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豆
納豆
納豆聯系著中日兩國。
納豆源于中國。納豆類似中國的發酵豆、怪味豆。古書(和漢三才圖會)記載有:“納豆自中國秦漢以來開始制作。”納豆初始于中國的豆豉。據《食品文化·新鮮市場》(石毛直道著,第101頁)一書介紹,兩種納豆都與中國有緣。特別是咸納豆,大約在奈良、平安時代由禪僧傳入日本。日本也曾稱納豆為“豉”,平城京出土的木簡中也有“豉”宇。與現代中國人食用的豆豉相同。
由于豆豉在僧家寺院的納所制造后放入甕或桶中貯藏,所以日本人稱其為“唐納豆”或“咸納豆”,日本將其作為營養食品和調味品,中國人把豆豉用鍋炒后或蒸后作為調味料。
納豆傳入日本后,根據日本的風土發展了納豆,如日本不用豆豉而用大醬,或用醬油不用豉汁。而且由于系禪僧從中國傳播到日本寺廟,所以納豆首先在寺廟得到發展。例如大龍寺納豆、大德寺納豆、一休納豆、大福寺的濱名納豆、悟真寺的八橋納豆等,均成為地方上寺廟的有名特產。
日本人喜歡食用納豆。他們主要食用咸納豆與拉絲納豆,關西人喜歡前者,關東人則愛吃后者。拉絲納豆由于發酵方法不同,而出現一種黏絲,是不放鹽的。
至于拉絲納豆是否來自中國,日本學者有不同看法。不過中國也有不放鹽的納豆,系大豆發酵食品。當然除中國外,尼泊爾、不丹、緬甸等國也有。但來自何方?也許日本土生土長?尚無定論。不過無論鹽納豆還是拉絲納豆,都是使大豆發酵制成。大豆原產中國,而且大豆的發酵加工方法遠在4000多年前已在中國大地出現,說兩種納豆均與中國有關,并非沒有道理。
納豆的營養價值。
近年來,經日本的醫學家、生理學家研究得知,大豆的蛋白質具有不溶解性,而做成納豆后,變得可溶并產生氨基酸,而且原料中不存在的各種酵素會由于納豆菌及關聯細菌產生,幫助腸胃消化吸收。納豆的成分是:水分61.8%、粗蛋白19.26%、粗脂肪8.17%、碳水化合物6.09的%、粗纖維2.2%、灰分1.86%,作為植物性食品,粗蛋白、脂肪最豐富。納豆系高蛋白滋養食品,納豆中含有的醇素,食用后可排除體內部分膽固醇、分解體內酸化型脂質,使異常血壓恢復正常(《身體科學》雜志1994年1月號,日本評論社出版,第4頁)。
納豆適合日本的風土。日本人的主食是大米,一般以粒狀食用。納豆也是粒狀,使日本人備感親切,而且食用納豆幫助消化米飯,并使愛食用精白米飯的日本人不易得腦血管病。
食用納豆的方法很多。在買回的納豆中,一般都附有芥末和調味料,攪拌一下,即可食用,多和大米飯一起吃。也可根據個人喜好加些蔥末、紫菜等食用。由于其營養價值被揭曉,食用者日益增多。
如今由于食品加工技術越來越發達,納豆也被制成許多不同的口味,個人可以根據口味和需要選擇購買。
研究表明,納豆的保健功能主要與其中的納豆激酶、納豆異黃酮、皂青素、維生素k2等多種功能因子有關。納豆中富含皂青素,能改善便秘,降低血脂,預防大腸癌、降低膽固醇、軟化血管、預防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抑制艾滋病病毒等功能;納豆中含有游離的異黃酮類物質及多種對人體有益的酶類,如過氧化物歧化酶、過氧化氫酶、蛋白酶、淀粉酶、脂酶等,它們可清除體內致癌物質、提高記憶力、護肝美容、延緩衰老等有明顯效果,并可提高食物的消化率;攝入活納豆菌可以調節腸道菌群平衡,預防痢疾、腸炎和便秘,其效果在某些方面優于現在常用的乳酸菌微生態制劑;納豆發酵產生的粘性物質,被覆胃腸道粘膜表面上,因而可保護胃腸,飲酒時可緩解酒醉的作用。
最新的研究還表明,納豆對引起大規模食物中毒的“罪魁禍首”——病原性大腸桿菌o157的發育具有很強的抑制作用。這一新學說是由被譽為“納豆博士”的日本宮崎醫科大學須見洋行教授發表的。在“僅限于研究室的實驗結果,但尚未搞清納豆能抑制0157大腸桿菌發育的原理”的前提下,須見洋行教授指出,納豆所含有的食用菌對許多菌種都有阻礙生育繁殖的作用,因此應當對0157大腸菌也有抑制作用。
納豆的家庭做法
一、使用器皿和材料①大豆500g②納豆菌0.3g或納豆半盒(25g)③高壓鍋④不銹鋼盆⑤泡沫飯
盒等淺容器⑥泡沫箱子⑦2立升長方形塑料瓶子或暖水袋⑧溫度計二、蒸大豆
大豆充分洗凈后,加入3倍量的水浸泡一夜后,倒掉水放進高壓鍋內蒸到大
豆用手捏碎的程度,大約45分鐘。如沒有高壓鍋煮也行,但煮時水一次不要放得
太多。為了保持大豆的原汁原味,最好是蒸。
三、接種納豆菌
納豆菌在適宜的溫度下,30分鐘就能增殖2倍左右。所以500g干大豆,納豆
菌的使用量只需0.3g。把它用50ml熱水溶解后,均勻地加入到熱大豆中,迅速
攪拌均勻,分裝在7個泡沫飯盒里,厚度大約2cm,上面苫上紗布或者在飯盒與飯
盒蓋之間架上一雙筷子,使其充分接觸空氣。因納豆菌是嗜氧菌,接觸空氣是很
重要的。但發酵好以后,要蓋好蓋,用膠帶封住口。
如用納豆制做,則選擇自己喜歡吃的那種商標的大豆,把它冷凍起來,做為
菌種使用。500g干大豆納豆菌的使用量為半盒(一盒50g)。把它加入到熱的大
豆中,方法同上。
四、在恒溫下發酵14—15小時
在干凈的大泡沫箱內放入幾瓶裝滿50℃熱水的長方形塑料瓶子,把已接種上
納豆菌的泡沫飯盒擺在瓶子上。箱內理想溫度是42℃。如箱內溫度降到37℃時,
瓶內重新換入50℃的熱水。如此反復更換瓶內熱水,發酵14—15小時,大豆表面
產生了白膜,有粘絲出現后,大豆就變成了納豆。蓋嚴蓋,放入冰箱冷藏室低溫
保存。
如沒有泡沫箱子,也可使用大紙盒,四周包上棉被和電褥子,或者箱內插入
一只45℃的電燈泡等方法來保持箱內恒溫。注意多接觸空氣。
五、后熟
在40℃—42℃的恒溫下發酵14—15小時,然后放在冰箱內低溫熟成數小時后
,做好的納豆無論是外觀還是口感都會更好。因此建議納豆做好后,先放入冰箱
內低溫熟成數小時以后再食用。
六、納豆菌的保存
粉末納豆菌因處于孢子狀態特別穩定,只要放在陰涼干燥處就能長期保存。
但開封后一定要放在冰箱內低溫保存。七、制作關鍵
①注意保持40℃—42℃的恒溫。
②納豆菌要接種到熱熱的大豆中。
八、注意事項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服用血液凝固阻止劑新香豆素時,vk2能使新香豆素失去
藥效,所以不要食用納豆。
科學的食用方法
納豆雖然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但因它特有的臭味及粘絲,使一部分人對它敬
而遠之。那么怎樣吃,臭味消失粘絲減少呢?
對于討厭納豆臭味的人,可以用一些香味大的食品如:圓蔥、大蔥、蝦皮、
小魚等來中和納豆的臭味,同時還能提高抗酸化能力。
討厭納豆粘絲的人,可以把納豆加水稀釋1—2倍后,再加入醬油等調料一起
吃。還可以把納豆切碎后,加入到涼湯中一起喝。
納豆的最佳科學組合:
1.納豆+圓蔥
2.納豆+大白蘿卜末
3.納豆+朝鮮辣白菜
4.納豆+生蛋黃
5.納豆+海帶
6.納豆+芝麻+蜂蜜
怎樣提高納豆的保健效果
1.晚餐吃納豆效果最好。
通過實驗,須見洋行教授認為:食用納豆1小時至12小時之間納豆致活酶發
揮溶解血栓的功能。而據統計腦梗塞、心肌梗塞等各種血栓病,發病時間多為清
晨及星期一。因此每晚或星期日晚餐吃效果最好。
2.盡可能不加熱吃。
納豆致活酶不耐熱,加熱到70℃活性就消失了。所以生吃效果最好。
3.必須堅持每天吃。
納豆致活酶進入體內后,其活性維持半天左右。所以盡可能每天吃30g,100g
最理想。
4.保質期稍過也能吃。
納豆的保質期為一周,它在冰箱內低溫保存過程中,還在進行著緩慢的低溫
熟成發酵,納豆致活酶和vk2也在不斷增加。但保質期過后雖然也能吃,只是納
豆菌為了生存不斷分解蛋白質,其結果臭味逐漸增加。
在什么地方可以買到納豆菌
納豆(natto),學名枯草菌。它是煮熟的大豆與稻草偶然接觸而產生的。
日本傳統的做法是把煮熟的大豆趁熱裝在用稻草做成的器皿里,利用稻草上附著
的納豆菌自然發酵而做成的。用這種方法做成的納豆中,除了納豆菌以外,還含
有其他雜菌,不僅衛生不過關,而且質量也不好。
1921年半澤博士培養分離出了純納豆菌,使納豆菌商品化了。在日本以下地
方可以買到納豆菌。
成瀨發酵化學研究所
(郵編)176—0001
地址:東京都練馬區練馬2丁目18—7,電話:03—3994—3939
傳真號:03—3991—1788
價錢:4g包裝,(60kg大豆用量)含消費稅一袋620日元。
高橋佑藏研究所
郵編:990—8691
地址:山形中央郵便局私書箱34號、山形縣山形市八日町2—1—17
電話:023—622—4001
傳真號:023—622—4002
價錢:10×3g的包裝,含消費稅一袋4000日元(450公斤大豆用量)。
60×3g包裝,含消費稅一袋19200日元(2700公斤大豆用量)。
海外郵費:1860日元。
加拿大:gaia enterprises inc.3g包裝15加拿大元(30公斤大豆用量)。
加拿大國內郵費25加拿大元(含手續費)。郵寄到美國17美元(含手續費)。
以下聯系:gaia enterprises inc,1055 blue grouse way,north
vancouver,b.c,canada v7r 2p4 phone/fax:
(604)985-0241 e-mail info@gaia21.net
凌蔭堂老先生來信介紹納豆食用方法如下:
1、干燥納豆易于保存,用于下酒或茶、泡飯等助食之用。
2、一般納豆保存溫度限于10℃以下,嘗味期亦限于一周以內。
一般納豆的做法:
配料:蔥花、納豆盒內的調味料和芥辣醬,一并安放在碗內,再用筷子向右
旋拌50次,納豆發起呈白色,起膠絲即可食用。
“納豆”納達爾
姓名:納達爾(rafael nadal)
性別:男
生日:1986.6.3
出生地:西班牙馬洛卡
常住地:西班牙馬洛卡
身高:1.85米
體重:85公斤
職業生涯:
2001年:年僅15歲的納達爾在塞維爾網球挑戰賽中晉級次輪;并于本年成為職業選手;
2002年:納達爾2002年參加第一項atp職業賽事馬洛卡公開賽,他首輪擊敗巴拉圭球員德爾加多,成為歷史上第九位能夠在16歲生日前拿下一場巡回賽勝利的少年天才;
2003年:首次進入世界排名前50位;通過資格賽打進首個大師賽——蒙特卡洛大師賽,在第三輪不敵亞軍阿根廷人科里亞;
由于訓練中肘部受傷,錯過法網公開賽;
參加溫網處子秀,17歲的納達爾成為自16歲的貝克爾1984年打進第三輪后獲得相同成績的最年輕男子選手;
參加美網處子秀,第二輪遭淘汰;
2004年:由于左腳踝受傷錯過五月的法網;
八月參加索波特網球賽一路過關斬將,在決賽中擊敗阿卡蘇索,獲得首個atp巡回賽冠軍
12月在戴維斯杯決賽中擊敗羅迪克幫助西班牙擊敗美國奪得冠軍,18歲零六個月的納達爾成為在戴維斯杯決賽中最年輕的單打選手;
2005年:一月進入澳網第四輪,五盤決戰不敵亞軍休伊特出局;
三月晉級邁阿密大師賽決賽,五盤決戰不敵世界排名第一的費德勒僅獲得亞軍;
四月獲得薩爾瓦多和阿卡普爾科兩項atp賽事冠軍后,納達爾擊敗科里亞,在蒙特卡洛捧起職業生涯首個大師系列賽的冠軍獎杯。接著在巴塞羅那又贏得第四座atp職業賽事的桂冠。
五月羅馬大師賽決賽中再勝科里亞贏得第二個大師系列賽冠軍。以土場連續17勝的驕人戰績首次進入法網比賽。
六月剛剛年滿19歲的納達爾在法網男單決賽中戰勝非種子選手普爾塔,成為自從1982年瑞典選手維蘭德爾后第一個在法網處子秀中就奪冠的選手。
十一月,已經獲得足夠冠軍積分的納達爾將鐵定獲得參加上海大師杯賽的參賽資格。
2006年4月24日,號稱“法網風向標大賽”的蒙特卡洛大師賽在摩納哥結束決賽爭奪,西班牙天才少年納達爾經過四盤苦戰,以總比分6-2/6-7(2)/6-3/7-6(5)擊敗世界no.1、瑞士球王費德勒,取得與對手最近交手的三連勝,同時衛冕成功。而自去年的蒙特卡洛大師賽起,這位科里亞眼中的“紅土野獸”已經在紅土場上保持42戰連勝的驚人紀錄。
巴黎6月11日,2006年法國網球公開賽的男單決賽在世界頭號選手瑞士人費德勒和2號選手西班牙人納達爾之間展開巔峰對決。最終納達爾以1-6/6-1/6-4/7-6(4)總比分3-1擊敗費德勒衛冕法網冠軍,這是納達爾7次與費德勒交鋒取得的第6場勝利,而且是第5場連勝,本賽季4次交鋒納達爾取得全勝,納達爾以紅土60連勝的成績成功阻止了費德勒12個月內拿下4大滿貫的偉業,納達爾以自己的表現證明自己無愧于當代的“紅土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