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敢,飛將軍李廣之幼子。常隨軍出征,李廣死時,李敢正跟隨驃騎將軍霍去病征戰。李廣死第二年,廣弟李蔡因罪自殺。元狩四年,李敢以校尉身份隨霍去病擊左賢王,力戰,奪左賢王鼓旗,斬首甚多,被賜爵關內侯,食邑二百戶,代李廣為郎中令。不久,因懷恨父親之死擊傷大將軍衛青,但衛青沒有聲張。后李敢至上雍,到甘泉宮狩獵,被驃騎將軍霍去病射殺。
李敢
資訊
3月2日,由李國立導演執導的古裝劇《大漠謠》在浙江象山舉行了首次媒體見面會,主演彭于晏、胡歌、韓棟、劉詩詩出席和眾多媒體見面,曾在《步步驚心》中飾演九爺的韓棟一掃陰郁暗黑的氣質,在《大漠謠》中變身風流倜儻的名門望族李廣之子李敢。
在昨日的媒體見面會上,韓棟笑言自己飾演的李大將軍終于陽光了一把,李敢雖然出身名門望族,但卻“不混”,是個彬彬有禮素質教養的“官二代”。此外,這也是韓棟繼《步步驚心》之后,和劉詩詩的二度合作,談及此次和劉詩詩再度合作,韓棟感慨兩人在前后兩部戲中角色關系似乎延續了下來,無論是《步步驚心》還是《大漠謠》兩人都是相嗔相厭,看完劇本之后自己就想“完了,我又和詩詩杠上了”,所以自己一直稱劉詩詩為詩爺,而不是詩奶。
人物信息
中文名: 李敢
國籍: 中國
職業: 軍事 將領
所處時代: 西漢
其他信息: 被霍去病殺
李敢,飛將軍李廣之幼子。
人物簡介
李敢,中國西漢時名將,飛將軍李廣的幼子。李廣有三個兒子,長子李當戶(李陵之父)、次子
李椒都先於李廣而死,唯留幼子李敢。
李敢以英勇著稱,是霍去病的部屬,因跟隨霍去病力戰匈奴之功,賜爵關內侯,食邑二百戶。
后來李敢得知父親李廣的死訊,認為衛青陷害其父李廣,于是毆打衛青,衛青因顧忌加之內心有愧,沒有聲張。但衛青的外甥霍去病,卻不能接受部屬毆打自己舅舅,頗為懷恨。後,漢武帝狩獵,李敢與霍去病同去。霍去病趁打獵之時,射死了李敢。因為霍去病正得寵,最後,漢武帝為霍去病掩藏謀殺一事,對外發表了“李敢狩獵時被鹿撞死”的消息。
李敢的兒子李禹,後來因為其巫蠱之禍牽連,被殺。
之死
《史記》記載:李敢以校尉從驃騎將軍擊胡左賢王,力戰,奪左賢王鼓旗,斬首多,賜爵關內侯,食邑二百戶,代廣為郎中令。頃之,怨大將軍青之恨其父,乃擊傷大將軍,大將軍匿諱之。
從這一段記述可以看到,漠北大戰結束后,李敢獲封為關內侯,出任郎中令,“頃之”李敢因父仇擊傷衛青。這一年是公元前119年。
李敢因為父仇所以不顧性命的去找衛青拼命,這符合一個剛
從沙場上下來的軍人的身分,也符合李家人質樸的個性。衛青事后并沒有聲張而是將此事隱瞞,也完全符合他一向仁善退讓的個性。 衛青是霍去病的舅舅,霍去病聽說此事以后非常的生氣,所以就在一次漢武帝組織的打獵活動中把李敢給殺了。如果說霍去病殺李敢是蓄謀已久的,實在說不通,因為他采取的辦法真是太笨了,對他自己一點好處都沒有,還會給他帶來種種潛在的惡果。世上有千百種比這更好的辦法,聰明絕頂的霍去病為什么想來想去偏偏挑中了這種對自己有百害而無一利的辦法?
如果不是醞釀已久的謀殺,那這個事件便是一個突發事件。衛青受傷后對外封鎖了消息,霍去病一直不知此事,他是在甘泉宮狩獵之前,或者就是在狩獵之時才剛剛得知李敢傷衛青這件事的。依他在戰場上雷厲風行的個性,一箭便取了李敢的性命。霍去病為什么會突然知道這個消息的呢?是誰將這個消息透露給了他的呢?為什么要選在狩獵場?透露信息的人目的何在?
排除偶然因素,如果是有人故意將此事透露給霍去病,那此人一定與衛青有極為密切的關系,否則不會知道衛青曾經被李敢擊傷。選擇在狩獵場,一是因為這里人多嘴雜,二是因為這里有足夠的空間,霍去病可以非常方便的用他手中的弓箭殺人,就像他在戰場上殺人一樣。此人透露這件事的目的很明顯了,借刀殺人!霍去病如果在沖動之下親自動手,自然最好,霍去病如果不急著動手而是把這件事告訴武帝,設計者的目標也達到了,李敢必死無疑。
如果有人蓄意要殺李敢,為什么不立即進行而要隱忍那么長的一段時間呢?這個問題只要聯系到李蔡事件便不難解釋。李蔡死于這一年的三月,正是春暖花開之時,李敢具體死于幾月史書沒有記載,但是他是在武帝狩獵時死的,這時應該不是冬季。那時的歷法一開年便是冬季,李敢之死應該是在春季以后。
按常理推測,李敢之死很可能緊挨著李蔡之死,因為要對付李家,當然是先對付身為丞相的李蔡,殺李敢只不過是舉手之勞的小事,不必急在一時。李敢李蔡叔侄在這一年一起去世,李家勢力被連根拔去,李家幾乎沒有了成年的男丁,再也不會有人向衛家尋仇了。
霍去病以極端的方式處死李敢,同情李家的人絕不在少數,這勢必他帶來很多麻煩,甚至連武帝也會對他產生一些不滿,這不正是衛氏想看到的結果嗎?
一石二鳥,衛氏大獲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