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成君(前87年—前54年),西漢名臣霍光的小女兒,漢宣帝劉詢的第二位皇后。
霍成君
簡介
霍成君(前87年—前54年),西漢名臣霍光的小女兒,漢宣帝劉詢的第二位皇后。
本始三年(前71年),漢宣帝的元配許平君皇后被霍成君的母親霍顯毒死后,霍光將霍成君送入宮中為婕妤,次年本始四年(前70年)正式冊封為皇后。婚后帝后感情燕好,但一直未有生育。霍成君由于是豪門出身,再加上有一個愚蠢的母親,所以出手很大方,她給下人的賞賜往往很多,與許后時的節儉相比甚為懸殊。霍光的長女嫁與上官桀的兒子上官安為妻,而上官太后正是霍光長女的女兒,也就是說霍成君是上官太后的親小姨。
地節二年(前68年),霍光去世。地節三年(前67年),漢宣帝封許平君的父親許廣漢為平恩侯(此前,霍光一直不同意給許廣漢封侯,認為他是“刑余之人”,不配此高位),立與許平君在民間所生的劉奭為太子,霍顯非常惱怒,甚至“恚怒不食,嘔血”,并授意霍成君伺機毒殺劉奭。但因為太子的保姆常先試菜驗毒,所以幾次下手均未成功。地節四年(前66年)七月,霍家發動未遂政變,招致族滅,霍光子霍禹,霍云,侄子霍山,妻子霍顯都被殺或者自殺。八月,漢宣帝以陰謀毒害太子為由,廢掉霍成君,令其遷往上林苑的昭臺宮;十二年后的五鳳四年(前54年)再度令其遷往云林館,霍成君自殺。葬于藍田縣昆吾亭東。
廢后詔書原文:
皇后熒惑失道,懷不德,挾毒與母博陸宣城侯顯謀,欲危太子,無人母之恩,不宜奉宗廟衣服,不可以承天命。嗚呼傷哉,其退避宮,上璽綬有司。
真實年齡
由于受很多小說和戲劇的影響,大多是人都把霍成君的年齡定在略比上官太后小一點的位置上,實際上霍成君的年齡要遠比這個定位小。
對于她的年齡我們可以通過兩個方面來推斷:
1、許平君19歲被害的,而當時霍成君明顯沒有許人。要知道當時霍顯毒害許皇后完全是覺得天賜良機,而不是一直在等待時機,西漢晚婚(即超過15歲)法律要罰錢,而權臣之女晚婚更是很丟人的事情,而且霍氏是早婚的典型。再加上權臣的女兒都會早一點,也就是13歲之前找好人家,因為貴族人家肯定要為女兒挑選要么是門當戶對、年齡相仿的人,但是這樣的數量實在太少,而且萬一品行不好的話就糟糕了,再加上倘若真有這樣的這門親事往往就早早定好了;要么是中產階級出身但是有前途的人,從霍光以后幾個女兒的嫁娶來看,應該這方面比較多。當時西漢早婚現象盛行,如果稍晚一步,看上的女婿就可能娶妻了。而漢書中也說當時成君衣補,也就是剛剛到了要談婚論嫁的年紀,當時應該頂多只有13歲。
2、漢代女子適齡未嫁,肯定會引眾人懷疑,家中其他人也不會不管此事。也就是說當時霍成君可能剛剛到了許人的年紀,也可能還不到年紀。
所以霍成君應該是公元前83-82年出生的。
歷史傳記
《漢書 卷九十七上 外戚傳第六十七上》
孝宣霍皇后,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光女也。母顯,即使淳于衍陰殺許后,顯因為成君衣補,治入宮具,勸光內之,果立為皇后。
初,許后起微賤,登至尊日淺,從官車服甚節儉,五日一朝
皇太后于長樂宮,親奉案上食,以婦道共養。及霍后立,亦修許后故事。而皇太后親霍后之姊子,故常竦體,敬而禮之。皇后轝駕侍從甚盛,賞賜官屬以千萬計,與許后時縣絕矣。上亦寵之,顓房燕。立三歲而光薨。后一歲,上立許后男為太子,昌成君者為平恩侯。顯怒恚不食,嘔血,曰:“此乃民間時子,安得立?即后有子,反為王邪!”復教皇后令毒太子。皇后數召太子賜食,保阿輒先嘗之,后挾毒不得行。后殺許后事頗泄,顯遂與諸婿昆弟謀反,發覺,諧誅滅。使有司賜皇后策曰:“皇后熒惑失道,懷不德,挾毒與母博陸宣成侯夫人顯謀欲危太子,無人母之恩,不宜奉宗廟衣服,不可以承天命。嗚呼傷哉!其退避宮,上璽綬有司。”霍后立五年,廢處昭臺宮。后十二歲,徙云林館,乃自殺,葬昆吾亭東。
歷史疑問
綜合霍成君的一生是不幸的,家族被滅族,母親殺害皇后,感情遭到欺騙,可以說也是個可憐的人。
1、有人說是
她自己太愚蠢毒害太子被抓才有此下場,然而霍成君是否有可能毒害太子一直是個令人疑惑的問題。原因就是《漢書》中的原話“皇后數召太子賜食,保阿輒先嘗之,后挾毒不得行。”:霍顯讓霍成君毒殺太子,霍成君就多次把太子召到宮中,賜食給太子,由于保姆先嘗食,所以霍成君才沒有機會下手。那么這樣疑問就來了,如果霍成君想要謀害太子會如此光明正大嗎,她母親很愚蠢但毒害許后時也知道買通醫女,漢書中曾經評價霍顯愚蠢,但并未對霍成君做過任何評價,若霍成君是個像她母親一樣的女人史書為何會沒有記載。再就是霍成君毒殺太子的方法,如果是為了毒害太子,自然會提前在菜里下好毒,可是霍成君偏偏要等到太子開始吃的時候再下毒,而且太子周圍有人,這一舉措實在過于大膽了或者說根本不可能,更何況霍皇后當時多次召太子進食。當時太子剛剛被立,送太子吃的,討好太子也是宮里嬪妃最可能做的事,霍成君身為皇后又沒有孩子當然更希望太子能喜歡并聽從于她。
但是霍皇后毒害太子既然沒有實行又是怎么被人知道的呢,兩年后再查案也不可能找到當時的毒藥,有人說是霍家謀反后霍顯或其下人供認的,畢竟史書記載是霍顯讓霍成君毒害的太子,而毒殺許平君一事霍家都不知道,毒害太子霍顯自然更不會和家人說,所以說知道這一點的也就只有霍顯了,試想一下,霍顯既然要被腰斬,又怎會供出這種事把女兒拉下水(雖然其他人也有可能知道,但是上面也說了霍成君毒殺太子的手法是不可能成功,而霍成君也是不會用這種方法做的)。眾所周知后宮嬪妃爭斗的歷史極為正常(就比如說景帝時栗姬被廢一案,倘若沒有史記恐怕后世就不會清楚地知道這不僅僅是她本人比較愚蠢,更有人虎視眈眈,暗中下手的共同結果),霍毒害太子就很有可能是從后宮妃子中傳出來的,假如能買通當時不想被誅殺的霍家的下人,這樣就更容易成功了。當時漢宣帝很恨霍家和霍成君假恩愛了很久又怎么會繼續忍受
下去,如今霍家遭滅族,而毒害太子這件案子又有證據,宣帝自然相信霍成君會毒害太子了。
史學家大都是有操守之人,他們掌管的只是記錄事情,但終究不是神探和推理高手,對于對于霍成君也只能按當時的情形記載,后來的《漢書》也更多是按召當時的史書編寫。一般來講,認定是冤案的話,那么這個冤案以后要被平反,但當時霍氏已被滅族,后面的皇帝也是被霍家殺害的許平君的后代,宣帝又因為許皇后沒有廢掉元帝,自然之后的皇帝更不會認為霍家可憐。并且霍成君的案子實在很難審理,霍被平反也沒有什么實際意義。所以以史官的謹慎再加上班固比較傳統,定然不會隨意評論。
2、再有一個謎點就是霍成君被貶后12年漢宣帝為何又要把她貶到更為偏遠的云林館,如果是為了折磨她那何需要在12年之后,若說宣帝忘了這件事根本不可能,霍家一直都是宣帝身上的陰影,霍皇后和太子現任的皇后、自己寵愛張婕妤又有很大的聯系,經常看到他們又怎會沒有感想。而且此次遷走的目的更是為了加強對霍成君的監控。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一直無人知曉。
3、對于霍成君的記載,只有漢書,且只有短短幾句,連句說過的話也沒有,比如說霍光傳里,曾經對霍氏滅門前眾人的反應都有過描述,也寫了霍光死后霍顯和男人通奸、私改霍光陵墓、作風奢侈無度,霍家子弟家奴犯上,霍家女在宮中有失禮節,太后保住替霍家出主意的人,謀反前眾女婿的反應,前皇后之死被人懷疑等。但此時對霍家最有價值和重要的霍成君卻沒有任何交代,而且霍家被滅族了以后她的心情反應如何也沒有任何交代,同樣這之后上官太后也沒有了記載。再加上漢書作為一部評價比較高的史書也有許多矛盾的地方,例如許皇后被毒死一事,霍光開脫淳于衍停止查此事再加上皇后一死就把女兒送入皇宮(其實是為了聯姻保住霍家)肯定會讓宣帝懷疑的,但是史書中又說宣帝是在霍光死后霍家人太囂張,眾人彈劾霍家,這個消息傳出后,宣帝才剛開始懷疑的。所以對于這個疑問只有靠以后的考古發現了。
人物形象
對于霍成君,史書的記載可以說是少之又少的,即使連毒害太子一事,也是匆匆帶過,而且沒有任何多的描述,同樣皇后做錯事被廢的例子陳阿嬌當時就比較多的寫了她當時的反應、情形,甚至連東漢郭皇后也記錄了她心懷怨恨,除此之外很多獲罪的妃子也是在行為、性格方面記錄的比較詳細。有人說史官惜字如金,我覺得未必,只要史官清楚的,都會很詳細的記載下來,從而給我們留下寶貴的資料。
對于史料,我想大家是都清楚的,即使是像唐太宗那樣的明君也想改過史料,只可惜案子太大改不了了。而《史記》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它可以記錄自己知道的東西,因為藏于民間所以不怕被皇帝毀掉,這也是《史記》到了宣帝年間才敢拿出來的原因。但是因為有了《史記》這本著作我們才得以看到更多被掩蓋掉的事實,包括后宮的,不論是勝者還是敗者,他們身上都有被人詬病的地方。可惜霍成君沒那么
幸運,她活著期間,沒有一部可以不受皇帝掌控的史料來讓我們全面地看一下這個女孩真正的品行。
史官是比較有操守的這一點也是盡人皆知的事情,但不代表他們能保存住自己所記下的所有東西。霍成君的對手是皇上,而且皇上當時必須要以她不德的理由廢掉她(如果是無子的話,太子還沒有母親可以要過來),所以她在宮中對她有利的全部資料都被毀得差不多了,至少說好的一面是沒有了。(大家有未發現,宣帝為了寫自己并未對不起她,還留下了自己很寵愛她,每夜都去她的椒房殿,但是由于一直未生育被人知曉是假恩愛,后來的史官也用了“顓房燕”來形容這一點)
雖然資料基本沒有(這一點和郭圣通很像),但是從史料的記載我們仍然可以看出霍皇后除了出手大方以外真的沒有任何讓人指責的地方(這個出手大方其實也是對平民出身,又無勢力依靠的許平君而言的,其實這些行為以一個貴族之女和漢朝當時比較強盛而言也不是很過分),即使是很想讓她在后世留下不德名聲的宣帝也找不到她有什么缺點。包括嫉妒、驕傲、囂張,這樣的事情從未有過,可以想象歷史上的霍皇后并不像她母親一樣,反而是個品行不錯的人。不僅如此她身為皇后的期間,宣帝也有不少孩子(所以以后宣帝選皇后時找了個沒兒子的),除了太子和長公主以外,這些都是許后死后才出世的,后宮也沒有任何事情發生,一直都比較平靜。同樣即使是宣帝假裝恩寵于她,但是“顓房“一詞指的是每夜都去她的房內,倘若宣帝很討厭她的話,是不會夜夜去的,即便是為了討好霍光,也可以幾天一次的,可以看出霍成君至少是個不惹人厭的女孩,更有可能是個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