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紋伯勞
鳥種:虎紋伯勞 tiger shrike 鳥種描述:描述:中等體型(19厘米)、背部棕色的伯勞。較紅尾伯勞明顯嘴厚、尾短而眼大。雄鳥:頂冠及頸背灰色;背、兩翼及尾濃栗色而多具黑色橫斑;過眼線寬且黑;下體白,兩脅具褐色橫斑。雌鳥似雄鳥但眼先及眉紋色
鳥種:虎紋伯勞 tiger shrike
鳥種描述:描述:中等體型(19厘米)、背部棕色的伯勞。較紅尾伯勞明顯嘴厚、尾短而眼大。雄鳥:頂冠及頸背灰色;背、兩翼及尾濃栗色而多具黑色橫斑;過眼線寬且黑;下體白,兩脅具褐色橫斑。雌鳥似雄鳥但眼先及眉紋色淺。亞成鳥為較暗的褐色,眼紋黑色具模糊的橫斑;眉紋色淺;下體皮黃,腹部及兩脅的橫斑較紅尾伯勞為粗。 虹膜-褐色;嘴-藍色,端黑;腳-灰色。
叫聲:粗啞似喘息的吱吱叫聲,如紅尾伯勞。
分布范圍:東亞、中國及日本;冬季南遷至馬來半島及大巽他群島。
分布狀況:繁殖于吉林、河北至華中及華東,冬季南遷。甚常見于高至海拔900米處。
習性:典型的伯勞習性,喜在多林地帶,通常在林緣突出樹枝上捕食昆蟲。不如紅尾伯勞顯眼,多藏身于林中。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yè)局2000年8月1日發(fā)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jīng)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鳥種描述:描述:中等體型(19厘米)、背部棕色的伯勞。較紅尾伯勞明顯嘴厚、尾短而眼大。雄鳥:頂冠及頸背灰色;背、兩翼及尾濃栗色而多具黑色橫斑;過眼線寬且黑;下體白,兩脅具褐色橫斑。雌鳥似雄鳥但眼先及眉紋色淺。亞成鳥為較暗的褐色,眼紋黑色具模糊的橫斑;眉紋色淺;下體皮黃,腹部及兩脅的橫斑較紅尾伯勞為粗。 虹膜-褐色;嘴-藍色,端黑;腳-灰色。
叫聲:粗啞似喘息的吱吱叫聲,如紅尾伯勞。
分布范圍:東亞、中國及日本;冬季南遷至馬來半島及大巽他群島。
分布狀況:繁殖于吉林、河北至華中及華東,冬季南遷。甚常見于高至海拔900米處。
習性:典型的伯勞習性,喜在多林地帶,通常在林緣突出樹枝上捕食昆蟲。不如紅尾伯勞顯眼,多藏身于林中。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yè)局2000年8月1日發(fā)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jīng)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