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青島為打造“國家森林城市”而“毀草種樹”的消息將該市推向風口浪尖,隨即,這一指責升級為市民對一年投資40億元財政啟動“植樹增綠”工程的深層次質疑。本月17日下午,青島市政府首次在網上做出回應,稱已著手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40億種樹
政府40億元種樹引市民質疑
清明節(jié)前后,對青島市政府斥資40億元種樹的質疑在網上持續(xù)發(fā)酵。
根據(jù)今年3月啟動的該工程計劃,青島五市七區(qū)今年將投入40億元造林,并在2014年建成“國家森林城市”,“五年再造一個新青島”。
據(jù)了解,“國家森林城市”是目前國內對城市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最高指標,青島今年的計劃是栽植景觀樹、更新補植行道樹以及各種喬灌木1000萬株,其中80%以上的任務要在5月底前完成。
去年青島地方財政收入為566億元,“植樹增綠”工程占到了青島財政收入的7.2%,花費如此巨大的造林工程,當?shù)夭⑽垂_征求意見或召開聽證會,引發(fā)市民質疑。而“掀掉草坪”改種樹、海邊種樹是否會破壞濱海景觀以及海邊種樹是否為形象工程等疑問也持續(xù)發(fā)酵,在網上引發(fā)熱議。
網友上傳理性問責實錄受熱捧
憤怒的反對聲音之外,有市民開始嘗試用理性溫和的方式向政府表達意見。青島網友“潘uu”先研究涉及公民權利的相關法律,然后多次通過電話等方式理性表達訴求,將經歷整理發(fā)到網上,引發(fā)關注;隨后,青島網友“青島塔下”接力“潘uu”,把自己這幾天追問此事的經歷發(fā)在網上;另一位知名青島網友“作業(yè)本”也持續(xù)關注此事,兩次就種樹一事在微博上致信青島市領導,其中4月16日發(fā)布的第二封信,截至18日晚已被轉發(fā)4萬多次。
不過,網友最初在給青島有關方面打電話詢問綠化方案時,曾遭遇“踢皮球”。網友“潘uu”先將電話打到了市長熱線那里,對方稱不清楚,讓找青島市建委,但其提供的電話號碼打不通。市長熱線隨后又提供了市建委下轄園林局的電話,電話打到園林局,皮球卻在內部繼續(xù)轉來轉去,無論她如何變著法子提問,對方始終沒有提供任何答案。
“潘uu”留意到,工作人員的語氣中常常帶著警惕,但每回對方問她“你是哪里的”,她就語氣平和地介紹“我是一個普通市民”。而每次通話,都會堅持說完“好的,謝謝”4個字,才掛斷電話。
其間,“潘uu”還和朋友實地探訪,調查種樹規(guī)劃及成本,并將自己的經歷曬到微博中,引發(fā)網民熱捧,網友們幾乎一致贊許“潘uu”腳踏實地的公民精神,呼喚“中國出現(xiàn)更多這樣的年輕人”。
官方首次公開回應,將著手解決不足
網友的質疑,經過漫長等待,終于收到官方首次公開回應。
17日下午5點46分,青島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青島發(fā)布”發(fā)布消息:“最近一段時間,青島植樹增綠大行動受到了廣大市民和網友的關心關注,許多熱心市民和網友對具體實施工作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有的批評是中肯的,意見建議是寶貴的。市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已著手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答復相關問題。青島發(fā)布將及時發(fā)布有關部門答復意見,敬請關注。”
當日下午,網友“青島塔下”再次致電當?shù)厥姓@林局。園林局辦公室工作人員答復,這兩天將予以回電,近期還將開通渠道與市民互動,征求意見,并加以整改。
“青島塔下”對記者說,一兩個人的時間、精力有限,希望更多人能參與進來,行使市民的監(jiān)督權。
學者稱官民良性互動很重要
針對此事,通過網絡關注此事的中央黨校教授傅思明接受采訪時認為,當?shù)卣男姓袨橛需Υ茫瑢ι鐣貞涣Γ畔⒐_不及時。
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教授沈陽則說,有關部門面對這樣洶涌的民意時,恰恰是改進自己工作的好機會,原始的方案中可能存在某些缺陷,正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彌補。從這個角度看,在公共政策的預研、規(guī)劃、決策和實施過程中,更需要傾聽民聲,吸納民意。
針對青島有關部門此前回應滯后的問題,沈陽認為,這說明網絡信息運行的速度和線下行政運行的速度不太匹配。市政工程涉及面廣,涉及單位也很多。從政府角度來說,政府內部肯定有調查,但是目前調查的速度和市民的期待不太匹配。
不過,他認為“青島發(fā)布”發(fā)出明確信號,官民良性互動已初現(xiàn)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