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楠花:石楠科,常綠灌木。干高丈許花冠長筒形,春末夏初著生枝梢,花冠合瓣五出淺裂,有淡紫、紅、淡紅、白等色。一蓓數花,具有長柄,雄蕊十枚,雌蕊一枚較長。葉大橢圓形,有長葉柄,葉面平滑而厚,狀似枇杷葉較小,種類甚多,花開甚艷。
石楠花
如果不是有人特意說明,相信很少有人知道“石楠”是什么花。但就在這幾天,石楠“火”了。日前,一則“石楠開花腥臭,武大滿城都是異味”的微博在網上瘋傳。截至昨晚7時,僅新浪微博上關于“石楠”的搜索就達到了近7萬條。
味難聞,武大學生建議砍樹
“學校的那種樹開的花,味道太惡心了。學校能不能考慮下砍掉換成其他品種的樹啊?這味道聞著太沒品了。”前日,武大山水論壇上有學生發帖稱校園內彌漫著一股異味,聞著腥臭不說,久了還讓人覺得頭暈發悶,建議把這些樹砍掉,移栽別的樹種。
有這樣感受的學生不止一個,帖子很快引起了不少人的響應,但持反對意見的學生明顯更多。有網友科普說明,這種花有異味的樹名叫石楠:“那些樹站在那里的時間,應該比你年齡都大。生物是多樣性的,不能因為你的喜好就把它砍了。”
可入藥,有催情生精之效?
在新浪微博上,關于“石楠”的爭議似乎更多。有網友反映,“這幾天,一些道路兩側花壇中,一簇簇小白花開了,但發出一股腥臭味,整條道路都彌漫著怪味。還有人給該樹起名叫‘臭粑粑’樹。”
很快有網友對這一怪味給出了“權威解釋”:“石楠花又名淫樹精花,每年三四月份開花,花香類似人類精液味,具有催情生精的效果。樹脂入藥有滋陰補陽之效。”這一說法顯然讓網友震驚了,該微博迅速被轉發,并由此誕生了更多調侃的新微博。
植物園林學家
觀賞價值大,砍樹不應當
“這樹在武大很早就有了,數量不是太多,也沒必要砍掉。”聽說有學生倡議砍掉校內石楠,武大園林與環衛中心負責人黃德明明顯表示不贊同。他表示,石楠因為很容易管理,和柏樹一樣都屬于先鋒樹種,在園林建設初期常被使用。
據了解,武大最早的石楠植于建校初期,上世紀三十年代定址珞珈山的時候,在該校老圖書館旁就有栽種。“它的花香有驅蚊、驅蟲的作用,一般花期半個月左右,對人沒有什么傷害,不能因為短期的氣味不好聞就砍掉。”
武大生科院教授汪小凡表示,石楠樹形類似球形,樹形漂亮,而且終年常綠,冬天還有紅色珊瑚狀的小果子,因此常被用于園林綠化。他認為,如果覺得石楠花味道太大,也完全沒有必要砍樹,在以后的園林種植中,可以選擇同屬的其他樹種,比如欏木等代替。
中醫藥專家
石楠無催情生精功效
對此,武漢大學中南醫院中醫科主任張瑩雯表示,在她的記憶里,沒有聽說過醫科藥典上有說石楠花入藥,有催情效果的記述。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宋恩峰教授也表示,自己從未用過石楠花入藥。但網上有說法稱,石楠花的葉和藤確可入藥,性味歸經,辛,苦,平,有小毒。功能主治:祛風,通絡,益腎。可用于風溫痹痛,腰背酸痛,足膝無力,偏頭痛。
宋恩峰表示,為表慎重,自己咨詢了人民醫院生殖中心著名中西醫結合專家,答復也未用過石楠。由此可見,網上說法可能是道聽途說。
武大校園內的石楠花,開得很鮮艷。
石楠花 - 簡介
石楠花:石楠科,常綠灌木。干高丈許花冠長筒形,春末夏初著生枝梢,花冠合瓣五出淺裂,有淡紫、紅、淡紅、白等色。一蓓數花,具有長柄,雄蕊十枚,雌蕊一枚較長。葉大橢圓形,有長葉柄,葉面平滑而厚,狀似枇杷葉較小,種類甚多,花開甚艷。
歐石楠(ERICACARNEA)為杜鵑花科歐石楠屬植物,原產南歐地中海地區,常綠小灌木,高約30CM,分枝多而密,葉常4枚輪生,光滑,針狀,花小,有紅色、粉色、紫色、白色,常俯垂,有花筒,鐘形,花期為每年10月到翌年3月,蒴果4室彩萼石楠(CALLUNAVULGARIS)為杜鵑花科彩萼石楠屬植物,原產歐洲南部,后傳入美國栽培。常綠灌木,高40CM,葉片狀對生,成四列交互重疊,花序長25CM,穗狀總狀花序,頂生,花生于一側,萼片四裂,具色彩,宿存花冠鐘狀短于花萼,粉紫色,雄蕊8,夏秋開花,子房上位,朔果4室,種子多數。本屬只一種,與歐石楠屬相近,只是花萼大于花冠,宿存并具有各種顏色供觀賞,品種極多,花色及萼片色彩變化有紅、紫、深紫、粉、深粉、白等,葉色有金黃、鮮綠、灰色多毛、白斑等變化,花期為每年6-9月。
石楠花花語:孤獨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