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性格,是指容易導致罹患癌癥的個人性格特征。性格與人的癌癥關系密切,據有關統計資料顯示,癌癥病人一般有某些特定的性格特征,具有這些性格的人較其他性格的人,容易得癌癥,因此稱“癌癥性格”。
癌癥性格
癌癥性格 - 由來
根據有關統計資料顯示,和別人比較疏遠以及容易招惹是非的人,與普通人相比更容易罹患消化系統和淋巴系統癌癥;性格憂郁、感情不外露的人患癌癥的危險性比性格開朗的人要高出15倍。因為精神抑郁(抑郁癥并不僅僅是“心病”)等消極情緒長期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造成自主神經功能和內分泌功能的失調,使機體的免疫功能受到了抑制,癌細胞突破免疫系統的防御,形成癌癥。
致癌的因素十分復雜,而精神因素在癌癥的發生和發展上起著重要作用。現代醫學發現,癌癥好發于一些受到挫折后,長期處于精神壓抑、焦慮、沮喪、苦悶、恐懼、悲哀等情緒緊張的人。精神心理因素并不能直接致癌,但它卻往往以一種慢性的持續性的刺激來影響和降低肌體的免疫力,增加癌癥的發生率。
癌癥性格 - 特征
一、習慣于自己憐憫自己,情緒抑郁,甚至悲觀失望。好生悶氣(生氣時進食容易得胃癌)但不愛宣泄,性格內向。
二、缺乏自信,對任何事情都不抱希望,自己感覺對所有的事物都無能為力。
三、經受不住任何打擊,特別是失去伴侶或其他親人時無法擺脫痛苦的折磨。
癌癥性格 - 誘因
癌癥患者病前大多經歷了親人故去、失戀、離婚、失業、降職或天災人禍等重大生活變故,這些生活重大事件加之負性情緒極易形成“癌癥性格”。
癌癥性格 - 具體表現
“癌癥性格”的具體表現包括:性格內向,表面上逆來順受、毫無怨言,內心卻怨氣沖天、痛苦掙扎,有精神創傷史;情緒抑郁,好生悶氣,但不愛宣泄;生活中一件極小的事便可使其焦慮不安,心情總處于緊張狀態;表面上處處以犧牲自己來為別人打算,但內心卻又極不情愿;遇到困難,開始不盡力去克服,拖到最后又要做困獸之斗;害怕競爭、逃避現實,企圖以姑息的方法來達到虛假的心理平衡等等。
癌癥性格 - 危害
人體神經系統的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共用一套信號。一旦受到“癌癥性格”的干擾,就會導致神經內分泌活動紊亂,器官功能活動失調,并使機體免疫能力降低,免疫監視功能減弱,進而影響免疫系統識別和消滅癌細胞的監視作用,易導致癌細胞轉化和突變。
癌癥性格 - 專家提示
良好的心理素質不僅能有效地預防癌癥,還有利于治療,而孤寂、憤怒、悲哀、絕望等負性情緒則可損害人的免疫系統,誘發癌癥。應形成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性格,盡量避免形成“癌癥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