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猴
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蜂猴【拉丁學名】:nycticebus coucang
【俗名】:風猴,懶猴,風貍
【英文名】:slow loris
【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級別】:一級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未列入
【瀕危等級】:瀕危
【瀕危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ii
【生態環境】:熱帶季雨林
【致危因素】:棲息地破壞,作為醫藥成分被捕獵,過度捕獵,種內生物學特點
【國內分布】:云南(西南部), 廣西(南部)
【種類】:蜂猴可分為9個亞種,中國有2種,分布于云南和廣西,數量稀少,瀕臨絕滅。
形態特征 體型小,體長31~34.5厘米,體重680~1000克;尾長22~25厘米;牙齒36枚;頭圓,吻短,眼大而向前,眼間距很窄,耳廓半圓而朝前;前后肢粗短,等長,手的大拇指和其他4指相距的角度甚大,第二指、趾極短或退化,除第二趾是爪形外,其他指、趾的末端有厚的肉墊和扁指甲;體毛短密,顏色變異很大,背部棕、棕紅或灰色,背中央有1條褐色縱紋,至尾基部逐漸變窄,色澤變淺,至頭頂分成兩岔延到耳端及眼周圍,腹面棕色。 生活習性
蜂猴棲于熱帶雨林及亞熱帶季雨林中,完全在樹上生活,極少下地,喜獨自活動。行動特別緩慢,只有在受到攻擊時,才有所加快,故又名“懶猴”。白天蜷成球狀隱蔽在大樹洞中或在枝椏上歇息,夜晚出來覓食,以植物的果實為食,也捕食昆蟲、小鳥及鳥卵。蜂猴被稱為懶猴,是因為它畏光怕熱,白天在樹洞、樹干上抱頭大睡,鳥啼獸吼也無法驚醒它。它的動作非常緩慢,走一步似乎要停兩步。有人曾作過一番觀察,蜂猴挪動一步,竟需要12秒鐘時間。
靈長目原猴亞目懶猴科蜂猴屬的一種。白天蜷縮睡覺,行動緩慢,而且只能爬行,不會跳躍,因而又稱懶猴。分布于東南亞。棲息在熱帶或亞熱帶的密林中,白天蜷伏在樹洞等隱蔽地方睡覺,夜晚外出覓食,吃野果、昆蟲,善于在夜間捕食熟睡的小鳥,喜食鳥蛋。很少到地面活動。一年四季均能交配,懷孕期5-6個月,多在冬季產仔,每胎1仔。無一定發情期,多在夜間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