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
黃瓜原名叫胡瓜,是漢朝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來的。胡瓜更名為黃瓜,始于后趙。 后趙王朝的建立者石勒,本是入塞的羯族人。他在襄國(今河北邢臺)登基做皇帝后,對自己國家的人稱呼羯族人為胡人大為惱火。石勒制定了一條法令:無論說話寫文章,一律嚴禁出現“胡”字,違者問斬個赦。 有一天,石勒在單于庭召見地方官員,當他看到襄國郡守樊坦穿著打了補丁的破衣服來見他時,很不滿意。他劈頭就問:“樊坦,你為何衣冠不整就來朝見?”樊坦慌亂之中不知如何回答是好,隨口答道:“這都怪胡人沒道義,把衣物都搶掠去了,害得我只好襤褸來朝。”他剛說完,就意識到自己犯了禁,急忙叩頭請罪;石勒見他知罪,也就不再指責。等到召見后例行“御賜午膳”時,石勒又指著一盤胡瓜問樊坦:“卿知此物何名?”樊坦看出這是石勒故意在考問他,便恭恭敬敬地回答道:“紫案佳肴,銀杯綠茶,金樽甘露,玉盤黃瓜。”石勒聽后,滿意地笑了。 自此以后,胡瓜就被稱做黃瓜,在朝野之中傳開了。到了唐朝時,黃瓜已成為南北常見的蔬菜。現在黃瓜的種類很多,大致分為春黃瓜、架黃瓜和旱黃瓜。而聞名全國的品種乃是外形美觀、皮薄肉厚、瓤小的北京刺瓜和寧陽刺瓜。
黃瓜
(huanggua)(cucumisativus)葫蘆科,黃瓜屬。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莖細長,有縱棱,被短剛毛。 黃瓜,也叫青瓜、剌瓜,葫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黃瓜栽培歷史悠久,種植廣泛,是世界性蔬菜。廣州市黃瓜栽培季節較長,露地栽培可達9個月以上,利用設施栽培可達到周年生產與供應,年種植面積5-10萬畝,是市銷和出口的重要蔬菜之一。
黃瓜根系分布淺,再生能力較弱 。莖蔓性,長可達3米以上,有分枝。葉掌狀,大而薄,葉緣有細鋸齒。花通常為單性,雌雄同株。瓠果,長數厘米至70厘米以上。嫩果顏色由乳白至深綠。果面光滑或具白、褐或黑色的瘤刺。有的果實有來自葫蘆素的苦味。種子扁平,長橢圓形,種皮淺黃色。中國栽培黃瓜的主要類型有:華北型,主要分布于長江以北各省;華南型,主要分布于東南沿海各省;英國溫室型、歐美涼拌生食型和酸漬加工型。黃瓜屬喜溫作物。種子發芽適溫為25~30℃,生長適溫為18~32℃。黃瓜對土壤水分條件的要求較嚴格。生長期間需要供給充足的水分,但根系不耐缺氧,也不耐土壤營養的高濃度。土壤ph值以5.5~7.2為宜。黃瓜可四季栽培。冬春栽培時多用育苗種植。多用支架栽培,不搭架的稱地黃瓜。生長期長,肥量大,中國概以基肥為主,并在生長期間多次追肥。少雨地區適量澆水,多雨地區注意排水防澇 。采收分次進行。嫩果一般在雌花開后7~15天采收。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疫病、角斑病和炭疽病等。主要害蟲有:棉蚜、紅蜘蛛、溫室粉虱、側多食趺線螨、黃守瓜和種蠅等。黃瓜屬常異交作物,應隔離采種。嫩果作蔬菜食用。果肉可生食。所含蛋白酶有助于人體對蛋白質的消化吸收,果實可酸漬或醬漬。
【科屬】為葫蘆科植物黃瓜的果實。
【別名】胡瓜、刺瓜、王瓜。
優良品種
目前廣州市生產上種植黃瓜有華南型黃瓜和華北型黃瓜,栽培品種主要有以下幾個:
1、園豐元6號青瓜:山西夏縣園豐元蔬菜研究所生產,一代雜種,中早熟,長勢強,主側蔓結瓜,雌花率高,瓜條直順,深綠色,有光澤,瓜長35厘米,白刺,刺瘤較密,瓜把短,品質優良,產量高,畝產5000公斤。適宜春、夏、秋種植。
2、早青二號:廣東省農科院蔬菜所育成的華南型黃瓜一代雜種,生長勢強,主蔓結瓜,雌花多。瓜圓筒形,皮色深綠,瓜長21厘米,適合銷往港澳地區,耐低溫,抗枯萎病、疫病和炭疽病,耐霜霉病和白粉病。播種至初收53天。適宜春秋季栽培。
3、津春四號青瓜:天津黃瓜研究所育成的華北型黃瓜一代雜種,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主蔓結瓜,較早熟,長勢中等,瓜長棒形,瓜長35厘米。適宜春秋露地栽培。
4、粵秀一號:廣東省農科院蔬菜所最新育成的華北型黃瓜一代雜種,主蔓結瓜,雌株率達65%,瓜棒形,長33厘米,早熟,耐低溫,較抗枯萎病、炭疽病、耐疫病和霜霉病,適宜春秋露地栽培。
5、中農8號: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華北型黃瓜一代雜種。植株長勢強,分枝較多,主側蔓結瓜,抗抗霜霉病、白粉病、黃瓜花葉病毒病、枯萎病、炭疽病等多種病蟲害。適宜春秋露地栽培。
栽培技術關鍵
1、土壤選擇和整地
選擇酸堿度在6.0-7.5之間,富含有機質、排灌良好、保水保肥的偏粘性砂壤土,忌與瓜類作物連作,前茬最好為水稻田。整地采用深溝高畦,畦寬1.8米-2.0米(連溝),畦高30厘米,南北走向,雙行植,株距30厘米。
2、適時播種、育苗與定植
早春1-3月播種,夏秋植6-8月。春播采用浸種催芽后育苗或地膜覆蓋直播,夏秋季浸種直播或干種直播均可。
浸種催芽在黃瓜播種中普遍應用,用50-55℃溫開水燙種消毒10分鐘,不斷攪拌以防燙傷。然后用約30℃溫水浸4 -6小時,搓洗干凈,澇起瀝干,在28-30℃的恒溫箱或溫暖處保濕催芽,20小時開始發芽。早春小拱棚保溫育苗,用育苗杯或苗床育苗,苗齡15-20天(2片真葉)時定植,于晴天傍晚進行,要注意保護根系,起苗前淋透水,起苗時按順序,做到帶土定植,以防傷根。
3、肥水管理與培土
施足基肥是穩產高產的關鍵之一。黃瓜對基肥反應良好,整地時深耕增施腐熟有機肥,畝施2000公斤-3000公斤,毛肥50公斤,過磷酸鈣30公斤作基肥。植株2-3片真葉時,開始追肥。黃瓜根的吸收力弱,對高濃度肥料反應敏感,追肥以勤施、薄施為原則,每隔6-8天追肥1次,畝施尿素5公斤-6公斤。
卷須出現時結合中耕除草培土培肥,采收第一批瓜后再培土培肥1次,畝施花生麩15公斤-20公斤,復合肥30公斤,鉀肥10公斤。
夏秋季由于氣溫高,生長發育迅速,衰老也快,加之降雨量大,肥水流失多,除了施足基肥外,要早追肥。1-2片真葉期和采收第一批瓜后各培土培肥1次,要重視磷鉀肥,以避免陡長、早衰。
春黃瓜苗期要控制水分。開花結果期需水量最多,晴天一般一天淋水1次,旱情3-5天灌水1次。雨天時要做好防澇工作。
4、搭架引蔓與整枝
一般卷須出現時插竹搭架引蔓,搭人字架。引蔓在卷須出現后開始,每隔3-4天引蔓一次,使植株分布均勻,于晴天傍晚進行。黃瓜是否整枝依品種而定,主蔓結果的一般不用整枝;主側蔓結果或側蔓結果的,要摘頂整枝,一般8節以下側蔓全部剪除,9節以上側枝留3節后摘頂,主蔓約30節摘頂。
5、采收
春季黃瓜從定植至初收約55天,夏秋季35天。開花10天左右可采收。即皮色從暗綠變為鮮綠有光澤,花瓣不脫落時采收為佳。頭瓜要早收,以免影響后續瓜的生長,甚至妨礙植株生長,形成畸形瓜和植株早衰,從而影響產量。
病蟲害防治
危害青瓜的常見病蟲與苦瓜同,還有灰霉病和細菌性角斑病。
1、灰霉病
(1)生態防治:澆水宜在上午進行,發病初期適當節制澆水,嚴防過量;
(2)發病后及時摘除病果、病葉,集中燒毀或深埋;
(3)藥劑防冶: 發病初期噴施25%敵力脫乳油3000-4000倍液、30%愛苗乳油3000-4000倍液、10%寶麗安可濕性粉劑900-1000倍液、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45%特克多懸浮劑3000-40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40%多·硫懸浮劑600倍液、2%武夷菌素水劑150倍液,交替使用,隔7-10天一次,連續2-3次。
2、細菌性角斑病
多發生在高溫多雨季節,病菌在種子和土壤中越冬。病原菌經傷口和水孔入侵發生為害。高溫多雨、地勢低洼積水,多年連作,肥水管理不當,都會加重發生。暴風雨后迅速發展,造成嚴重損失。該病應以預防為主, 防治方法:
(1)種子消毒:用72%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3000-4000倍液浸2小時, 或用40%福爾馬林150倍液浸90分鐘,清水洗凈后再按常規操作浸種催芽;
(2)藥劑防治:可采用30%氧氯化銅膠懸劑8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2%加收米液劑400-500倍液、72%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新植霉素4000倍液、農抗120、200倍液噴霧,交替使用, 每隔7-10天一次,連續2-3次。
【性味功效】
性涼,味甘;入肺、胃、大腸經。【功效主治】
清熱利水,解毒消腫,生津止渴。主治身熱煩渴,咽喉腫痛,風熱眼疾,濕熱黃疸,小便不利等病癥。【營養成分】
每100克含蛋白質0.6~0.8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1.6~2.0克,灰分o.4~0.5克,鈣15~19毫克,磷29~33毫克,鐵0.2一1.1毫克,胡蘿卜素0.2~0.3毫克,硫胺素0.02~0.04毫克,核黃素0.04~0.4毫克,尼克酸0.2~0.3毫克,抗壞血酸4~11毫克。此外,還含有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米糖、果糖、咖啡酸、綠原酸、多種游離氨基酸以及揮發油、葫蘆素、黃瓜酶等。【食療作用】
1.抗腫瘤黃瓜中含有的葫蘆素c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功能的作用,達到抗腫瘤目的。此外,該物質還可治療慢性肝炎和遷延性肝炎,對原發性肝癌患者有延長生存期作用。
2.抗衰老黃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可起到延年益壽,抗衰老的作用;黃瓜中的黃瓜酶,有很強的生物活性,能有效地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用黃瓜搗汁涂擦皮膚,有潤膚,舒展皺紋功效。
3.防酒精中毒黃瓜中所含的丙氨酸、精氨酸和谷胺酰胺對肝臟病人,特別是對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可防治酒精中毒。
4.降血糖黃瓜中所含的葡萄糖甙、果糖等不參與通常的糖代謝,故糖尿病人以黃瓜代淀粉類食物充饑,血糖非但不會升高,甚至會降低。
5.減肥強體黃瓜中所含的丙醇二酸,可抑制糖類物質轉變為脂肪。此外,黃瓜中的纖維素對促進人體腸道內腐敗物質的排除和降低膽固醇有一定作用,能強身健體。
6.健腦安神黃瓜含有維生素b1,對改善大腦和神經系統功能有利,能安神定志,輔助治療失眠癥。
【保健食譜】
1.糖醋黃瓜片黃瓜500克,精鹽、白糖、白醋各適量。先將黃瓜去籽洗凈,切成薄片,精鹽腌漬30分鐘;用冷開水洗去黃瓜的部分咸味,水控干后,加精鹽、糖、醋腌1小時即成。此菜肴酸甜可口,具有清熱開胃,生津止渴的功效,適用于煩渴,口膩,脘痞等病癥,暑天食之尤佳。
2.紫菜黃瓜湯黃瓜150克,紫菜15克,海米適量。先將黃瓜洗凈切成菱形片狀,紫菜、海米亦洗凈;鍋內加入清湯,燒沸后,投入黃瓜、海米、精鹽、醬油,煮沸后撇浮沫,下入紫菜,淋上香油,撒入味精,調勻即成。此湯具有清熱益腎之功,適用于婦女更年期腎虛煩熱之患者食之。
3.山楂汁拌黃瓜嫩黃瓜5條,山植30克,白糖50克。先將黃瓜去皮心及兩頭,洗凈切成條狀;山楂洗凈,入鍋中加水200毫升,煮約15分鐘,取汁液100毫升;黃瓜條入鍋中加水煮熟,撈出;山楂汁中放入白糖,在文火上慢熬,待糖融化,投入已控干水的黃瓜條拌勻即成。此菜肴具有清熱降脂,減肥消積的作用,肥胖癥、高血壓、咽喉腫痛者食之有效。
4.黃瓜蒲公英粥黃瓜、大米各50克,新鮮蒲公英30克。先將黃瓜洗凈切片,蒲公英洗凈切碎;大米淘洗先入鍋中,加水1000毫升,如常法煮粥,待粥熟時,加入黃瓜、蒲公英,再煮片刻,即可食之。本粥具有清熱解暑,利尿消腫之功效。適用于熱毒熾盛,咽喉腫痛,風熱眼疾,小便短赤等病癥。
【注意事項】黃瓜性涼,胃寒患者食之易致腹痛泄瀉。
【文獻選錄】
《日用本草》:“除胸中熱,解煩渴,利水道。”
《陸川本草》:“治熱病身熱,口渴,燙傷。”
《滇南本草》:“解痙癖熱毒,清煩渴。”
《本草求真》:“氣味甘寒,能清熱利水。”
【文化欣賞】
唐·章懷太子。《黃臺瓜詞》:“‘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猶良可,四摘抱蔓歸。”
宋·蘇武。《賣黃瓜》:“簇簇衣中落棗花,村南村北響巢車。牛衣古柳賣黃瓜,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清·吳偉業。《詠王瓜》:“同摘誰能待,離離早滿車,弱藤牽碧蒂,曲項戀黃花。客醉嘗應爽,兒涼枕易斜。齊民編月令,瓜路重王家”,
清·黃之雋。《種王瓜籬豆諸蔬》:“終作抱甕身,五鼎未列筵。瓜瓠如有知,為我根蔓牽。蔓則蔽蒼野,根則人黃泉。以告我父母,貧賤子可憐。”
歷史傳說:黃瓜原產印度,張賽出使西域時帶回中國,當時稱之為胡瓜。東晉時,揭族人石勒做了后趙王,他不滿漢人把北方少數民族稱為“胡人”,為避諱“胡”字,便改名為黃瓜。有些南方人對“黃”、“王”二字的讀音難以分清,故又稱“王瓜”。
黃瓜本身是營養佳品
單從黃瓜本身來說,它是好吃又有營養的蔬菜。口感上,黃瓜肉質脆嫩、汁多味甘、芳香可口;營養上,它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多種維生素、纖維素以及鈣、磷、鐵、鉀、鈉、鎂等豐富的成分。尤其是黃瓜中含有的細纖維素,可以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促進腸道蠕動,加速廢物排泄,改善人體新陳代謝。新鮮黃瓜中含有的丙醇二酸,還能有效地抑制糖類物質轉化為脂肪,因此,常吃黃瓜可以減肥和預防冠心病的發生。
黃瓜破壞其他食物營養
“大豐收”中為什么最好別有黃瓜呢?因為黃瓜中含有一種維生素c分解酶,會破壞其他蔬菜中含量豐富的維生素c。“大豐收”中的西紅柿就是典型的含維生素c豐富的蔬菜,如果二者一起食用,我們從西紅柿中攝取的維生素c,再被黃瓜中的分解酶破壞,根本達不到補充營養的效果。除了吃“大豐收”以外,還經常有人吃了一根黃瓜,再吃個西紅柿;或者飯桌上已經有了盤“西紅柿炒雞蛋”,再來盤“黃瓜炒肉”,這些吃法都是不正確的。
另外,食物中維生素c含量越多,被黃瓜中的分解酶破壞的程度就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