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收入
簡介
灰色收入概念
灰色收入是指職工獲得的工資,津貼以外的經濟收入,如稿酬,兼職收入,專利轉讓費等,有時也指一些透明度不高,不完全符合法規的收入(區別于“白色收入,黑色收入”)灰色收入”并不是一個新話題,但灰色收入是一個時時需要關注的話題。
灰色收入,是指介于合法收入和非法收入之間的各種收入。從某種意義上講,灰色收入與隱性收入一樣,在一定時期內具有某種“合理存在空間”。
灰色收入特征
目前的“灰色收入”現象除具有隱蔽性、多樣性、普遍性等一般性特征外,還有以下三大傾向:
一是謀取對象“公款化”:“灰色收入”主要源頭是公款,主要渠道則是各種直接或變相的“化公為私”;
二是謀取方式“集團化”:單位巧立名目濫發獎金、補貼,一般經領導班子集體研究,人人有份;
三是存在氛圍“正當化”:一些公務人員以各種理由和借口,使自己心安理得地接受“灰色收入”。
特別是部分公務人員利用職權謀取“灰色收入”聚斂不義之財,已成為當前困擾黨風廉政建設的突出問題,危害甚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