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原國起,釣魚島所謂的日本“擁有者”,日本埼玉縣大宮市企業家。日本稱釣魚島為“尖閣諸島”,聲稱由埼玉縣栗原家族持有,并交由沖繩縣管轄。
栗原國起
栗原國起 - 簡介
釣魚島現在的“地主”是一個姓栗原的家族,在埼玉縣經營一家不動產公司。現在的“土地所有者”為栗原國起,他的父親已經去世,母親叫栗原和子(另有媒體稱是栗原美代子),弟弟叫栗原弘行。
1971年6月17日,美日簽署沖繩返還協定,歸還日本在《舊金山和約》第三條交給美國托管的島嶼,釣魚島的施政權也被交還給日本。
1972年,埼玉縣大宮市企業家栗原國起向古賀家買下南小島和北小島,1978年古賀善次去世,其妻花子將魚釣島賣給栗原家。包括美國統治時期直到現在,島主都與日本政府締結租賃契約。
栗原國起“購下”釣魚島后只曾登島一次,他在琦玉縣經營結婚儀式館,且連續17代是大宮的大地主,他表示與任何政治團體沒有關系,并表明永遠都不會轉售島嶼,要“永遠保持自然未開發狀態”。
栗原國起曾出現在朝日電視臺有關釣魚島的節目中,堅稱會守住祖先的土地,并稱釣魚島就是日本領土。
2011年還曾對外宣稱拒絕了一筆來自外國企業價值40億日元的購買釣魚島意向(朝日電視臺稱,外國企業出價為350億日元)。日本媒體傳言,外國求購者有中國背景。
2012年4月,日本極右政客、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宣稱,東京都政府將于2012年內從釣魚島的“擁有者”手中收購部分島嶼,并聲稱收購計劃已經進入最后階段。栗原國起的弟弟栗原弘行稱正在與東京都政府商談“出售”釣魚島問題。
栗原國起 - “島主”問題
釣魚島是中國在明朝或之前已發現的島嶼,明朝及清朝開始亦已對釣魚島有實質控制,并將其劃為臺灣附屬島嶼,然而日本則以清朝政府沒有對釣魚島有主權宣示行為,故日方可以基于“無主地”先占的法理取得該島主權。
1895年,日本福岡人古賀辰四郎到釣魚島開墾,日本內務省1896年8月以免使用費及期限30年為條件,將釣魚島“租借”給古賀,他則在島上建造碼頭、海產加工工廠、宿舍等,從事鳥毛、貝類、珊瑚、玳瑁加工,并制造各種魚類罐頭,并種植農作物,至1909年時共有90戶共248人在島上居住,古賀辰四郎的次子古賀善次則于1918年繼承釣魚島的事業。
釣魚島的無償租借期1926年屆滿,古賀善次向日本政府繳納租金,至1932年成功向日本政府“購買”釣魚島,而釣魚島列嶼除大正島仍是日本國有地,其余包括釣魚島等四個主要小島,成為古賀家私有地。
1972年,埼玉縣大宮市企業家栗原國起向古賀家“買下”釣魚島列嶼的南小島和北小島,古賀善次1978年去世后,其妻花子將釣魚島賣給栗原家,栗原則將島嶼租回日本政府管理,如2010年度,日本政府要支付釣魚島2110萬日圓租金;北小島和南小島則要150萬和190萬日圓租金;黃尾嶼“擁有者”為栗原和子,租金不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