引發了嚴重的憲法危機。
1973年10月特別檢察官考克斯對總統尼克松的調查進入關鍵時刻,前者要求尼克松交出與水門事件有關的證據。
10月20日,尼克松下令,要求司法部長理查德森罷免考克斯的職務。但理查德森拒絕了總統的要求。隨即辭職。
10月31日,美國眾議院決定由該院司法委員會負責調查、搜集尼克松的罪證,為彈劾尼克松作準備。
結果
1974年6月25日,司法委員會決定公布與彈劾尼克松有關的全部證據。7月底,司法委員會陸續通過了三項彈劾尼克松的條款。
由于此事,尼克松于1974年8月8日宣布將于次日辭職,從而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辭職的總統。
理查德·尼克松總統:1968年、1972年兩度當選總統的尼克松在1974年黯然辭職,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辭職總統。此后,他生活了20年,撰寫了多部有關國際事務的著作以及生平和政治生涯的傳記。尼克松1994年去世,享年81歲。
參議員薩姆·J·小歐文:來自北卡羅來納州的民主黨參議員,當時擔任參議院總統競選活動特別委員會主席,該委員會被簡稱為水門委員會。后來,他從參議院退休,返回故鄉北卡羅來納州的摩根頓。他撰寫了3本書。1985年去世,享年88歲。
鮑伯·伍德沃德和卡爾·伯恩斯坦:當時是負責調查闖入案以及其他尼克松政府活動的《華盛頓郵報》記者。水門事件后,兩人撰寫了大量著作。伯恩斯坦后來成為《名利場》雜志編輯,伍德沃德目前是《華盛頓郵報》助理常務編輯。
H·R·“鮑勃”·霍爾德曼:當時是尼克松總統的白宮辦公廳主任,獄中服刑18個月。曾撰寫自傳,后成為加利福尼亞州一名房地產發展商。1993年67歲時去世。
E·霍華德·亨特:當時是白宮“管道工”小組成員,組織了在水門大廈民主黨全國總部安裝竊聽器的行動,獄中服刑近3年。目前居住在佛羅里達州撰寫間諜小說。
G·戈登·利迪:當時的身份是前聯邦調查局探員,幫助策劃了水門闖入事件。獄中服刑4年多。后來成為演員、作家、電臺脫口秀主持人。
依據法院判決,美國尼克松總統圖書與博物館于2011年11月10日公開前總統理查德·尼克松關于“水門事件”所作證詞,這份新公布的解密檔案,是尼克松在1975年6月23日至24日面對檢察官所作陳述。證詞顯示,律師出生的尼克松面對檢察官提問,言語不時粗魯,頻頻回應“記不起”;還對白宮錄音中18分30秒的遭刪空缺,解釋為意外了事。提及18分30秒的錄音空缺,他說:“讓我們查清楚,這該死的事是怎么發生的。”他隨后補充:“不好意思,我不該說這樣冒犯的話,你們在錄音帶上已經聽得夠多了。”
檢察官問他,是否向助手支付現金并向他的競選資金捐款大戶提供駐外國大使這類工作。尼克松回答:“珀爾·梅斯塔出任駐盧森堡大使,不是因為她胸大,而是做出不錯貢獻。我得說,她是很好的駐盧森堡大使。” 尼克松把自己形容為政治博弈受害者,否認自己所領導政府作出出格舉動。
水門事件之后,每當國家領導人遭遇執政危機或執政丑聞,便通常會被國際新聞界冠之以“門”(gate)的名稱,如“伊朗門”、“拉鏈門”、“虐囚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