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
蟾蜍[解釋]1.兩棲動物,身體表面有許多疙瘩,內有毒腺,能分泌黏液,吃昆蟲、蝸牛等小動物,對農作物有益。通稱癩哈蟆或疥蛤蟆。 2.傳說月亮里面有三條腿的蟾蜍,因此,古代詩文里常用來指月亮。蟾蜍,別名癩蛤蟆、癩刺。分大蟾蜍中華亞種和黑眶
蟾蜍
[解釋]1.兩棲動物,身體表面有許多疙瘩,內有毒腺,能分泌黏液,吃昆蟲、蝸牛等小動物,對農作物有益。通稱癩哈蟆或疥蛤蟆。
2.傳說月亮里面有三條腿的蟾蜍,因此,古代詩文里常用來指月亮。
蟾蜍,別名癩蛤蟆、癩刺。分大蟾蜍中華亞種和黑眶蟾蜍兩種。從它身上刮下的蟾酥和脫下的蟾衣是我國緊缺的藥材。 蟾蜍在全國各地均有分布。從春末至秋末,白天多潛伏在草叢和農作物間,或在住宅四周及旱地的石塊下、土洞中,黃昏時常在路旁、草地上爬行覓食。行動緩慢笨拙,不善于跳躍、游泳,只能作匍匐爬行。
蟾蜍是無尾目、蟾蜍科動物的總稱。最常見的蟾蜍是大蟾蜍,俗稱癩蛤蟆。皮膚粗糙,背面長滿了大大小小的疙瘩,這是皮脂腺。其中最大的一對是位于頭側鼓膜上方的耳后腺。這些腺體分泌的白色毒液,是制作蟾酥的原料。蟾蜍一般是指蟾蜍科的300多種蟾蜍,它們分屬26個屬。主要分布在除了澳大利亞、馬達加斯國、波利尼西亞和兩極以外的世界各地區(qū)。
白天,大蟾蜍多隱蔽在陰暗的地方,如石下、土洞內或草叢中。傍晚,在池塘、溝沿、河岸、田邊、菜園、路邊或房屋周圍等處活動,尤其雨后常集中于干燥地方捕食各種害蟲。大蟾蜍冬季多潛伏在水底淤泥里或爛草里,也有在陸上泥土里越冬的。
青蛙的蝌蚪顏色較淺、尾較長;蟾蜍的蝌蚪顏色較深、尾較短。青蛙卵與蟾蜍卵的區(qū)別是:青蛙的卵堆成塊狀,蟾蜍的卵排成串狀。蟾蜍實際上是蛙類的一種,所以從科學的角度看,所有的蟾蜍都是蛙,但不是所有的蛙都是蟾蜍。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很久以前,皇母娘娘開蟠桃會,邀請了各路神仙。蟾蜍仙也在被邀之列。蟾蜍仙在皇母娘娘的后花園內恰遇鵝仙女,被其美麗所傾倒,大動凡心。遭鵝仙呵斥并狀告至皇母娘娘處。皇母娘娘大怒,隨手將常娥月宮中獻來的月精盆砸向蟾蜍仙。罰其下界為蟾蜍(癩蛤蟆),那月精盆化作一道金光侵入癩蛤蟆體內。皇母又悔其月精盆失手砸出,失卻了一件寶物,令癩蛤蟆磨難結束后完璧歸趙,方可重列仙班,并命雷神監(jiān)督。
相關:青蛙
蟾蜍,俗稱癩蛤蟆,在動物分類學上屬脊椎動物門、兩棲綱、無尾目、蟾蜍科。本科現(xiàn)已有25個屬300種左右,我國目前已知有2個屬17個種和亞種,其中中華大蟾蜍分布最廣,幾乎全國各地均有分布。但近年來,由于生態(tài)環(huán)境日趨惡化,野生資源急劇減少,人工養(yǎng)殖蟾蜍已勢在必行。
蟾蜍是一種藥用價值很高的經濟動物。其全身是寶,蟾酥、干蟾、蟾衣、蟾頭、蟾舌、蟾肝、蟾膽等均為名貴藥材。
蟾蜍的耳后腺、皮膚腺分泌的白色漿液的干燥品叫蟾酥,是珍貴的中藥材,內含多種生物成分,有解毒、消腫、止痛、強心利尿、抗癌、麻醉、抗輻射等功效,可治療心力衰歇、口腔炎、咽喉炎、咽喉腫痛、皮膚癌等。目前德國已將蟾酥制劑用于臨床治療冠心病,日本以蟾酥為原料生產“救生丹”。我國著名的六神丸、梅花點舌丹、一粒牙痛丸、心寶、華蟾素注射液等50余種中成藥中都有蟾酥成分。
蟾蜍除去內臟的干燥尸體為干蟾皮,性寒、味苦,可用于治療小兒疳積、慢性氣管炎、咽喉腫痛、癰腫療毒等癥。近年來用于多種癌腫或配合化療、放療治癌,不僅能提高療效,還能減輕副作用,改善血象。
蟾衣是蟾蜍自然脫下的角質衣膜,對慢性肝病、多種癌癥、慢性氣管炎、腹水、療毒瘡癰等有較好的療效。
此外,蟾蜍的頭、舌、肝、膽均可入藥;同時蟾蜍的肉質細嫩,味道鮮美,還是營養(yǎng)豐富的保健佳肴。
不要小看癩蛤蟆
夏在民間曾經流傳過劉海戲金蟾的神話故事。相傳憨厚的劉海在仙人的指點下,得到一枚金光奪日的金錢。后來劉海就用這枚金錢戲出了井里的金蟾,得到了幸福。這說明人們渴望得到它,蟾是幸福的象征。不論是神話中的蟾,還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蟾,都確確實實與人類有密切的關系,為人類作了很多好事。蟾蜍,又叫癩蛤蟆、大疥毒。這種動物是被人們所看不起,不少人認為蟾蜍是低能兒。它容顏丑陋,不時地在田埂道邊鉆來爬去。盡管人們不理解它,但它還是默默無聞地工作著。蟾蜍是農作物害蟲的天敵,據科學家們觀察研究,在消滅農作物害蟲方面,它要勝過漂亮的青蛙,它一夜吃掉的害蟲,要比青蛙多好幾倍。癩蛤蟆平時棲息在小河池塘的岸邊草叢內或石塊間,白天藏匿在洞穴中不活動,清晨或夜間爬出來捕食。它捕食的對象是蝸牛、蛞蝓、螞蟻、蝗蟲和蟋蟀等。癲蛤蟆喜歡在早晨和黃昏或暴雨過后,出現(xiàn)在道旁或草地上。如被人們用腳碰一下,它會立即裝死躺著一動不動。它的皮膚較厚具有防止體內水分過度蒸發(fā)和散失的作用,所以能長久居住在陸地上面不到水里去。每當冬季到來,它便潛入爛泥內,用發(fā)達的后肢掘土,在洞穴內冬眠。癩蛤蟆行動笨拙瞞跚,不善游泳。由于后肢較短,只能做小距離的、一般不超過20厘米的跳動。癩蛤蟆在入藥方面也比青蛙高出一籌。我國第一部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就記有癲蛤蟆的性味、歸經和主治等方面內容。多少年來,人們采集癩哈蟆耳下腺及皮膚腺分泌物,晾干制成蟾酥。蟾酥是我國的傳統(tǒng)名貴藥材之一,是六神丸、梅花點舌丹、一粒珠等31種中成藥的主要原料。我國生產的蟾酥在國際布場上聲望極高,每年出口5000多斤,可換得外匯500萬美元。常見的蟾蜍,只不過拳頭大小??墒窃谀厦罒釒У貐^(qū),卻生活著世界上最大的癩蛤蟆,最大個體長約25厘米,為蟾中之王。蟾王不僅體型大,胃口也特別好,它常活動在成片的甘蔗田里,捕食各種害蟲。固此,世界上許多產糖地區(qū)都把它請去與甘蔗的敵害作戰(zhàn),并取得了良好成績。蟾王的足跡遍及西印度群島、夏威夷群島、菲律賓群島、新幾內亞、澳大利亞以及其他熱帶地區(qū)。每年為人類保護著相當十億美元的財富。一只雌蟾王每年產卵38000枚左右,是兩棲動物中產卵最多的一種。但有趣的是,它的蝌蚪卻很小,僅1厘米長。蟾王不僅能巧妙地捕食各種害蟲,也能很好地保護自己。它滿身的疙瘩能分泌出一種有毒的液體,凡吃它的動物,一口咬上,馬上產生火辣辣的的傷感覺,不得不將它吐出來。民間傳說月中有蟾蜍,故把月宮喚作蟾宮。詩人寫道:“鮫室影寒珠有淚,蟾宮風散桂飄香”。月亮上是否有蟾,在科學技術發(fā)達的今天,人能登月,這個謎自然被揭開了。
蟾蜍每年都要蛻許多次皮,因為很薄,簡稱蟾衣,顏色似蟾蜍。
據上??萍汲霭嫔缛珖叩柔t(yī)藥院校試用教材《中醫(yī)學》載:
蟾蜍,味腥、溫,有毒。歸心經,具有解毒、止痛、開竅等功效。中國民間中醫(yī)醫(yī)藥研究開發(fā)協(xié)會 編《癌癥獨特秘方》中載:蟾皮性味腥、涼、微毒,功能解毒、利水、消脹、主治各種腫癌。 1999年經上海交大量子醫(yī)學檢測,特別對癌癥、肝硬化、疼痛諸癥的治療有效含量成份超8千量價 上(凡有8千量價以上有免疫功能成份)。華夏出版社《中華醫(yī)藥全典》中載:蟾衣毒較輕,主要 用于瘡瘍腫毒及小兒疳積,現(xiàn)代常用治腫瘤。遠方出版社《中草藥大全》中介紹,蟾衣可治癌、白 血病、淋巴瘤等。
據民間應用調查,蟾衣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鎮(zhèn)靜、利尿、壯陽、抗感冒病毒的功效, 并對肝腹水、癌癥有顯效,對乙肝大三陽、小三陽可轉陰,還能迅速有效地增強體質和提高免疫功能,促進人本代謝自然平衡。服法請遵醫(yī)囑。
蟾衣是蟾酥漿液的表皮包衣,孫思邈稱:“蟾蛻(衣)除惡腫,神也”。李時珍《本草綱目》稱:“蟾衣乃其蓄足五臟六腑之精氣,吸納天地陰陽之華寶,如若獲之一,一切惡疾,未有不愈”。中醫(yī)認為蟾衣具有解毒消腫、止痛、辟穢濁之功效,廣泛用于瘡癰腫毒、咽喉腫痛等的治療。現(xiàn)代研究認為:蟾衣主主含蟾蜍二烯醇化合物,包括蟾毒配質及蟾蜍毒素,具有強心、升壓、抗炎作用,蟾毒配質還有較強的麻醉作用。最近科研人員發(fā)現(xiàn)蟾衣還有抗腫瘤、抗病毒等多種神奇功能,可用于治療多種惡性腫瘤、肝炎、帶狀皰疹、肝腹水、腎病、乳腺增生、子宮肌瘤等疑難雜癥。
據醫(yī)圣張仲景稱:“蟾皆拾,衣不現(xiàn),奇也”。幾千年來,人們只知道蟾蜍能蛻衣,但始終拾不到蟾衣。近年,科研人員通過觀察終于發(fā)現(xiàn),蟾蜍在盛夏暴熱的夜晚,借雷鳴電閃可蛻衣一次,且邊蛻邊吃,蛻完吃盡,極難采獲,故而難于應用于臨床。
近年來,各地先后開展人工養(yǎng)殖蟾蜍取得成功,養(yǎng)蟾取酥,養(yǎng)蟾取衣已變成現(xiàn)實,只要飼養(yǎng)者掌握了蟾蜍的蛻衣規(guī)律,利用特殊的蛻衣工具,可順利地獲得一張純天然蟾衣。為此,人工大規(guī)模采集天然蟾衣資源再也不是神話。
蟾衣是中藥寶庫中一味新興藥物。通過對蟾衣有效成分的提取及深加工,可研制出一批新型成藥及注射劑,其臨床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蟾蜍養(yǎng)殖技術
一 蟾蜍的品種特征及生活習性
1、蟾蜍的品種特征及分布:蟾蜍俗名癩哈蟆。主產于中國、日本、朝鮮、越南等國家,廣泛分布于我國南北地區(qū),常見主要品種為中華大蟾蜍,花背蟾蜍和黑眶蟾蜍3種。這幾個品種個體大,體長10厘米以上,背面多呈黑綠色,布滿大小不等的瘰疣。上下頜無齒,趾間有蹼,雄蟾蜍無聲囊,內側三指有黑指墊。
2、蟾蜍的生活習性:蟾蜍雌雄異體,產卵于淺水中孵化繁殖成蝌蚪,幼成蟾蜍水陸兩棲,喜歡濕、暗、暖避光地方。夏秋季節(jié),白天常棲息于溝邊、草叢、灌叢、屋后磚墻亂石孔洞陰暗潮濕處。傍晚和清晨出來捕食蚯蚓、蝸牛、昆蟲并兼食嫩草嫩葉等。半夜成群活躍于露地。冬季氣溫下降到10℃以下進入土穴、亂石洞中或水底泥中冬眠。次年春季氣溫回升到10-12℃時,又出來開始活動,捕食昆蟲,繁殖產卵。
二蟾蜍養(yǎng)殖對環(huán)境的要求
1、蟾蜍對生活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飼養(yǎng)蟾蜍應根據它的生活習性,為其提供潮濕、陰暗、溫暖涼爽的地方,水源良好,四季不涸,與水連接處有綠色草叢、蔬菜棲息地,并有充足的餌料來源,為其繁殖產卵創(chuàng)造條件。
2、飼養(yǎng)蟾蜍最適宜的地方:蟾蜍最適宜于野外天然環(huán)境條件中飼養(yǎng)。選擇村莊附近,四周有草叢、灌叢并靠近水源,排灌方便,常年不干涸的池塘、水田、水溝、沼澤地放養(yǎng),四周設1米以上圍欄,產卵水域須靜,有水草。也可在稻田、藕池中放養(yǎng),但應設圍欄防逃,注意科學施用農藥,防止藥死蟾蜍。還可建人工養(yǎng)蟾蜍場,場周圍設圍墻、場內建養(yǎng)殖池、繁殖產卵池、孵化池。養(yǎng)殖池周圍種植飼用牧草及蔬菜,供蟾蜍避光棲息。池中投放少量水浮萍、水葫蘆等水生植物,調節(jié)水質,繁殖水蚤供蟾蜍捕食。可在場中安燈誘殺昆蟲作為餌料,還可人工養(yǎng)殖蠅蛆、黃粉蟲、蚯蚓等高蛋白鮮活動物餌料,保證蟾蜍不缺飼料。
三 蟾蜍的利用價值
蟾蜍有較高的綜合利用價值。蟾蜍皮膚腺、耳后腺分泌出白色漿液,可加工成名貴中藥蟾酥,蟾蜍可加工成干蟾衣、蟾頭、蟾舌、蟾肝、蟾膽等傳統(tǒng)名貴中藥,對治療食道癌、肝癌、腎炎、白喉、流行性肋腺炎均有很好的療效。蟾酥含多種生物成分,有解毒、消腫、止痛功效。現(xiàn)代醫(yī)學發(fā)現(xiàn)它有其他藥物不可替代的強心、利尿、抗癌、麻醉、抗輻射、增加白血球的作用,是治療冠心病良藥,日本用蟾酥生產出救生丹良藥。我國用蟾酥生產出六神丸、心寶、梅花點舌贓、華蟾素等藥物。
四 蟾蜍養(yǎng)殖技術的技術關鍵
1、建蟾蜍養(yǎng)殖場:場周圍設圍欄1米高。內設養(yǎng)殖池、產卵孵化池。面積大小以規(guī)模而定。保證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池中或池邊留空地種植草坪或蔬菜,池中適量投養(yǎng)水生植物。飼養(yǎng)黃粉蟲、蠅蛆、蚯蚓或安燈誘蟲增加餌料。
2、人工繁殖蟾蜍:捕養(yǎng)中華大蟾蜍、花背蟾蜍和黑眶蟾蜍做種。成蟾在10℃產卵,每次產卵約5000粒,放孵化池中,水溫18-24℃經3-4天孵出蝌蚪,加強飼養(yǎng)。
3、蟾蜍放養(yǎng)密度:每平方米小蝌蚪2000-4000只;20天減為500-1000只,幼蟾蜍30-40只。按不同發(fā)育階段分池分群飼養(yǎng)。
4、蟾蜍飼料配制:剛孵出的小蝌蚪5天后以熟蛋黃、水蚤等新鮮適口餌料,日喂2次。幼蟾飼喂蠅蛆、蚯蚓、黃粉蟲、球藻餌料。成蟾蜍食量大,可采用豆餅、糠麩 、面粉、魚粉、槐葉粉配合飼料喂。
5、蟾蜍病害防治:蟾蜍病少,主要是防止老鼠、蛇、鳥等危害。搞好圍欄、巡查,冬天將其轉移到地洞或水下泥土中安全越冬。
中國蟾蜍網:http://www.chinesechanchu.com/
[解釋]1.兩棲動物,身體表面有許多疙瘩,內有毒腺,能分泌黏液,吃昆蟲、蝸牛等小動物,對農作物有益。通稱癩哈蟆或疥蛤蟆。
2.傳說月亮里面有三條腿的蟾蜍,因此,古代詩文里常用來指月亮。
蟾蜍,別名癩蛤蟆、癩刺。分大蟾蜍中華亞種和黑眶蟾蜍兩種。從它身上刮下的蟾酥和脫下的蟾衣是我國緊缺的藥材。 蟾蜍在全國各地均有分布。從春末至秋末,白天多潛伏在草叢和農作物間,或在住宅四周及旱地的石塊下、土洞中,黃昏時常在路旁、草地上爬行覓食。行動緩慢笨拙,不善于跳躍、游泳,只能作匍匐爬行。
蟾蜍是無尾目、蟾蜍科動物的總稱。最常見的蟾蜍是大蟾蜍,俗稱癩蛤蟆。皮膚粗糙,背面長滿了大大小小的疙瘩,這是皮脂腺。其中最大的一對是位于頭側鼓膜上方的耳后腺。這些腺體分泌的白色毒液,是制作蟾酥的原料。蟾蜍一般是指蟾蜍科的300多種蟾蜍,它們分屬26個屬。主要分布在除了澳大利亞、馬達加斯國、波利尼西亞和兩極以外的世界各地區(qū)。
白天,大蟾蜍多隱蔽在陰暗的地方,如石下、土洞內或草叢中。傍晚,在池塘、溝沿、河岸、田邊、菜園、路邊或房屋周圍等處活動,尤其雨后常集中于干燥地方捕食各種害蟲。大蟾蜍冬季多潛伏在水底淤泥里或爛草里,也有在陸上泥土里越冬的。
青蛙的蝌蚪顏色較淺、尾較長;蟾蜍的蝌蚪顏色較深、尾較短。青蛙卵與蟾蜍卵的區(qū)別是:青蛙的卵堆成塊狀,蟾蜍的卵排成串狀。蟾蜍實際上是蛙類的一種,所以從科學的角度看,所有的蟾蜍都是蛙,但不是所有的蛙都是蟾蜍。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很久以前,皇母娘娘開蟠桃會,邀請了各路神仙。蟾蜍仙也在被邀之列。蟾蜍仙在皇母娘娘的后花園內恰遇鵝仙女,被其美麗所傾倒,大動凡心。遭鵝仙呵斥并狀告至皇母娘娘處。皇母娘娘大怒,隨手將常娥月宮中獻來的月精盆砸向蟾蜍仙。罰其下界為蟾蜍(癩蛤蟆),那月精盆化作一道金光侵入癩蛤蟆體內。皇母又悔其月精盆失手砸出,失卻了一件寶物,令癩蛤蟆磨難結束后完璧歸趙,方可重列仙班,并命雷神監(jiān)督。
相關:青蛙
蟾蜍,俗稱癩蛤蟆,在動物分類學上屬脊椎動物門、兩棲綱、無尾目、蟾蜍科。本科現(xiàn)已有25個屬300種左右,我國目前已知有2個屬17個種和亞種,其中中華大蟾蜍分布最廣,幾乎全國各地均有分布。但近年來,由于生態(tài)環(huán)境日趨惡化,野生資源急劇減少,人工養(yǎng)殖蟾蜍已勢在必行。
蟾蜍是一種藥用價值很高的經濟動物。其全身是寶,蟾酥、干蟾、蟾衣、蟾頭、蟾舌、蟾肝、蟾膽等均為名貴藥材。
蟾蜍的耳后腺、皮膚腺分泌的白色漿液的干燥品叫蟾酥,是珍貴的中藥材,內含多種生物成分,有解毒、消腫、止痛、強心利尿、抗癌、麻醉、抗輻射等功效,可治療心力衰歇、口腔炎、咽喉炎、咽喉腫痛、皮膚癌等。目前德國已將蟾酥制劑用于臨床治療冠心病,日本以蟾酥為原料生產“救生丹”。我國著名的六神丸、梅花點舌丹、一粒牙痛丸、心寶、華蟾素注射液等50余種中成藥中都有蟾酥成分。
蟾蜍除去內臟的干燥尸體為干蟾皮,性寒、味苦,可用于治療小兒疳積、慢性氣管炎、咽喉腫痛、癰腫療毒等癥。近年來用于多種癌腫或配合化療、放療治癌,不僅能提高療效,還能減輕副作用,改善血象。
蟾衣是蟾蜍自然脫下的角質衣膜,對慢性肝病、多種癌癥、慢性氣管炎、腹水、療毒瘡癰等有較好的療效。
此外,蟾蜍的頭、舌、肝、膽均可入藥;同時蟾蜍的肉質細嫩,味道鮮美,還是營養(yǎng)豐富的保健佳肴。
不要小看癩蛤蟆
夏在民間曾經流傳過劉海戲金蟾的神話故事。相傳憨厚的劉海在仙人的指點下,得到一枚金光奪日的金錢。后來劉海就用這枚金錢戲出了井里的金蟾,得到了幸福。這說明人們渴望得到它,蟾是幸福的象征。不論是神話中的蟾,還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蟾,都確確實實與人類有密切的關系,為人類作了很多好事。蟾蜍,又叫癩蛤蟆、大疥毒。這種動物是被人們所看不起,不少人認為蟾蜍是低能兒。它容顏丑陋,不時地在田埂道邊鉆來爬去。盡管人們不理解它,但它還是默默無聞地工作著。蟾蜍是農作物害蟲的天敵,據科學家們觀察研究,在消滅農作物害蟲方面,它要勝過漂亮的青蛙,它一夜吃掉的害蟲,要比青蛙多好幾倍。癩蛤蟆平時棲息在小河池塘的岸邊草叢內或石塊間,白天藏匿在洞穴中不活動,清晨或夜間爬出來捕食。它捕食的對象是蝸牛、蛞蝓、螞蟻、蝗蟲和蟋蟀等。癲蛤蟆喜歡在早晨和黃昏或暴雨過后,出現(xiàn)在道旁或草地上。如被人們用腳碰一下,它會立即裝死躺著一動不動。它的皮膚較厚具有防止體內水分過度蒸發(fā)和散失的作用,所以能長久居住在陸地上面不到水里去。每當冬季到來,它便潛入爛泥內,用發(fā)達的后肢掘土,在洞穴內冬眠。癩蛤蟆行動笨拙瞞跚,不善游泳。由于后肢較短,只能做小距離的、一般不超過20厘米的跳動。癩蛤蟆在入藥方面也比青蛙高出一籌。我國第一部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就記有癲蛤蟆的性味、歸經和主治等方面內容。多少年來,人們采集癩哈蟆耳下腺及皮膚腺分泌物,晾干制成蟾酥。蟾酥是我國的傳統(tǒng)名貴藥材之一,是六神丸、梅花點舌丹、一粒珠等31種中成藥的主要原料。我國生產的蟾酥在國際布場上聲望極高,每年出口5000多斤,可換得外匯500萬美元。常見的蟾蜍,只不過拳頭大小??墒窃谀厦罒釒У貐^(qū),卻生活著世界上最大的癩蛤蟆,最大個體長約25厘米,為蟾中之王。蟾王不僅體型大,胃口也特別好,它常活動在成片的甘蔗田里,捕食各種害蟲。固此,世界上許多產糖地區(qū)都把它請去與甘蔗的敵害作戰(zhàn),并取得了良好成績。蟾王的足跡遍及西印度群島、夏威夷群島、菲律賓群島、新幾內亞、澳大利亞以及其他熱帶地區(qū)。每年為人類保護著相當十億美元的財富。一只雌蟾王每年產卵38000枚左右,是兩棲動物中產卵最多的一種。但有趣的是,它的蝌蚪卻很小,僅1厘米長。蟾王不僅能巧妙地捕食各種害蟲,也能很好地保護自己。它滿身的疙瘩能分泌出一種有毒的液體,凡吃它的動物,一口咬上,馬上產生火辣辣的的傷感覺,不得不將它吐出來。民間傳說月中有蟾蜍,故把月宮喚作蟾宮。詩人寫道:“鮫室影寒珠有淚,蟾宮風散桂飄香”。月亮上是否有蟾,在科學技術發(fā)達的今天,人能登月,這個謎自然被揭開了。
蟾蜍每年都要蛻許多次皮,因為很薄,簡稱蟾衣,顏色似蟾蜍。
據上??萍汲霭嫔缛珖叩柔t(yī)藥院校試用教材《中醫(yī)學》載:
蟾蜍,味腥、溫,有毒。歸心經,具有解毒、止痛、開竅等功效。中國民間中醫(yī)醫(yī)藥研究開發(fā)協(xié)會 編《癌癥獨特秘方》中載:蟾皮性味腥、涼、微毒,功能解毒、利水、消脹、主治各種腫癌。 1999年經上海交大量子醫(yī)學檢測,特別對癌癥、肝硬化、疼痛諸癥的治療有效含量成份超8千量價 上(凡有8千量價以上有免疫功能成份)。華夏出版社《中華醫(yī)藥全典》中載:蟾衣毒較輕,主要 用于瘡瘍腫毒及小兒疳積,現(xiàn)代常用治腫瘤。遠方出版社《中草藥大全》中介紹,蟾衣可治癌、白 血病、淋巴瘤等。
據民間應用調查,蟾衣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鎮(zhèn)靜、利尿、壯陽、抗感冒病毒的功效, 并對肝腹水、癌癥有顯效,對乙肝大三陽、小三陽可轉陰,還能迅速有效地增強體質和提高免疫功能,促進人本代謝自然平衡。服法請遵醫(yī)囑。
蟾衣是蟾酥漿液的表皮包衣,孫思邈稱:“蟾蛻(衣)除惡腫,神也”。李時珍《本草綱目》稱:“蟾衣乃其蓄足五臟六腑之精氣,吸納天地陰陽之華寶,如若獲之一,一切惡疾,未有不愈”。中醫(yī)認為蟾衣具有解毒消腫、止痛、辟穢濁之功效,廣泛用于瘡癰腫毒、咽喉腫痛等的治療。現(xiàn)代研究認為:蟾衣主主含蟾蜍二烯醇化合物,包括蟾毒配質及蟾蜍毒素,具有強心、升壓、抗炎作用,蟾毒配質還有較強的麻醉作用。最近科研人員發(fā)現(xiàn)蟾衣還有抗腫瘤、抗病毒等多種神奇功能,可用于治療多種惡性腫瘤、肝炎、帶狀皰疹、肝腹水、腎病、乳腺增生、子宮肌瘤等疑難雜癥。
據醫(yī)圣張仲景稱:“蟾皆拾,衣不現(xiàn),奇也”。幾千年來,人們只知道蟾蜍能蛻衣,但始終拾不到蟾衣。近年,科研人員通過觀察終于發(fā)現(xiàn),蟾蜍在盛夏暴熱的夜晚,借雷鳴電閃可蛻衣一次,且邊蛻邊吃,蛻完吃盡,極難采獲,故而難于應用于臨床。
近年來,各地先后開展人工養(yǎng)殖蟾蜍取得成功,養(yǎng)蟾取酥,養(yǎng)蟾取衣已變成現(xiàn)實,只要飼養(yǎng)者掌握了蟾蜍的蛻衣規(guī)律,利用特殊的蛻衣工具,可順利地獲得一張純天然蟾衣。為此,人工大規(guī)模采集天然蟾衣資源再也不是神話。
蟾衣是中藥寶庫中一味新興藥物。通過對蟾衣有效成分的提取及深加工,可研制出一批新型成藥及注射劑,其臨床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蟾蜍養(yǎng)殖技術
一 蟾蜍的品種特征及生活習性
1、蟾蜍的品種特征及分布:蟾蜍俗名癩哈蟆。主產于中國、日本、朝鮮、越南等國家,廣泛分布于我國南北地區(qū),常見主要品種為中華大蟾蜍,花背蟾蜍和黑眶蟾蜍3種。這幾個品種個體大,體長10厘米以上,背面多呈黑綠色,布滿大小不等的瘰疣。上下頜無齒,趾間有蹼,雄蟾蜍無聲囊,內側三指有黑指墊。
2、蟾蜍的生活習性:蟾蜍雌雄異體,產卵于淺水中孵化繁殖成蝌蚪,幼成蟾蜍水陸兩棲,喜歡濕、暗、暖避光地方。夏秋季節(jié),白天常棲息于溝邊、草叢、灌叢、屋后磚墻亂石孔洞陰暗潮濕處。傍晚和清晨出來捕食蚯蚓、蝸牛、昆蟲并兼食嫩草嫩葉等。半夜成群活躍于露地。冬季氣溫下降到10℃以下進入土穴、亂石洞中或水底泥中冬眠。次年春季氣溫回升到10-12℃時,又出來開始活動,捕食昆蟲,繁殖產卵。
二蟾蜍養(yǎng)殖對環(huán)境的要求
1、蟾蜍對生活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飼養(yǎng)蟾蜍應根據它的生活習性,為其提供潮濕、陰暗、溫暖涼爽的地方,水源良好,四季不涸,與水連接處有綠色草叢、蔬菜棲息地,并有充足的餌料來源,為其繁殖產卵創(chuàng)造條件。
2、飼養(yǎng)蟾蜍最適宜的地方:蟾蜍最適宜于野外天然環(huán)境條件中飼養(yǎng)。選擇村莊附近,四周有草叢、灌叢并靠近水源,排灌方便,常年不干涸的池塘、水田、水溝、沼澤地放養(yǎng),四周設1米以上圍欄,產卵水域須靜,有水草。也可在稻田、藕池中放養(yǎng),但應設圍欄防逃,注意科學施用農藥,防止藥死蟾蜍。還可建人工養(yǎng)蟾蜍場,場周圍設圍墻、場內建養(yǎng)殖池、繁殖產卵池、孵化池。養(yǎng)殖池周圍種植飼用牧草及蔬菜,供蟾蜍避光棲息。池中投放少量水浮萍、水葫蘆等水生植物,調節(jié)水質,繁殖水蚤供蟾蜍捕食。可在場中安燈誘殺昆蟲作為餌料,還可人工養(yǎng)殖蠅蛆、黃粉蟲、蚯蚓等高蛋白鮮活動物餌料,保證蟾蜍不缺飼料。
三 蟾蜍的利用價值
蟾蜍有較高的綜合利用價值。蟾蜍皮膚腺、耳后腺分泌出白色漿液,可加工成名貴中藥蟾酥,蟾蜍可加工成干蟾衣、蟾頭、蟾舌、蟾肝、蟾膽等傳統(tǒng)名貴中藥,對治療食道癌、肝癌、腎炎、白喉、流行性肋腺炎均有很好的療效。蟾酥含多種生物成分,有解毒、消腫、止痛功效。現(xiàn)代醫(yī)學發(fā)現(xiàn)它有其他藥物不可替代的強心、利尿、抗癌、麻醉、抗輻射、增加白血球的作用,是治療冠心病良藥,日本用蟾酥生產出救生丹良藥。我國用蟾酥生產出六神丸、心寶、梅花點舌贓、華蟾素等藥物。
四 蟾蜍養(yǎng)殖技術的技術關鍵
1、建蟾蜍養(yǎng)殖場:場周圍設圍欄1米高。內設養(yǎng)殖池、產卵孵化池。面積大小以規(guī)模而定。保證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池中或池邊留空地種植草坪或蔬菜,池中適量投養(yǎng)水生植物。飼養(yǎng)黃粉蟲、蠅蛆、蚯蚓或安燈誘蟲增加餌料。
2、人工繁殖蟾蜍:捕養(yǎng)中華大蟾蜍、花背蟾蜍和黑眶蟾蜍做種。成蟾在10℃產卵,每次產卵約5000粒,放孵化池中,水溫18-24℃經3-4天孵出蝌蚪,加強飼養(yǎng)。
3、蟾蜍放養(yǎng)密度:每平方米小蝌蚪2000-4000只;20天減為500-1000只,幼蟾蜍30-40只。按不同發(fā)育階段分池分群飼養(yǎng)。
4、蟾蜍飼料配制:剛孵出的小蝌蚪5天后以熟蛋黃、水蚤等新鮮適口餌料,日喂2次。幼蟾飼喂蠅蛆、蚯蚓、黃粉蟲、球藻餌料。成蟾蜍食量大,可采用豆餅、糠麩 、面粉、魚粉、槐葉粉配合飼料喂。
5、蟾蜍病害防治:蟾蜍病少,主要是防止老鼠、蛇、鳥等危害。搞好圍欄、巡查,冬天將其轉移到地洞或水下泥土中安全越冬。
中國蟾蜍網:http://www.chinesechanc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