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之星,是蒙古帝國宮廷內四塊巨型寶石之一,相傳用于占卜與觀天,出處不詳,據說蒙古帝國被朱元璋驅趕至長城以北后,在蒙古貴族遷徙過程中遺失,下落不詳。有人自稱曾在二戰德軍攻占基輔時在蘇維埃國家銀行的地下金庫中見過海洋之星,但未得到證實。而電影泰坦尼克號中的“海洋之心”是以現實中厄運之鉆“希望”為原型的。
海洋之星
電影中貫穿全劇的“海洋之心”如今已在網絡走俏,品種上萬,而水杯、T恤、模型、手機殼、鑰匙扣等其他衍生品竟已接近9000項之多。
仿造飾品大多100元左右
7000萬元——這是3D版《泰坦尼克號》首日的票房數,它同時還帶來了其它商機。昨天,導報記者登錄淘寶網,以“泰坦尼克號”為關鍵詞,可以搜到近9000件的商品,其中包括模型、人偶、數字油畫、首飾、家居飾品、書籍音像、紀念章等多種在售的衍生品。
而所有的衍生品中,最熱門的當數影片女主角Rose佩戴的那顆湛藍晶瑩的“海洋之心”項鏈,淘寶網上相關的產品信息就接近兩萬條,其中大部分是價格100元左右的仿“海洋之心”的水晶飾品,有的商家近期銷售量激增至200多件。
據悉,劇中女主角Rose佩戴的那顆傳世之寶既非藍鉆,也非藍寶石,而是一顆產自東非坦桑尼亞乞力馬扎羅山腳下的坦桑石。
坦桑石是在坦桑尼亞發現的寶石級黝簾石,目前是世界最受歡迎的寶石品種之一,特別是15年前,隨著《泰坦尼克號》熱潮風靡全球,人們在了解到“海洋之心”實為坦桑石后,它更是由“跑龍套”變為“唱主角”。由于產地唯一(只在坦桑尼亞出產)且存量不多,明顯的稀缺性也使它的價格水漲船高。有商家報價稱,3克拉的裸石要賣到15000元左右。
音像制品也搭“順風船”
“海洋之心”賣得好,相關書籍和音像產品也搭了一趟順風船。昨日,導報記者了解到,積壓了多年的原聲CD和DVD,都因這部影片的再次上映重新熱銷起來。“目前,這些CD和DVD雖然不是當年的版本,但也是差不多十年前的版本,之前很久才會有一兩個顧客提及,但現在每天都有人購買。”嘉禾路上一家書店人員如是介紹。
在當當網上,有關“泰坦尼克號”的書籍也有十多種,此外還有與影片相關的音像制品,如電影原聲CD、正版DVD碟片等。
此外,今年很多《泰坦尼克》衍生品都打出了“3D”的噱頭,比如3D立體泰坦尼克號模型、3D雕刻沉船打撈木盒等。其中一款價格為56元的泰坦尼克號模型非常受歡迎,月銷量達幾百件;還有一些仿制的行李箱和紅酒杯,月銷量也都有幾十件;一款標價58元的3D立體拼圖版模型,最近成交了52筆。
海洋之星 - 海洋之星
具有鮮艷深藍色的透明鉆石,是稀世珍品,大粒者世界上僅有幾顆,名鉆“希望”,就是其中之一。
現存于世的鉆石“希望”,重45.52克拉,具有極其罕見的深藍色。據說,它不僅藍得美麗,而且似乎發射出一股兇惡的光芒,這可能是因為在它那像迷霧一樣的歷史中,充滿了奇特和悲慘的經歷,它總是給它的主人帶來難以抗拒的噩運之故。
在2010年,年底首播的電視劇《青春期撞上更年期》里,蔣鵬飛在地攤10塊錢替家齊買的結婚戒指也叫海洋之星,劇中這枚海洋之星詮釋了愛情與婚姻。
海洋之星 - 歷史
公元1642年,法國的探險家兼珠寶商塔維密爾,在印度西南部首先得到了這塊巨大的寶石金剛石,重112克拉,它具有極為罕見的深藍色。塔維密爾將寶石帶回法國,獻給了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國王封了他一個官職,并且賞他一大筆錢作為寶石的代價。傳說中的噩運也隨之開始降臨到接觸寶石的人的身上。塔維密爾的財產,被他那不孝的兒子花得精光,使得他到了80歲的高齡時窮得身無分文,仍不得不再一次到印度去,希望尋求新的財富。可是,他卻在那里被野狗咬死了。
下一個便輪到法國國王路易十四了。他將這顆藍色的寶石金剛石琢磨成了重69.03克拉的鉆石。路易十四僅僅戴了一次,不久就患天花死去。繼位的法王路易十五,成了鉆石的新主人。他發誓不戴這顆深藍色的大鉆,可是,他把它借給他的情婦佩戴。結果,路易十五的情婦在法國大革命中被砍了頭。這顆藍色大鉆又傳給了法王路易十六,他的王后經常佩戴此鉆,結果是將路易十六夫婦雙雙送上了斷頭臺。路易十六王后的女友蘭伯娜公主,隨之成了這顧藍色噩運之鉆的主人。她大概又是因為戴了這顛倒霉的鉆石,在法國大革命中被殺。
這顆藍色的大鉆于1792年在法蘭西的國庫中被盜。竊賊的命運如何,不得而知,只知道它被重新琢磨了一次,重量減為45.52克拉,并于 1830年在倫敦的珠寶市場上出現,當即被銀行家霍普(Hope)買去,價值18000英鎊。從此,這顆藍鉆就以它新主人的姓氏為名,叫做“霍普”。由于英文Hope又是希望的意思,故此鉆又名“希望”。銀行家霍普終生未婚,他將藍鉆傳給外孫(其條件是要他改姓霍普)。這位新的鉆石主人后來娶了一位美國女演員約西為妻,不久,小霍普破產,約西和他離了婚。約西于1940年死于美國坡士頓,她在晚年窮困潦倒,經常埋怨那顧藍鉆“希望”給她帶來了難以擺脫的翹運。1906年,小霍普為清償債務被迫賣掉了藍鉆“希望”,此后的兩年之內,“希望”被轉賣了多次。
1908年,藍鉆“希望”被土耳其蘇丹哈密德二世用40萬 美元買走。據說,經手這筆買賣的商人在帶著他的妻兒出門時,汽車翻下了懸崖,全家一起遇難。藍鉆“希望”在土耳其宮廷中由蘇丹賞給他的親信左畢德佩戴,可不久,左畢德被蘇丹處死。
1911年,美國華盛頓的郵政負責人麥克蘭,用11.4萬美元購得了藍鉆“希望”,他將它送給自己的妻子作為禮物。有人告訴麥克蘭夫人,說這是一顧會帶來噩運的鉆石,并談了不少歷史上的傳說,麥克蘭夫人一笑置之。她經常佩戴此鉆,并常與她保有的另一顧名鉆——94.8克拉的“東方之星”同時佩戴,以顯示豪華與富有。也許是巧合吧!就在麥克蘭夫人得到藍鉆“希望”的第二年,她的兒子在一次車禍中喪生, 而她的丈夫麥克蘭先生不久也死去,她的女兒又因為服用安眠藥過量而死。
麥克蘭夫人于1947年去世,美國著名的大珠寶商溫斯頓,在1958年買下了她的全部珠寶,成了藍鉆“希望”的新主人。后事如何呢?溫斯頓帶著這顆噩運之鉆,在不同的季節多次飛越大西洋,當然,都平安無事,不過,倒遇見了一件趣事。
一次,溫斯頓和他的妻子一起,到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去,回紐約時他妻子先一天乘飛機走,溫斯頓本人于第二天飛返紐約。溫斯頓夫人的飛機按時起飛,按規定在亞速爾群 島的瑪麗亞機場中途降落加油,由于飛機引擎發生了小故障,因而耽誤了約3個小時。在等待修理的過程中,突然有一位男乘客提出拒絕再乘這一架飛機旅行,堅決要求改乘第二天的飛機,于是他下飛機走了。溫斯頓并不知此事,他在第二天去里斯本機場的路上,接到了妻子打來的電報,說她已平安抵達紐約。溫斯頓將此電塞進衣袋,隨即登上飛往紐約的班機,飛機起飛時,他發現鄰座是空的,他很高興,因為可以好好地睡一覺了。一覺醒來,飛機巳到達加油站亞速爾群島的瑪麗亞機場,在飛機加油時,他下機散步去了。
當他回到飛機時,發現鄰座已經有了客人,而且此人正在滔滔不絕地給機上的旅客們講述自己的一個冒險故事。他說自己昨天居然和噩運之鉆主人的妻子同乘一架飛機,果然飛機在這瑪麗業機場發生了故障,他趕快逃下飛機,要求改乘今天的飛機,等等。這位旅客繼續說:“我并不迷信,可我為什么要冒險和噩運之鉆主人的妻子同乘一架飛機呢?我堅決要求改乘另一架飛機,你們看,我安全了,并且能在此地談話。”溫斯頓在旁邊聽著,真是哭笑不得,心想,這位老兄要是知道我是藍鉆“希望”的主人,那他現在又會怎樣呢?正在這時,鄰座那位客人突然提高嗓門說:“如果昨天那架飛機能夠安全到達,那才是怪事。” 涵養不錯的溫斯頓先生大約也忍不住了,他從口袋中掏出妻子打來的電報,遞給了鄰座這位激動的旅客,頓時,他像泄了氣的皮球安靜了,一直到達目的地紐約,這位旅客再也沒有開口。
好了!迷信終于破滅了,矗運也結束了,這顆歷盡坎坷,蒙受了無數不白之冤的美麗藍鉆“希望”,得到了它適宜的歸宿。溫斯頓將它作為禮物捐獻給了國家,它現在藏于美國華盛頓的史密森研究所。從此,它再也不是炫耀豪華和財富,或增加個人嬌美的裝飾品了,而是成了科學研究的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