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參
主料輔料
水發(fā)海參..500 克蔥......75 克豬肥瘦肉..125 克味精.....3 克黃豆芽...150 克青蒜苗....50 克鄲縣豆瓣...30 克濕淀粉....10 克泡紅海椒...20 克肉湯....750 克紅醬油....25 克清湯....250 克紹酒.....15 克芝麻油....15 克川鹽.....3 克豬化油...170 克姜......30 克
烹制方法
1.將水發(fā)海參洗凈,片成上厚下薄的斧楞片。豬肉剁成碎粒。青蒜苗切成粗花,黃豆芽掐去根腳,洗凈。姜、蔥拍松。
2.炒鍋置旺火上,下豬化油15克,燒至五成熱,下姜10克、蔥25克炒香后加入清湯250克、紹酒5克、川鹽1克,將海參投入煨煮片刻,撈起,倒去湯汁不用。接著依照上法再將海參煨二次,使其入味增鮮以后,撈起瀝干。
3.炒鍋置旺火上,下豬化油50克燒至六成熱,投入肉粒炒散,加紹酒5克、川鹽1克將肉炒至酥香起鍋裝碗待用。再將炒鍋洗凈,下豬化油50克燒至五成熱,投入剁細(xì)的鄲縣豆瓣和泡辣椒炒出香味,待油呈鮮紅色時(shí),加入清湯燒沸待出香味時(shí)打除豆瓣渣不用,再將海參、肉粒、紅醬油放入燒至亮油噴香時(shí),勾二流芡,速加芝麻油、蒜苗、味精推勻。另用炒鍋一只下豬化油25克至五成熱,放入黃豆芽炒香加川鹽1克,斷生后起鍋裝盤墊底。再將海參連汁倒在黃豆芽上即成。
工藝關(guān)鍵
1.“家常味型”系傳統(tǒng)川菜中之常用味型之一。微辣、回味略甜,微帶醋香。此味型是用四川特產(chǎn)的鄲縣豆瓣、新繁泡辣椒、自貢井鹽、德陽醬油調(diào)制而成,但亦可因不同菜式色形味質(zhì),而酌加原紅豆瓣、料酒、豆豉、甜醬等調(diào)料。
2.海參要泡上味。用湯要適量,宜少不宜多。燒燴海參的時(shí)間不宜長。成菜要求現(xiàn)汁現(xiàn)油,湯油汁量又以能使海參肥味,有光澤為度。
風(fēng)味特點(diǎn)
1.“家常海參”是川菜海參席上有名的頭菜,具有四川家常味型的獨(dú)特風(fēng)味。
2.海參用家常味型調(diào)制,是我國海參菜式中的一枝奇花。成菜色澤金紅,緊汁亮油,海參滑潤爽口,味道咸鮮香微辣,醇濃味厚。助人食興,大快朵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