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湖南湘潭岳塘區公示干部任職。其中一名1991年出生的女生被任命為區發展改革局副局長,上派至國家發改委辦公廳副主任科員,跟班學習。該女生2010年9月開始參加工作,現為干部。
湘潭90后副局長
簡介
4月18日的湘潭岳塘區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顯示,王茜出身于1991年10月,2010年9月參加工作,政治面貌為群眾。她現任職務為區發展改革局干部,擬任區發展改革局副局長(上派國家發改委辦公廳任副主任科員,跟班學習)。
近幾年來,不少年輕干部的提拔速度很是驚人,如山東新泰年僅23歲的王然擔任國有資產管理局副局長,當時便引來輿論一片質疑。這次更離譜,才21歲、工作僅一年多的王茜,竟然擬任區發展改革局副局長。這些年輕干部坐火箭,到底有何德何能呢?
年輕干部的選拔任用是風向標。依靠科學、民主的機制選出德才兼備的優秀年輕干部,可以激勵所有干部變得更加積極進取;反之,就因為提拔了一個年輕干部而涼了一批干部的心。年輕干部能否脫穎而出,制度環境的作用舉足輕重。
澄清是為了真相,質疑也是為了真相。公眾當然希望王茜等年輕干部的仕途一路陽光。人們并不怕干部年輕,也不怕破格,怕的是草率提拔所裹挾的沖動、黑暗與腐敗。換句話說,沒人害怕自己的領導是年老的廉頗,但誰也不希望只會紙上談兵的年輕趙括來領導自己。選拔年輕干部,既要剔除那些不注重實際工作、一門心思只想通過考試謀求晉升的年輕干部,也要防止封建蔭官制度在新時代下翻版而致官二代時隱時現。
“不歷州縣,不擬臺省”。唐代張九齡提出的這個選官原則,現在仍然很有借鑒意義。2009年2月,黨中央制定了《2009—2020年全國黨政領導班子后備干部隊伍建設規劃》,對新一輪培養選拔年輕干部工作進行部署。這是黨中央首次制定黨政領導班子后備干部隊伍建設規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強調,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標準,形成有利于優秀年輕干部脫穎而出的選拔機制。
如果公眾知曉的只是干部任前公示中的幾個枯燥的數字,怎能不心存疑慮呢?火箭能上天不足為奇,關鍵火箭里裝的是啥燃料,公眾有權知道。我們期待有關部門能亮一亮王茜的家底,曬一曬王茜的政績,真正讓質疑者無疑可質!
疑問
疑問一,“學歷”疑問。由于“文化程度”一欄只顯示“大學學歷”,因此看不出這個大學學歷是“大學專科”學歷,還是“大學本科”學歷。按習慣上的理解,“大學學歷”一般是指“大學本科”學歷,可是王茜從1991年10月出生算起,到2010年9月參加工作時止,還不到19歲。一個不到19歲的女子,能否取得大學本科學歷讓人生疑。
疑問二,“政績”疑問。按說,擬任命90后女生為副局長,屬于破格提拔,肯定應該是政績突出的干部,而王茜從2010年9月參加工作至今,只有一年零六個月的時間,而且這期間她除了現任職務是“區發展改革局干部”,是典型的從家門、到校門、再到機關門的“三門干部”,這樣的“三門干部”,由于工作時間短,再加上她只是一般干部,既沒有在機關獨當一面的經歷,也沒有在基層工作的經歷,看不出、也創造不出什么政績,因此,若以政績論英雄,王茜的政績表現是不是突出,也是值得人們生疑的。
疑問三,“破格”疑問。不拘一格選人才,敢為事業用人才,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再怎么“不拘一格”,總得有“格”。比如2月29日署名“仲祖文”在“為優秀年輕干部成長打開寬廣之路”的評論文章中就主張“對那些有覺悟、有知識、有為人民服務決心,特別是在艱苦地區、基層一線創新創業的年輕干部,要積極鼓勵、真心呵護”,“早給他們壓擔子、搭舞臺,讓優秀年輕干部盡早脫穎而出”,然而,與前不久23歲大學畢業生焦三牛擔任副縣級干部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所不同的是,王茜既沒有政績,又不是艱苦地區的干部,也沒有在基層一線創新創業的實踐,這樣的干部夠不夠破格提拔的條件,還是讓人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