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
釋義
【麒麟(qílín)】1、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形狀像鹿,頭上有角,全身有鱗甲,尾像牛尾。古人以為仁獸﹑瑞獸拿它象征祥瑞。2、比喻才能杰出的人。麒麟簡介
麒麟,亦作“騏麟”,簡稱“麟”,俗稱“四不像”,古代傳說中的仁獸、瑞獸,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與鳳、龜、龍共稱為“四靈”。 被稱為圣獸王。且是神的坐騎。麒麟,是按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復合構思所產生、創造的動物。從其外部形狀上看,麋身,牛尾,馬蹄(史籍中有說為“狼蹄”),魚鱗皮,一角,角端有肉,黃色。這種造型是將許多實有動物肢解后的新合拼體,它把那些備受人們珍愛的動物所具備的優點全部集中在麒麟這一幻想中的神獸的建構上,充分體現了中國人的集美思想。
“麒麟”以“鹿”為偏旁,古人造這個詞的時候,便明白無誤地告訴人們,麒麟由鹿演化而來,但它又決不是鹿,比鹿多了一些零件和裝備。據說它的身子像麕,也可以寫成麇,古籍中指獐子;有牛的尾巴,圓的頭頂,卻只有一只角。有的說麒是雄的,麟是雌的,形狀被描繪得略有不同。但據說麒的開頭大略像鹿。它被古人視為神獸、仁獸,長壽,能活兩千年。能吐火,聲音如雷。“有毛之蟲三百六十,而麒麟為之長”。
相關記載
漢許慎《說文解字》十:“麒,仁獸也,麋身牛尾一角;麐(麟),牝麒也。”段玉裁注云:“狀如麕,一角,戴肉,設武備而不為害,所以為仁也。”……按何法《徵祥記》:“麒麟者,牡曰麒,牝曰麟。……許云仁獸,用公羊說,以其不履生蟲,不折生草也。”古麒麟或簡曰麟,咸以為祥瑞之物。《禮記》禮運:“出土器車,河出馬圖,鳳凰麒麟,皆在郊棷。”又:“麟鳳龜龍,謂之四靈。”
相關風俗
麒麟是吉祥神獸,主太平、長壽。鹿本身便是獸中馴良者,有力、善跑,大有益于人。傳說中的白鹿尤有神性。民間有麒麟送子之說。麒麟是以鹿類為主,融合了牛、羊、馬的特點。它的綜合面不及龍、鳳那么廣泛,不過名氣也不算小。對麒麟的研究亦不如對龍鳳文化的研究那么火爆,它的始作者究竟是誰,其源流怎樣,還不是很清楚,有學者推測可能是周民族的祖先,因為周人原居西北,那時的西北,水草豐美,適宜鹿類的生長。
到了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龍、鳳被最高統治者所攫取,便失去了原來的圖騰綜合的意義,而成為最高統治者帝王、后妃的象征。性善的麒麟,在權利角逐中,被擠到了民間,老百姓期望它帶來豐年、福祿、長壽與美好。
公元1419年,鄭和帶著馬林國國王贈送的長頸鹿回到了南京。由于長頸鹿長相極像中國民間傳說的吉祥之物:麒麟,再加上當時的中國國民對長頸鹿知之甚少,大家一致認定,馬林國國王所贈長頸鹿就是麒麟。
麟在官員朝服上也多被采用。清朝時,一品官的補子徽飾為麒麟,可見其地位僅次于龍,清朝只有皇親國戚才有資格佩掛龍的標識,皇帝為黃龍、紫龍,親王、阿哥、貝勒、貝子為龍子圖案;
1、麒麟乃是傳說中的神話動物,現實生活中或許并不存在;
2、麒麟在百獸中地位僅次于龍。中國古代傳說中麒麟與龍、鳳、龜合為四靈,乃毛類動物之王;
3、麒麟對老百姓而言,乃是送子神獸。民間有麒麟送子的說法,據傳孔子即為麒麟所送;
4、麒麟是歲星散開而生成,故主祥瑞,是最著名的瑞獸之一。麒麟含仁懷義,在中國古代文化中,帝王興衰與麒麟的傳說很多;
5、麒麟與鳳凰一樣,乃有雌雄,麒乃雄。麟為雌,麋身、牛尾、魚鱗、足為偶蹄(但亦有麒麟有五趾之說)頭上有一角,角端有肉;
6、麒麟作為吉祥物,中國古代各朝朝政也常采用。史載漢武帝在未央宮建有麒麟閣,圖繪功臣圖像,以表嘉獎和向天下昭示其愛才之心;
7、麒麟在官員朝服上也多被采用。清朝時,一品官的補子徽飾為麒麟,可見其地位僅次于龍,清朝只有皇親國戚才有資格佩掛龍的標識,皇帝為黃龍、紫龍,親王、阿哥、貝勒、貝子為龍子圖案;
8、麒麟或許就是長頸鹿?明朝時,鄭和下西洋回國后,帶回非洲地區的長頸鹿,當時明朝人沒有見過這種只有在熱帶草原才出產的大型動物,以為其是麒麟!所以才有上面朋友說的麒麟是長頸鹿一說!
9、麒麟在西方世界也是存在的,只不過它的形狀如同一匹長了角的馬。在《舊約全書》中獨角獸作為一種希伯來傳說中的動物曾被頻繁的提到;日本著名動畫片《圣斗士星矢》很多人都看過,里面有一個青銅戰士,長得和天馬星座的守護戰士星矢差不多,鎧甲也差不多,那就是獨角獸星座。
10、麒麟的形象現在仍然可以看得到。目前,中國現存最著名的麒麟形象是南京南朝帝陵的麒麟,南朝帝陵鎮守瑞獸有多種神獸,但都由麒麟形象演化而來,在南京中山門外,有一雕塑,乃名辟邪,此形象亦是南京的象征,取材于南京城外南朝蕭梁帝陵。此雕塑紋飾華麗,身軀趨向于獅虎形象,用巨石雕琢而成,身高在3米左右,該雕塑挺胸曲腰,目目真口張,頸短而闊,昂首作仰天長嘯狀,獸身紋飾極富裝飾味,其體感強,且厚實,在重視整體感的基礎上,更注意夸張和變形,顯得壯美而有生氣。
11、麒麟因其深厚的文化內涵,在中國傳統民俗禮儀中,被制成各種飾物送給未成年的兒童佩戴。有祈福和安佑的用意。如名著《紅樓夢》一書中的第三十一回和三十二回,大篇幅寫因麒麟伏白首雙星,這里的麒麟不僅是史湘云的護身符,也是暗示她婚配的一件信物。另黃梅戲《女駙馬》中,一對玉麒麟也代表愛情的見證。女主人公與男主人公受阻于女方父母的決定,女主人公交于男主人公一只玉麒麟,發誓生生死死不變心,清風明月作見證,分開一對玉麒麟,這只麒麟交于你,這只麒麟留在身,麒麟成雙人成對,散心兩意天地不容。等到雙方沖破重重阻撓,有情人終成眷屬,麒麟成雙人成對,并蒂花開萬年紅,大喜之夜雙方,麒麟終于成對。
麒麟送子
中國舊時生育民俗。祈子法的一種。傳說中,麒麟為仁獸,是吉祥的象征,能為人帶來子嗣。相傳孔子將生之夕,有麒麟吐玉書于其家,上寫水精之子孫,衰周而素王,意謂他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此雖緯說,實為麒麟送子之本,見載于王充《論衡.定賢》及晉王嘉《拾遺記》。民間有麒麟兒、麟兒之美稱。南北朝時,對聰穎可愛的男孩,人們常呼為吾家麒麟。此后麒麟送子圖之作。作為木板畫,上刻對聯天上麒麟兒,地上狀元郎,以此為佳兆。民間普遍認為,求拜麒麟可以生育得子。唐杜甫《徐卿二子歌》:君不見徐卿二子多絕奇。感應吉夢相追隨。孔子釋氏親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兒。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湖南》引《長治新年紀俗詩》:婦女圍龍可受胎,癡心求子亦奇哉。真龍不及紙龍好,能作麟麟送子來。原注:婦人多年不生育者,每于龍燈到家時,加送封儀,以龍身圍繞婦人一次,又將龍身縮短,上騎一小孩,在堂前行繞一周,謂之麟麒送子。按麟麒屬于龍族,此乃以龍燈代麒麒者。
永遠的吉祥物
麒麟,亦作騏麟,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與鳳、龜、龍共稱為四靈,井居四靈之首位。《禮記·禮運》有出土器車,河出馬圖,鳳凰麒麟,皆在郊椰(椰同菽,沼澤)。在中國眾多的民間傳說中,關于麒麟有故事雖然并不是很多,但其在民眾生活中部實實在在地無處不體現出它特有的珍貴和靈異。
麒麟,雖說是中國古人創造出的虛幻動物,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卻總是那樣括靈活現,歷歷在目,深入人心,無論作為觀念形態的,還是作為物化形態的,都以其為吉祥形象進行長期的表現,這既反映了麒麟在中國人民心理上的地位,又體現了深厚的天人合一思想。這種對超自然物的信奉,是脫離物神崇拜的一種發展。麒麟,將是中國民眾生活中永遠的吉祥物。
麒麟文化
一、麒麟的創造與中國人的集美思想
麒麟,是按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復合構思所產生、創造的動物。從其外部形狀上看,麋身,牛尾,馬蹄(史籍中有說為狼蹄),魚鱗皮,一角,角端有肉,黃色。這種造型是將許多實有動物肢解后的新合拼體,它把那些備受人們珍愛的動物所具備的優點全部集中在麒麟這一幻想中的神獸的建構上,充分體現了中國人的集美思想。
所謂集美,通俗地說是將一切美好的東西集中在一個事物上的一種表現。這種理念一直是幾千年來中國人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所追求實現的目標和愿望。因而,麒麟所選擇的鹿、牛、馬、魚等吉祥動物進行組合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鹿崇拜在中國屬于原始動物崇拜,并在古代一種帝王的象征,同時,還被納入神學政治的范疇之中。《宋書·符瑞志》云:白鹿,王者明惠及下則至。《瑞應圖》亦曰:王者承先圣法度,無所遺失,則白鹿來。后來,當人們崇拜神仙時,白鹿又被當作仙家的神畜。中國的蒙古族古代崇拜白鹿,在《蒙古秘史》一書中早有白鹿與始祖神誕生的神話傳說。滿族中有《抓羅媽媽》鹿神神話。在養馴鹿的鄂倫春、鄂溫克族和打獵的赫哲人中,鹿常常是薩滿巫師的神靈,并以為薩滿常化成鹿形出現,甚至于薩滿巫術中都堅信薩滿的真魂可以化為鹿身斗法,鹿勝則薩滿勝,鹿死則薩滿生命也終結。在民間,鹿還以長壽仙獸的形象出現,在多種場合用以表達祝壽、祈壽的主題。此外,鹿還與祿諧音,象征福氣、奉祿。
牛,在上古時期就走向祭壇,成為祭祀活動不可缺少的神圣物。民間傳說牛是來到人間幫助人類的天上神靈,其在田野默默耕耘,給人類帶來了物質的財富,而且它身上所體現的奉獻精神,也給人類以精神的財富。牛崇拜在中國各族民間都很普遍,在西北各地有公牛崇拜,在南方多水牛崇拜。史書記載戰國時代的秦國己設有怒特祠專祀神牛,這是古代最早記錄的耕牛崇拜。象中國的納西族、塔吉克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撒拉族及哈尼族等少數民族都將牛視為創世神獸。苗族、土家族、布依族、侗族、白族、鄂溫克族、傣族等地區亦都有祭招神牛習俗。
馬,被認為是聰明、忠誠、勇敢而耐勞的動物,具有高貴、飄逸、優雅的氣質。《易經》中將馬象征天,即乾為天。馬崇拜多流行于中國北方游牧民族與游獵民族中,他們以馬為主要乘運動力。清代文獻中多有祭馬神禮儀和修建馬沖廟的記述。另外在古代的祭天地和出師盟誓時常有以白馬為祭馬,認為白馬屬陽,為天神所驅使。青牛屬陰,為地神所享用。在蒙古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中都有祭天神或牲畜保護神時選神馬、獻神馬的習俗。這種神馬不準女人騎用,可隨處吃走,不準驅趕,甚至可以隨意在田中啃吃青苗。神馬多選全白色,全尾全鬃,從不修剪,并常在鬃尾拴五彩綢作為標記。
魚,作為一類水生動物的總稱,其身上的鱗皮被珍視為吉祥、美麗的裝飾,魚鱗錦,就是傳統的吉祥紋樣。魚崇拜一直在中國漢族、滿族、藏族、蒙古族、白族、哈尼族、僳僳族等民族廣泛流傳,許多神話中都有說大地是馱在巨大的魚背上的故事傳頌。,在湖南馬王堆出土的漢墓帛畫上的世界圖像,也把人間大地放在兩條巨大的魚之上。魚又與余諧音,成為生活富足、美滿的象征。
中國古人將以上幾種吉祥動物創造性地進行組合,建構了麒麟這一神獸的形象,符合長期以來培養、鑄就的心理接受力和藝術欣賞力。
二、麒麟的傳承與儒家思想
麒麟,在傳說中被賦予了十分優秀的品質,比如,說其性溫善,不覆生蟲,不折生草,頭上有角,角上有肉,設武備而不用,因而被稱為仁獸。西涼武昭王《麒麟頌》曰: 一角圓蹄,行中規矩,游必擇地,翔而后處,不蹈陷阱,不罹羅罟。《宋書·符瑞志》曰:含仁而戴義,不飲池,不入坑阱,不行羅網。《說苑》亦有:含仁懷義,音中律呂,行步中規,折旋中矩,擇土而后踐,位平然而后處,不群居,不旅行,紛兮其質文也,幽問循循如也。的記載。體現了麒麟仁厚君子的謙謙風度。麒麟崇拜之所以能在發展傳承中被廣大民眾和統治階級所接受,正是因為這種仁獸所具備的品質正符合幾千年來中國的禮教和儒家風范。
儒家學派是由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創立的,就其目的、功用、宗旨和結構來看,可以說是一個以教化倫理道德為核心的學派,對中國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發展曾起過較大的積極作用。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仁學,仁'可以說是儒學中倫理學說的根本和最高道德準則,其主旨是愛人,亦即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認為,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具有仁愛之心,并以愛人與否這樣一個道德標準來確定人們是否應該受到尊敬和重用。
儒家學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導思想。戰國時代,儒墨并稱顯學。秦始皇運用法家的學說統一天下,焚書坑儒,使儒學受到一次嚴重打擊,但秦朝二世而亡。漢初尊崇黃老之學,漢武帝聽從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于是,儒學正式居于統治地位。魏晉時代,玄學盛行,雖然嵇康公開倡言非湯武而薄周禮,但玄學家仍尊崇孔子為最高的圣人。隋唐時代,佛學昌盛,儒、釋、道三教并尊,但政治法度仍是儒家學說。宋代理學興起,恢復了儒學的權威地位,歷宋、元、明、清,儒學受到統治者的尊崇。直到五四運動,儒學受到嚴厲的批判,儒學在思想意識上占統治地位的時代宣告結束,儒學獨尊的格局一去不返了。但儒學在傳統文化中占有的主導地位和深遠影響是無可比擬的。
在民間傳說中,麒麟與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也有著密切的淵源關系。說孔子降生的當天晚上,有麒麟降臨的孔府闕里人家,并吐玉書,上有水精之子孫,衰周而素五,徵在賢明。字樣。既告眾人孔子非凡人乃自然造化之子孫,雖未居帝王之位,卻有帝王之德,堪稱素王。孔子家人將一彩繡系在職角上,以示謝意。周敬王末年時,有人在曲阜掘土犁田時,竟挖出了那條當初系于麟角的彩繡。以后,人們又引申出玉書三卷,孔子精讀后成為圣人。至今,在文廟、學宮中還以《麟吐玉書》為裝飾,以示祥瑞降臨,圣賢誕生。
孔子生活的時代,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禮崩樂壞,社會動 蕩不安。傳說麒麟見于郊野,為人所賤,孔子喟嘆麒麟出非其 時,標志著世界的日暮途窮和哲人的窮困,所寫《春秋》于此絕筆,故《春秋》又別稱麟史、麟經。
三、麒麟的吉祥意義與人類的趨利心性
每個民族、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文化,都深藏著并不多方面顯示出自己的民族民俗特征。民族的不同,種族的不同,還使人類在形體、膚色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但是,不同民族、不同種族的人又有著一些共同的基本生理、心理特征。有關人類基本心理特征相同的理論,學術界稱之為心性同一說。其中之一便是趨利心性。
趨利心性的利,不可狹隘地理解為利益、錢財,它泛指對人類有利的一切事項,是人類向往、追求吉祥、幸福,希望萬事萬物向有利于自身的方向發展,對事物的發展往往作有利于自身的解釋或賦予其有利于自身的特征的一種心理特點。審視古往今來存在過、存在著的人們,不論何種民族、何種文化,他們都具備這樣的心理。沒有人向往災難、禍患,沒有人希望萬事萬物朝著不利于自己的方向發展。基督教、佛教教義要求人們吃苦、禁欲,其指歸也在于解脫原罪,了卻前緣,導引人們進入天堂或極樂世界,體現了這種趨利心性。麒麟崇拜也同樣具備這樣的心性。如同在傳統文化反思中提出的中國敘事文藝作品大團圓的結局一樣。這也是麒麟之所以久傳不衰的主要緣故。
傳說漢武帝時曾得到過麒麟。元狩元年(公元前1盟年)冬十月帝行幸雍祠五峙,獲得白麟,主祥瑞,帝作白麟之歌,為此將原來的年號元朔改為元狩,以慶吉祥。此外,他還修筑了麒麟閣(一說蕭何造),賞賜群臣白金。漢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畫功臣霍光、張安世、韓增、趙充國、魏相、丙吉、杜延年、劉德、梁丘賀、蕭望之、蘇武11人圖像于閣,以表其功。后世多以麒麟閣或麟閣表示卓越的功勛和最高的榮譽。又傳宋太宗亦獲麒麟,滿朝稱賀。由此可見,麒麟預示征兆的吉祥意義已被廣泛認同。
四、麒麟的造像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麒麟,是上古中國人最企望出現的吉祥動物,它們的出現表示一代的幸福。因此,那時的人們希望麒麟總是伴隨著自己,給自己帶來幸運和光明,而辟除不祥。當上古時代的這種信仰被傳承下來的同時,麒麟所具有的吉祥意義也隨之被廣大民眾公認且牢牢地存在于人們的意識之中,麒麟便成了某種意念的象征,某種意境的表現,某種力量的顯示,并啟發人們的想像,引導人們的精神去契合某種意念,進入一種特定的境界,給人們以希望、安慰和某種追求的力量,化入民俗生活之中,表現在民族文化的各個方面。
(一)求子與育子●中國傳統的生育觀念是希望早立于嗣,多生兒女,子孫滿堂,多子多福,并以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將不能生兒育女、傳宗接代視為最大的不孝。這種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無論從婦女懷孕,還是到嬰兒降生、百晬兒、及其他慶賀活動,無不體現出人們為此所做的不懈的祈福努力。因為麒麟曾降臨過孔子這樣的圣賢之人,因而人們相信麒麟既可以送子,又可以佑子。于是,以麒麟送子為主題的民俗文化現象不僅見于圖畫、祝禱之語,而且也見于歲時活動,表現形式十分廣泛,意在祈求、祝愿早生貴子,子孫賢德。
近代湖南長沙每逢新正之月,都要舉辦耍龍燈活動。屆時,每當耍龍燈的耍到有不孕婦女的人家時,主家都要加送禮物,并 讓龍圍繞不孕婦女舞一圈,然后將龍身縮短,上面騎一小孩,在堂前繞行一周,以示麒麟送子。山東一些地方還有一種祈子的方式,是由不育婦女扶著載有小孩的紙扎麒麟在庭院或堂屋里轉一圈,亦有人將彩繡系于麟角,以求麒麟送子。
就《麒麟送子》的圖案而言,既有繁,又有簡。繁者或以童子為中心,戴長命鎖,持蓮抱笙;或為童子騎麒麟,角掛一書:或為童子背后有一仕女護送,仕女張傘持扇。簡者為童子騎麒麟,手持蓮花。在民間版畫作品中,還多配吉祥聯語天上麒麟兒,地下狀元郎。
(二)建筑裝飾物● 磚木雕刻是中國古代建筑裝飾的重要方式,題材豐富,刻工精良,賦予建筑造型以生動形象。磚雕多用于磚結構建筑貼面和木結構建筑的磚墻外檐;木雕除在建筑外檐使用外,更多地用于內檐裝修。天津磚雕當屬磚雕藝術之佼佼者,在清乾隆嘉慶年間還屬瓦作兼作的細活,磚雕藝人被稱之為刻花活兒的。道光年間,發展成為獨立的行業,形成聞名于世的天津刻磚。而垂花門、內外據雀替、額枋、花罩和四扇屏、花板、花牙等裝飾上的木雕工藝亦堪稱一絕。
中國的建筑尤其是居民建筑多為磚木結構,盛行在房檐、房山墻、門楣、窗框、影壁、柱礎、板墻、屋脊、抱鼓石等處以磚雕、木雕或石雕的方式裝飾寓意深刻的吉祥圖案,麒麟便是其中常用的吉祥動物。有的在大門的兩側裝飾石雕麒麟,既顯示門庭高貴,又鎮宅避邪。
(三)佩飾與紋樣● 從古至今,人們都喜歡以麒麟的工藝造像作為護身符佩戴在身上,其質地有金、銀、銅、玉等,尤其講究為嬰幼兒佩戴麒麟鎖,以此為孩子祈禱長命百歲。 此外,以麒麟的藝術造型為圖案的傳統紋樣也被廣泛使用。唐代武則天時,以麒麟作紋飾繡于袍服,名曰麒麟袍,專門賞賜給三品以上的武將穿用。清代時,將麒麟繡于武官一品的補子上,成為等級制度的標志。在民間剪紙、年畫、刺繡、臘染等工藝美術品中,都留下了麒麟那鮮活的影子。
(四)贊語與祝詞● 民間多以麒麟兒、麟兒、麟子等為美稱贊揚別人家的孩子。如南朝《陳書·除陵傳》曰:時寶志上人者,世稱其有道,陵年數歲,家人攜以侯之,寶志手摩其頂,曰'天上石麒麟也'。唐杜甫《杜工部草堂詩箋·徐卿二子歌》:君不見徐卿二子生奇絕,感應吉夢相追隨,孔子釋氏親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兒。;以麟子鳳雛比喻貴族子孫;以麟趾祝頌子孫賢惠;以麟趾呈樣作為結婚喜聯的橫批,祝頌生育仁厚的后代;以麟肝鳳髓比喻極為稀有的食品;以麟角鳳嘴、鳳毛麟角稱贊和說明物品珍貴。
玉麒麟
玉麒麟是仙人掌類植物中最原始的類群之一。它具有翠綠而美麗的葉片,莖葉均具肉質,株形優雅,酷似我國古代傳說中的麒麟,故得名玉麒麟。玉麒麟性喜陽光充足,但又耐半蔭,稍旱也不會干死,適于家庭盆栽觀賞。 玉麒麟一般用扦插法繁殖,在4至10月期間均可扦插。扦插時間,應選晴天的上午為好。插穩剪下后,扦插于沙床(盆)。扦插后放蔭處養護。保持濕潤,但切忌積水,積水會漚爛插穗。待出根后即可移植。 玉麒麟性喜排水、透氣良好的土壤。盆栽用土可用魚塘泥曬干打碎后混入20%的沙配制;或用菜園土、腐葉土各4份和沙2份混合配制。栽植上盆后,要澆定根水。以后看實際情況,每隔兩三天澆水一次,澆水量可比一般闊葉花卉少些,但要比無葉仙人掌花卉略多些。玉麒麟在生長期每月施一次淡薄液肥即可。玉麒麟冬季落葉休眠,在我國北方,應在寒露節移人室內越冬;在我國南方宜置于背北向陽無霜害之處越冬。冬季澆水要比生長季節少,保持盆土微濕即可。冬季應停止施肥。在酷暑季節,不論南方和北方均應避免烈日的曝曬,以免影響生長和美觀。麒麟印
麒麟如意印是一枚用藍綠色的翡翠雕琢而成的圓形印章,玉質細膩,通體晶瑩剔透,遠看如一泓清水。其雕工也相當精細,麒麟背部細小的鱗片熠熠泛出暖光,麟須上揚,似乎風吹能動。
麒麟如意印的整體造型為一只背負如意的麒麟護衛一方玉印。印柄部分為一只麒麟懷抱幼麟并背負玉如意。麒麟自古是仁慈和吉祥的象征,它含仁懷義,音中律呂,步行中規,折旋中矩,擇土而后踐,位平然后處,得麒麟如意印者必是溫文爾雅謙謙君子;又因為麒麟為神獸,故幼麟寓意主人增福添壽(諧獸音),一印在手,玉石同壽;麒麟背后的玉如意則寓意主人福星高照吉祥如意。麒麟如意印質的主體部分為圓柱形,既有方形印的鄭重,又多了些許靈動與奔放。柱體上刻四條弄云祥龍,寓意龍騰四海飛黃騰達。
印自古是身份、權力的象征。而玉有“仁、義、智、勇、潔”五德,所以玉質的印除了能映襯主人身份尊榮之外更能彰顯其堅韌高潔的品德。相比一般普通的印章,玉質印還具有很高的藝術、收藏價值。
【麒麟操作系統】
麒麟操作系統又叫做銀河麒麟,kylinos是由國防科技大學、中軟公司、聯想公司、浪潮集團和民族恒星公司合作研制的商業閉源服務器操作系統。銀河麒麟服務器操作系統是863計劃重大攻關科研項目,目標是打破國外操作系統的壟斷,研發一套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服務器操作系統。
麒麟操作系統是我國863計劃的產物,它主要以linux為標準,通過把內核作相應的編輯這里包括它的開放性,兼容性,易操作性.它是一個仿windows界面的一個操作系統,根據我所用的感覺它非常容易操作,界面友好,同時也兼有linux的特性.總之一句話非常好用,最主要的是它是全中文的,也可以稱為國產系統.
中國科學技術部四日下午向媒體發布信息說,中國科研人員經過四年多攻關與創新,先后突破一系列核心技術,研制成功目前中國通過認證的安全等級最高、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操作系統——“銀河麒麟”服務器操作系統。
這一中國目前安全等級最高的服務器操作系統當天在北京通過專家驗收,它是國家“八六三”計劃軟件重大專項課題,由國防科技大學牽頭承擔。專家稱,該系統研制成功,是中國“八六三”計劃一項重大成果,標志著中國操作系統研發水平邁上一個新臺階。
“銀河麒麟”操作系統由中國自主研發的基本內核層和基于freebsd(一種unix操作系統)改造的系統服務層組成,是一個擁有層次式內核、安全等級達到結構化保護級、能支持多種微處理器和多種計算機體系結構,并與linux目標代碼兼容的國產服務器操作系統。
對該系統的嚴格測評結果表明,“銀河麒麟”操作系統實現典型服務器操作系統的全部功能,具有高安全性、高可用性、強實時性、可擴展性和軟硬件適配性等特點,系統整體性能與國際主流unix操作系統相當,部分性能指標以及實時性指標更好。該系統已通過自由標準組織linux標準基認證,并在中國國內率先通過公安部等有關部門的安全認證。
目前,國防科技大學已與聯想集團等簽署“銀河麒麟”操作系統的產業化合作協議,成功應用于金融、政府、教育、證券等領域,并已在國防領域相關信息系統中得到成功應用。
計算機操作系統是計算機的靈魂。長期以來,中國的計算機操作系統市場基本上被國外產品所占領,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操作系統是中國的一項戰略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