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鈉
拼音名:qingmeisuna
英文名:benzylpenicillin sodium
書頁號:2000年版二部-355
c16h17n2nao4s 356.38
本品為(2s,5r,6r)-3,3- 二甲基-6-(2-苯乙酰氨基)-7- 氧代-4- 硫雜-1- 氮雜雙環
[3.2.0] 庚烷-2- 甲酸鈉鹽。按無水物計算,含青霉素按c16h17n2nao4s 計算,不得少
于96.0%
青霉素鈉
性狀
本品為白色結晶性粉末;無臭或微有特異性臭;有引濕性;遇酸、堿或氧化劑等即迅速失效,水溶液在室溫放置易失效。
本品在水中極易溶解,在乙醇中溶解,在脂肪油或液狀石蠟中不溶。
鑒別
(1) 取本品與已知含量的青霉素適量,分別加水制成每1ml中約含50μg的溶液,各取1ml ,加入不少于200 單位的青霉素酶溶液1ml,在37℃滅活1小時后,取滅
菌濾紙片,分別用上述溶液浸濕后,用濾紙吸去多余的液體,置攤布金黃色葡萄球菌[cm
cc(b)26003]的培養基上,在37℃培養約16小時后均無抑菌作用,而用同一方法檢查未經
青霉素酶滅活的溶液均有抑菌作用。
(2) 取本品約0.1g,加水5ml 溶解后,加稀鹽酸2 滴,即生成白色沉淀;此沉淀能
在乙醇、醋酸戊酯、氯仿、乙醚或過量的鹽酸中溶解。
(3) 本品的紅外光吸收圖譜應與對照的圖譜(光譜集222 圖)一致。
(4) 本品顯鈉鹽的火焰反應(附錄Ⅲ)。
如果已做(1)、(2)、(4) 項,則(3) 項可不做。如果已做(3)、(4)項,則(1)、(2)
項可不做。
檢查
酸堿度 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 中含30mg的溶液,依法測定(附錄Ⅵh),ph值應為5.0 ~7.5 。
溶液的澄清度與顏色 取本品5 份,各0.3g,分別加水5ml使溶解,溶液應澄清無色;
如顯渾濁,與 1號濁度標準液(附錄Ⅸ b)比較,均不得更濃;如顯色,與黃色或黃綠色
1號標準比色液(附錄Ⅸ a第一法)比較,均不得更深。
吸收度 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 中含1.80mg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附錄Ⅳ a),
在280nm 的波長處測定吸收度,不得大于0.10;在264nm 的波長處有最大吸收,吸收度
應為0.80~0.88。
水分 取本品,照水分測定法(附錄Ⅷ m第一法 a)測定,含水分不得過0.5 %。
細菌內毒素 取本品,依法檢查(附錄Ⅺ e),每100青霉素單位中含內毒素的量應
小于0.01eu。
無菌 取本品,分別用青霉素酶法滅活后,依法檢查(附錄Ⅺ h),應符合規定。
含量測定
取本品約50mg,精密稱定,加水5ml 溶解后,加1mol/l氫氧化鈉溶液5ml ,搖勻,放置15分鐘,加1mol/l硝酸溶液5ml ,醋酸鹽緩沖液(ph4.6)20ml 及水20ml,
搖勻,照電位滴定法(附錄Ⅶ a),用鉑電極作為指示電極,汞-硫酸亞汞電極為參比
電極,在35~40℃,用硝酸汞滴定液(0.02mol/l) 緩慢滴定(控制滴定過程約為15分鐘),
不計第一個等當點,計算第二個等當點時消耗滴定液的量。每1ml硝酸汞滴定液(0.02mol
/l) 相當于7.128mg 的總青霉素(按c16h17n2nao4s 計算)。
另取本品約 0.5g,精密稱定,加水與上述醋酸鹽緩沖液各25ml,振搖使完全溶解,
在室溫下,立即用硝酸汞滴定液(0.02mol/l) 滴定。滴定終點判斷方法同上。每1ml硝酸汞
滴定液(0.02mol/l) 相當于7.128mg 降解物(按c16h17n2nao4s 計算)。每1mg的c16h17n2
nao4s 相當于1670青霉素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