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
乳房位于哺乳動物軀干的上腹部,在大多數情況下,它特指人類女性的乳房。對于大多數的哺乳動物來說,乳房是雌性哺乳動物哺育幼體的器官(甚至鯨魚);對于人類而言,發育的乳房是女性的第二性征之一。而雄性哺乳動物(包括人類男性)在幼體(
乳房位于哺乳動物軀干的上腹部,在大多數情況下,它特指人類女性的乳房。對于大多數的哺乳動物來說,乳房是雌性哺乳動物哺育幼體的器官(甚至鯨魚);對于人類而言,發育的乳房是女性的第二性征之一。而雄性哺乳動物(包括人類男性)在幼體(嬰兒)時期就擁有乳腺等乳房組織,只是在成長過程中,并不發育。
以下內容僅相對于人體解剖學中的乳房。
在系統解剖學里,乳房屬于女性生殖系統。
女性的乳房位于胸大肌上,通常是從第二肋骨延伸到第六肋骨的范圍,內側到胸骨旁線,外側可達腋中線。
外觀
成年未產的女性,乳房呈半球形,緊張有彈性。妊娠后期和哺乳器,因為乳腺增生,乳房明顯增大。當哺乳停止后,乳腺萎縮,乳房變小。老年婦女的乳房,因為彈性纖維的減少,乳房松弛下垂。
乳房表面正中為乳頭,其表面是輸入管的開口。乳頭由致密的結締組織和平滑肌組成。平滑肌呈環行或放射狀排列,起括約作用。當有機械刺激或是神經信號來臨時,平滑肌會收縮積壓導管,乳頭勃起挺直,乳汁能順著輸乳管,經過乳頭的小孔外流。乳頭旁邊的色素沉著區被稱為乳暈。乳暈表面的點狀隆起是深部乳暈腺開口部位。它們可分泌脂性物質,作用是潤滑和保護。乳頭和乳暈的皮膚薄弱,容易損傷。
1、乳房的內部結構
乳房主要由腺體、導管、脂肪組織和纖維組織等構成。
乳房腺體由15~20個腺葉組成,每一腺葉分成若干個腺小葉,每一腺小葉又由10~100個腺泡組成。腺泡緊密地排列在小乳管周圍,它的開口與小乳管相連。許多小乳管匯集成小葉間乳管,多個小葉間乳管匯集成一根整個腺葉的乳腺導管,又名輸乳管。輸乳管共15~20根,以乳頭為中心呈放射狀排列,匯集于乳暈,開口處在乳頭,稱為輸乳孔。輸乳管在乳頭處較狹窄,后膨大為壺腹,稱為輸乳管竇,能儲存乳汁。乳腺導管開口處為復層鱗狀上皮細胞,狹窄處為移形上皮,壺腹以下各級導管為雙層柱狀上皮或單層柱狀上皮、終末導管近腺泡處是立方上皮,腺泡內襯立方上皮。乳房內的脂肪組織呈囊狀包于乳腺周圍,形成一個半球形的整體,這層囊狀的脂肪組織稱為脂肪囊。脂肪囊的厚薄可因年齡、生育等原因導致個體差異很大。脂肪組織的多少是決定乳房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
2、乳房的外部結構
乳頭由致密的結締組織及平滑肌組成。平滑肌呈環行或放射狀排列,當有機械刺激時,平滑肌收縮,可使乳頭勃起,并擠壓導管及輸乳竇排出其內容物。乳暈部皮膚有毛發和腺體。腺體有汗腺、皮脂腺及乳腺。其皮脂腺又稱乳暈腺、較大而表淺,分泌物具有保護皮膚、潤滑乳頭及嬰兒口唇的作用。
乳腺位于皮下淺筋膜的淺層和深層之間。淺筋膜伸向乳腺組織內形成小葉間隔,一端連于胸肌筋膜。另一端連于皮膚,將乳腺腺體固定在胸部的皮下組織之中。這些起支持作用和固定乳房位置的纖維結締組織稱為乳房懸韌帶。淺筋膜深層位于乳腺的深面,與胸大肌筋膜淺層之間有疏松組織相連,它可使乳房既相對固定,又能在胸壁上有一定的移動性。有時,部分乳腺腺體可穿過疏松組織深入到胸大肌淺層,因此,作乳腺癌根治手術時,應將胸大肌筋膜及肌肉一并切除。
乳房在性興奮時有明顯改變。乳頭豎起是女性性興奮的一個特征。在女性性興奮時,乳房充分豎起,乳房的淺表靜脈因充血而更加清晰可見,乳頭增大。未經哺乳的女性乳房增大可達原體積的20-25%。有哺乳經驗的女性乳房增大并不明顯,但可見乳房充血形成的紅暈。
有些人認為乳房豐滿的女性在性生活中能獲得更多的快感,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乳房的大小取決于遺傳、后天鍛煉,體重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乳房的大小和性快感的程度、生育等沒有直接關系。
1.位置和形態結構乳房在兒童和男性不發達,青春期未授乳女性的乳房呈半球形。位于第2~6肋高度,淺筋膜淺深二層之間,胸肌筋膜表面,自胸骨旁線向外可 達腋中線。乳房內含乳腺和脂肪。乳腺被結締組織分隔為15~20個腺葉,每個腺葉又分若干小葉。每一腺葉有一輸乳管,以乳頭為中心呈放射狀排列,末端開口 于乳頭。乳腺膿腫切開引流時,宜作放射狀切口,以免切斷輸乳管,并注意分離結締組織間隔,以利引流。腺葉間結締組織中有許多與皮膚垂直的纖維束,一端連于皮膚和淺筋膜淺 層,一端連于淺筋膜深層,稱乳房懸韌帶或cooper韌帶。由于韌帶兩端固定,無伸展性,乳腺癌時,該處皮膚出現凹陷。淺筋膜深層與胸肌筋膜間有一間隙,稱乳房后隙, 內含疏松結統組織、脂肪和淋巴管,后者收納乳房深部的淋巴,乳腺癌時可自此向深部轉移。此隙炎癥時容易向下擴展,宜作低位切開引流術。
2.淋巴回流女性乳房淋巴管豐富,分為淺、深二組。淺組位于皮內和皮下,深組位于乳腺小葉周圍和輸乳管壁內,二組間廣泛吻合。乳房的淋巴主要注入腋淋巴結,部分至胸 骨旁淋巴結、胸肌問淋巴結和隔淋巴結等。
(1)乳房外側部和中央部的淋巴管注入腋淋巴結的胸肌淋巴結,這是乳房淋巴回流的主要途徑。
(2)乳房上部的淋巴管注入腋淋巴結的尖淋巴結和鎖骨上淋巴結。
(3)乳房內側部的淋巴管注入胸骨旁淋巴結,并與對側乳房淋巴管相吻合。
(4)乳房內下部的淋巴管注入隔上淋巴結,并與腹前壁上部及隔下的淋巴管相吻合,從而間接地與肝上面的淋巴管相聯系。
(5)乳房深部的淋巴管經乳房后隙繼穿胸大肌注入胸肌間淋巴結或尖淋巴結。胸肌間淋巴結又稱rotter結,位于胸大、小肌之間,乳腺癌時常受累。乳房淺淋巴管網廣泛吻合,兩側相互交通。當乳腺癌累及淺淋巴管時,可導致所收集范圍的淋巴回流受阻,發生淋巴水腫,使局部皮膚出現點狀凹陷,呈“桔皮樣”改變,是診斷乳腺癌的重要依據。
女性乳房的性生理反應
乳房是女性性成熟的重要標志,是女性最重要的性敏感區之一,也是分泌乳汁、哺育后代的器官。乳房對孩子來說是母性的象征;對男性來說是美與渴(欲)望的對象。所以在電影、電視、畫報、文學作品中的女性總是有著豐滿的乳房。乳房對女性來說則是重要的性器官,它在性活動中也起著重要作用,但人們往往忽視了這一點。乳房的神經分布和神經末梢的數量是很豐富的,乳房與其他性器官的關系是十分密切的。
在性反應周期的興奮期中,乳房對性緊張反應增強的第一個證據就是乳頭的勃起反應,這是乳頭內豐富的平滑肌纖維在受到性刺激后發生不自主收縮的結果。兩個乳頭的反應常常不是同步出現的,一個可能已經達到完全勃起和腫脹,而另一個卻出現滯后現象。內陷的乳頭可能由它們的靜止期狀態反凸出來,好像處于半勃起位置,假如這種內陷是難以恢復的,那就見不到乳頭的反應指征了。
充分的勃起反應可以使乳頭長度比未受刺激前有所增加,一般增加0.5-1.0厘米,反應還可使乳頭基底直徑增加0.25-0.5厘米。平時乳頭大而向前突出者往往比大小正常者具有較小的腫大勃起的趨勢。乳頭特別小時也很難對性刺激作出很強的反應,但乳頭特別小的情況并不多見。
興奮期的第二個生理變化是乳房靜脈樹模式的定界和擴張增加。假如乳房具有足夠的容積,就會出現下方的表淺靜脈充血,但很可能要到興奮后期才變得更為明確。較大的乳房通常表現出很明顯的靜脈樹模式的擴張。乳房靜脈樹的充血向中心擴張時通常并不達到乳暈區。
在臨近平臺期,乳房的實際體積會明顯增加,這是乳房深部靜脈充血反應的結果。處于性反應狀態的婦女在勃起反應發生時,懸垂乳房下部的充血則更易于觀察到,若女方取仰臥位時,乳房體積的全面增加將更為明顯。在興奮晚期可見到明顯的乳暈充血現象。興奮期反應的表現程度和發生時間的差異很大,往往因人因時而異。在平臺期中緊鄰勃起乳頭的乳暈也會腫大,這時常常使人造成一種錯覺,好像勃起的乳頭已經部分消退了。直到乳暈腫脹在消退期消退之后,人們才可以重新看到消退較遲的尚保持勃起的乳頭。
在女性經歷最終的高潮沖動之前,未哺乳過的女性乳房的大小可以比平時增加1/5-1/4,哺乳過的女性乳房通常不會出現乳房體積的明顯增加。這種解剖學上表現的差異可能是由于喂過奶的乳房在乳汁生成過程中靜脈分流有所增加。嬰兒吸吮會增加靜脈的分流,并趨于使性緊張時深層血管的充血反應減緩。很明顯,在性緊張影響下乳房大小的增加不僅與血管充血的生理反應有關,還與組成乳房小葉起支持作用的纖維組織成分的充實程度有關。在哺乳早期常見乳房過度擴張,這會損傷這些支持纖維組織的有效性。因此,可以理解哺乳后的女性乳房對性刺激難以作出應有的較明顯的性反應。
在性緊張進入平臺期后,乳房前、側,甚至下方常常出現粉紅色的斑駁。實際上這種斑丘狀皮疹首先出現于上腹部,再蔓延到乳房表面,這種皮膚表面的血管充血反應稱為性紅暈。
高潮期間乳房沒有什么特異反應。乳頭勃起和乳暈腫脹已經確定,靜脈樹突起顯得十分醒目,未哺乳過的乳房比未受刺激前的基線有顯著擴張,性紅暈十分明確。乳房甚至可能出現顫抖現象。
消退期的到來是以性紅暈的迅速消退和同步的乳暈腫脹的消失為信號的。但乳頭勃起消退較慢,當乳暈腫脹消退后乳頭勃起又變得醒目了,給人的印象是它們已經歷由新刺激的影響或既得刺激的作用而致的繼發性勃起反應,人們稱這種假象為“假勃起”。
一般來說,未被吸吮過的乳房深層血管充血的消退較慢,而哺乳過的乳房充血消退較快。常常可以見到的是,高潮結束后乳房腫脹仍將維持5-10分鐘,至于乳房表面的淺表靜脈樹走行甚至可以存留很久。在靜脈樹完全消退到它們正常不顯露狀態之前,勃起的乳頭已經完全恢復。這種既有表淺又有深層血管充血影響的持續存在,是未被吸吮過的乳房的特有現象,可能由于平臺期乳暈靜脈叢的過度擴張所致。在消退期,這種靜脈叢過度擴張導致靜脈引流至更深層靜脈的血液流動減慢。
妊娠期間乳暈的腫脹發育是妊娠影響的一個早期特征。妊娠1個月后將在乳房表面出現靜脈樹的清楚分布,它們將維持在整個妊娠期及產后階段。初次妊娠的婦女將出現乳房側面的敏感區,這一區域的范圍將隨妊娠的進展而擴大。妊娠3個月后乳房體積將迅速增大,這是乳房血管和腺體顯著增多的結果。當妊娠期接受性刺激后,初次妊娠的婦女會在性高潮階段出現乳房的嚴重觸痛,尤其以腫脹的乳頭和乳暈部分更明顯。到了妊娠的中及后3個月時,這種乳房觸痛將顯著減輕。由于妊娠中及后3個月時乳房已呈現圓錐形哺乳形狀特征時,其體積已比非妊娠階段增大1/3左右,于是高水平的性緊張常常不能使乳房體積進一步明顯增大。但乳頭勃起和乳暈腫脹反應則存在于整個妊娠期間。
在產后第2和第3個月時,乳房對性刺激的反應取決于哺乳與否。如果通過激素控制或束縛壓迫的方法來人工抑制乳汁的產生,那么除乳頭尚有勃起之外,乳房的其他性反應現象將明顯受抑,甚至在性緊張達到平臺期時也是如此。直至產后6個月,這些婦女的乳房性反應才能得以恢復。
雖然哺乳婦女的乳房體積在性反應中不會再有明顯增大,但她們常常會出現一種不尋常的反應方式。許多哺乳婦女在對性刺激作出反應時往往不能控制地噴射出乳汁。在高潮之際或之后,乳汁可從雙側乳頭溢出,這種現象不僅見于性交過程中,也可見于手淫過程中。
乳房脹痛六大根源
做女人“挺好”,但是許多女性經常感到乳房脹痛。經過總結,女性主要有六種類型的乳房脹痛。
一、青春期乳房脹痛:
一般在9歲~13歲時發生,月經初潮后,脹痛會自行消失,與激素水平有關。
二、經前期乳房脹痛:
有許多女性在月經來潮前有乳房脹滿、發硬、壓痛的現象;重者乳房受輕微震動或碰撞就會脹痛難受。這是由于經前體內雌激素水平增高,乳腺增生,乳房間組織水腫引起的。月經來潮后,上述變化可消失。
三、性生活后乳房脹痛:
這與性生活時乳房生理變化有關。性欲淡漠或者性生活不和諧者,因達不到性滿足,乳房的充血、脹大就不容易消退,或消退不完全,持續性充血會使乳房脹痛。
四、孕期乳房脹痛:
一些婦女在懷孕40天左右的時候,由于胎盤、絨毛大量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催乳素,致使乳腺增大,而產生乳房脹痛,重者可持續整個孕期。
五、產后乳房脹痛:
產后3~7天常出現雙乳脹滿、硬結、疼痛。這主要是由于乳腺淋巴潴留,靜脈充盈和間質水腫及乳腺導管不暢所致。
六、人工流產后乳房脹痛:
妊娠突然中斷時,體內激素水平驟然下降,使剛剛發育的乳房突然停止生長,造成乳腺塊及乳房疼痛。
女性完全不必為此憂心忡忡,但對于脹痛長時期不見緩解,甚至越來越嚴重,觸摸乳房有凹凸不平、邊緣不清楚、活動度差的腫塊,則應及早去醫院檢查診治。
10種女人最容易得乳腺癌
隨著現代女性生活方式、飲食習慣以及環境因素的變化,一些新的女性生理特點相應出現,這為乳腺癌的發病提供了溫床,以下十種人易得乳腺癌:
1、乳腺增生多年不愈
乳腺增生是一種慢病,盡管不是每一例乳腺增生都會惡變,但兩者之間的諸多聯系,提示人們積極保健與治療。
提示:乳腺增生中年齡較大、病史較長、腫塊較大、腫塊與月經關系不明顯者,容易發生惡變。鑒于乳腺增生有可能惡變,建議盡早調理改善,不可拖延大意。
2、反復做人工流產手術
很多女性在做人流前總是問醫生:人流對身體有多大影響?而她們考慮的一般都是指對肉體的損傷及疼痛,而沒有認識到不痛不癢的激素變化對人體的影響。
3、常用激素類藥品或化妝品
研究證明:濫用含雌激素類保健品,可能導致乳腺癌。
4、有乳腺癌家族史除去遺傳原因和環境因素
我們每個人都是那株龐大的family tree上伸出的一個枝丫—— 主干的健康狀況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我們的未來。
5、未哺乳或哺乳過長
6、肥胖或過多攝入脂肪
7、精神抑郁,經常生氣,心情不好
8、反復長期接觸各種放射線(多次放射線、電腦、手機等)
9、獨身未育或婚后不育
10、13歲前月經初潮或絕經晚
當今女性新的生理現象,如月經初潮提前、絕經推遲、不育晚育等大大增加了乳腺癌的發病率。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如今兒童營養豐富,濫用補品,月經普遍提前,一些女性為延長青春期人為延遲絕經,乳腺受雌激素作用時間過長。此外,獨身、婚姻持續時間短、性伴侶多以及初產年齡大于30歲,女性乳腺增生患者增多,雖乳腺增生不是惡性腫瘤,但如長期不愈就有可能轉變為乳腺癌。
因此,乳腺癌病學專家告誡:了解乳腺健康知識,調整生活方式,治愈乳腺增生,是阻斷乳腺癌的癌前病變,預防乳腺癌的最佳措施。
女性乳房最易患哪種疾病?乳腺增生? 乳腺炎? 乳腺癌?
患乳腺增生癥,除了疼痛、腫塊外,患者在情緒上必有煩躁,易怒,恐懼等,生理上有功能下降,如性欲淡漠,月經,體力下降,尿頻等,在病理上多伴有婦科病,子宮內膜異位癥等。對此未能全身綜合標本兼治,久治未果就有轉為乳腺癌的危險。 乳腺炎
乳腺炎簡介:乳腺炎是乳房的急性化膿性感染,為細菌(金黃色葡萄菌等)經乳頭皸裂處或乳管口侵入乳腺組織所引起。本病以初產婦為多見,好發于產后第3-4周。發病前常有乳頭皸裂,乳頭隱畸形,乳房受擠壓,乳汗淤積等誘因。本病初起乳房腫脹、疼痛,腫塊壓痛,表面紅腫,發熱;如繼續發展,則癥狀加重,乳房搏動性疼痛。
什么是乳腺癌
乳房的惡性腫瘤絕大多數系源于乳腺的上皮組織(乳癌),少數可源自乳房的各種非上皮組織(各種肉瘤),偶可見到混合性的癌肉瘤。乳腺癌的發病率逐年上升,人群發病為23/10萬;占女性全身各種惡性腫瘤的7~10%。
了解你的乳房 摘自:http://www.neiyis.com/ 乳房與人的相貌一樣,千人千面。按乳房隆起程度劃分,可大體分出六種類型。
圓盤形:乳房隆起不高,但底部不小,像薄薄的兩個盤子掛在胸前。
圓錐形:乳房隆起較小,底部也不大,但整體挺拔,呈圓錐狀。
半球形:乳房隆起較大,且飽滿,如同網球的兩半。
紡錘形 :乳房隆起很高,但底部不大,使乳房向前突出并稍有垂感,像紡錘。
下垂 i 形 :乳房隆起但下垂,下側一部分碰到胸部。
下垂 ii 形:乳房頂點位置很低,使整個乳房呈向下垂掛狀。
六種類型的乳房并非隨年齡增長才有變化,而是同時存在于不同年齡段的人群里。不僅如此,正如人體其他對稱部位均存在差異—左右手不一樣大,左右肺不一樣大,左右眼不一樣大,兩側臉頰不一樣大,左右乳房也是不一樣大小的。只是有的人明顯,有的人不明顯。
乳房自我檢查
從坐位開始。任何乳頭內翻、皮膚凹陷、結構形狀異樣都是乳房深處癌的線索。如果病人雙手在頭上拍掌來收縮胸肌就會出現上述跡象。婦女處于坐位時,便于檢查鎖骨上、下和腋下淋巴結,最后還需坐著進行觸診,要用并攏的手指觸摸乳頭下的區域。
取仰臥位作更廣泛區域的觸診,同側乳房下墊一枕頭,同側的手舉過頭部,使乳房均勻地攤在胸壁上使手指易觸到深部的乳腺癌,應用食指、中指、無名指的掌面而不是指尖進行觸診。觸診的方式應取轉圓圈的方式,從乳頭向外橫向轉動,檢查伸到腋下的乳腺尤其重要。
乳房檢查首先應觀察乳腺的發育情況,兩側乳房是否對稱,大小是否相似,兩側乳頭是否在同一水平上,乳頭是否有回縮凹陷;乳頭、乳暈有無糜爛,乳房皮膚色澤如何,有無水腫和橘皮樣變,是否有紅腫等炎性表現,乳腺區淺表靜脈是否怒張等。
檢查的最佳時間:月經正常的婦女,月經來潮后第9~11天是乳腺檢查的最佳時間,此時雌激素對乳腺的影響最小,乳腺處于相對靜止狀態,容易發現病變。絕經后的老年婦女,由于體內雌激素減少,受內分泌激素的影響也小,因而可隨意選擇就診時間。
應提醒注意的是,乳腺癌高發年齡階段是在45—55歲,如果在乳房自我檢查或普查中發現了乳房病變,應及早就診,并遵醫囑復診。
以下內容僅相對于人體解剖學中的乳房。
在系統解剖學里,乳房屬于女性生殖系統。
女性的乳房位于胸大肌上,通常是從第二肋骨延伸到第六肋骨的范圍,內側到胸骨旁線,外側可達腋中線。
外觀
成年未產的女性,乳房呈半球形,緊張有彈性。妊娠后期和哺乳器,因為乳腺增生,乳房明顯增大。當哺乳停止后,乳腺萎縮,乳房變小。老年婦女的乳房,因為彈性纖維的減少,乳房松弛下垂。
乳房表面正中為乳頭,其表面是輸入管的開口。乳頭由致密的結締組織和平滑肌組成。平滑肌呈環行或放射狀排列,起括約作用。當有機械刺激或是神經信號來臨時,平滑肌會收縮積壓導管,乳頭勃起挺直,乳汁能順著輸乳管,經過乳頭的小孔外流。乳頭旁邊的色素沉著區被稱為乳暈。乳暈表面的點狀隆起是深部乳暈腺開口部位。它們可分泌脂性物質,作用是潤滑和保護。乳頭和乳暈的皮膚薄弱,容易損傷。
1、乳房的內部結構
乳房主要由腺體、導管、脂肪組織和纖維組織等構成。
乳房腺體由15~20個腺葉組成,每一腺葉分成若干個腺小葉,每一腺小葉又由10~100個腺泡組成。腺泡緊密地排列在小乳管周圍,它的開口與小乳管相連。許多小乳管匯集成小葉間乳管,多個小葉間乳管匯集成一根整個腺葉的乳腺導管,又名輸乳管。輸乳管共15~20根,以乳頭為中心呈放射狀排列,匯集于乳暈,開口處在乳頭,稱為輸乳孔。輸乳管在乳頭處較狹窄,后膨大為壺腹,稱為輸乳管竇,能儲存乳汁。乳腺導管開口處為復層鱗狀上皮細胞,狹窄處為移形上皮,壺腹以下各級導管為雙層柱狀上皮或單層柱狀上皮、終末導管近腺泡處是立方上皮,腺泡內襯立方上皮。乳房內的脂肪組織呈囊狀包于乳腺周圍,形成一個半球形的整體,這層囊狀的脂肪組織稱為脂肪囊。脂肪囊的厚薄可因年齡、生育等原因導致個體差異很大。脂肪組織的多少是決定乳房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
2、乳房的外部結構
乳頭由致密的結締組織及平滑肌組成。平滑肌呈環行或放射狀排列,當有機械刺激時,平滑肌收縮,可使乳頭勃起,并擠壓導管及輸乳竇排出其內容物。乳暈部皮膚有毛發和腺體。腺體有汗腺、皮脂腺及乳腺。其皮脂腺又稱乳暈腺、較大而表淺,分泌物具有保護皮膚、潤滑乳頭及嬰兒口唇的作用。
乳腺位于皮下淺筋膜的淺層和深層之間。淺筋膜伸向乳腺組織內形成小葉間隔,一端連于胸肌筋膜。另一端連于皮膚,將乳腺腺體固定在胸部的皮下組織之中。這些起支持作用和固定乳房位置的纖維結締組織稱為乳房懸韌帶。淺筋膜深層位于乳腺的深面,與胸大肌筋膜淺層之間有疏松組織相連,它可使乳房既相對固定,又能在胸壁上有一定的移動性。有時,部分乳腺腺體可穿過疏松組織深入到胸大肌淺層,因此,作乳腺癌根治手術時,應將胸大肌筋膜及肌肉一并切除。
乳房在性興奮時有明顯改變。乳頭豎起是女性性興奮的一個特征。在女性性興奮時,乳房充分豎起,乳房的淺表靜脈因充血而更加清晰可見,乳頭增大。未經哺乳的女性乳房增大可達原體積的20-25%。有哺乳經驗的女性乳房增大并不明顯,但可見乳房充血形成的紅暈。
有些人認為乳房豐滿的女性在性生活中能獲得更多的快感,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乳房的大小取決于遺傳、后天鍛煉,體重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乳房的大小和性快感的程度、生育等沒有直接關系。
1.位置和形態結構乳房在兒童和男性不發達,青春期未授乳女性的乳房呈半球形。位于第2~6肋高度,淺筋膜淺深二層之間,胸肌筋膜表面,自胸骨旁線向外可 達腋中線。乳房內含乳腺和脂肪。乳腺被結締組織分隔為15~20個腺葉,每個腺葉又分若干小葉。每一腺葉有一輸乳管,以乳頭為中心呈放射狀排列,末端開口 于乳頭。乳腺膿腫切開引流時,宜作放射狀切口,以免切斷輸乳管,并注意分離結締組織間隔,以利引流。腺葉間結締組織中有許多與皮膚垂直的纖維束,一端連于皮膚和淺筋膜淺 層,一端連于淺筋膜深層,稱乳房懸韌帶或cooper韌帶。由于韌帶兩端固定,無伸展性,乳腺癌時,該處皮膚出現凹陷。淺筋膜深層與胸肌筋膜間有一間隙,稱乳房后隙, 內含疏松結統組織、脂肪和淋巴管,后者收納乳房深部的淋巴,乳腺癌時可自此向深部轉移。此隙炎癥時容易向下擴展,宜作低位切開引流術。
2.淋巴回流女性乳房淋巴管豐富,分為淺、深二組。淺組位于皮內和皮下,深組位于乳腺小葉周圍和輸乳管壁內,二組間廣泛吻合。乳房的淋巴主要注入腋淋巴結,部分至胸 骨旁淋巴結、胸肌問淋巴結和隔淋巴結等。
(1)乳房外側部和中央部的淋巴管注入腋淋巴結的胸肌淋巴結,這是乳房淋巴回流的主要途徑。
(2)乳房上部的淋巴管注入腋淋巴結的尖淋巴結和鎖骨上淋巴結。
(3)乳房內側部的淋巴管注入胸骨旁淋巴結,并與對側乳房淋巴管相吻合。
(4)乳房內下部的淋巴管注入隔上淋巴結,并與腹前壁上部及隔下的淋巴管相吻合,從而間接地與肝上面的淋巴管相聯系。
(5)乳房深部的淋巴管經乳房后隙繼穿胸大肌注入胸肌間淋巴結或尖淋巴結。胸肌間淋巴結又稱rotter結,位于胸大、小肌之間,乳腺癌時常受累。乳房淺淋巴管網廣泛吻合,兩側相互交通。當乳腺癌累及淺淋巴管時,可導致所收集范圍的淋巴回流受阻,發生淋巴水腫,使局部皮膚出現點狀凹陷,呈“桔皮樣”改變,是診斷乳腺癌的重要依據。
女性乳房的性生理反應
乳房是女性性成熟的重要標志,是女性最重要的性敏感區之一,也是分泌乳汁、哺育后代的器官。乳房對孩子來說是母性的象征;對男性來說是美與渴(欲)望的對象。所以在電影、電視、畫報、文學作品中的女性總是有著豐滿的乳房。乳房對女性來說則是重要的性器官,它在性活動中也起著重要作用,但人們往往忽視了這一點。乳房的神經分布和神經末梢的數量是很豐富的,乳房與其他性器官的關系是十分密切的。
在性反應周期的興奮期中,乳房對性緊張反應增強的第一個證據就是乳頭的勃起反應,這是乳頭內豐富的平滑肌纖維在受到性刺激后發生不自主收縮的結果。兩個乳頭的反應常常不是同步出現的,一個可能已經達到完全勃起和腫脹,而另一個卻出現滯后現象。內陷的乳頭可能由它們的靜止期狀態反凸出來,好像處于半勃起位置,假如這種內陷是難以恢復的,那就見不到乳頭的反應指征了。
充分的勃起反應可以使乳頭長度比未受刺激前有所增加,一般增加0.5-1.0厘米,反應還可使乳頭基底直徑增加0.25-0.5厘米。平時乳頭大而向前突出者往往比大小正常者具有較小的腫大勃起的趨勢。乳頭特別小時也很難對性刺激作出很強的反應,但乳頭特別小的情況并不多見。
興奮期的第二個生理變化是乳房靜脈樹模式的定界和擴張增加。假如乳房具有足夠的容積,就會出現下方的表淺靜脈充血,但很可能要到興奮后期才變得更為明確。較大的乳房通常表現出很明顯的靜脈樹模式的擴張。乳房靜脈樹的充血向中心擴張時通常并不達到乳暈區。
在臨近平臺期,乳房的實際體積會明顯增加,這是乳房深部靜脈充血反應的結果。處于性反應狀態的婦女在勃起反應發生時,懸垂乳房下部的充血則更易于觀察到,若女方取仰臥位時,乳房體積的全面增加將更為明顯。在興奮晚期可見到明顯的乳暈充血現象。興奮期反應的表現程度和發生時間的差異很大,往往因人因時而異。在平臺期中緊鄰勃起乳頭的乳暈也會腫大,這時常常使人造成一種錯覺,好像勃起的乳頭已經部分消退了。直到乳暈腫脹在消退期消退之后,人們才可以重新看到消退較遲的尚保持勃起的乳頭。
在女性經歷最終的高潮沖動之前,未哺乳過的女性乳房的大小可以比平時增加1/5-1/4,哺乳過的女性乳房通常不會出現乳房體積的明顯增加。這種解剖學上表現的差異可能是由于喂過奶的乳房在乳汁生成過程中靜脈分流有所增加。嬰兒吸吮會增加靜脈的分流,并趨于使性緊張時深層血管的充血反應減緩。很明顯,在性緊張影響下乳房大小的增加不僅與血管充血的生理反應有關,還與組成乳房小葉起支持作用的纖維組織成分的充實程度有關。在哺乳早期常見乳房過度擴張,這會損傷這些支持纖維組織的有效性。因此,可以理解哺乳后的女性乳房對性刺激難以作出應有的較明顯的性反應。
在性緊張進入平臺期后,乳房前、側,甚至下方常常出現粉紅色的斑駁。實際上這種斑丘狀皮疹首先出現于上腹部,再蔓延到乳房表面,這種皮膚表面的血管充血反應稱為性紅暈。
高潮期間乳房沒有什么特異反應。乳頭勃起和乳暈腫脹已經確定,靜脈樹突起顯得十分醒目,未哺乳過的乳房比未受刺激前的基線有顯著擴張,性紅暈十分明確。乳房甚至可能出現顫抖現象。
消退期的到來是以性紅暈的迅速消退和同步的乳暈腫脹的消失為信號的。但乳頭勃起消退較慢,當乳暈腫脹消退后乳頭勃起又變得醒目了,給人的印象是它們已經歷由新刺激的影響或既得刺激的作用而致的繼發性勃起反應,人們稱這種假象為“假勃起”。
一般來說,未被吸吮過的乳房深層血管充血的消退較慢,而哺乳過的乳房充血消退較快。常常可以見到的是,高潮結束后乳房腫脹仍將維持5-10分鐘,至于乳房表面的淺表靜脈樹走行甚至可以存留很久。在靜脈樹完全消退到它們正常不顯露狀態之前,勃起的乳頭已經完全恢復。這種既有表淺又有深層血管充血影響的持續存在,是未被吸吮過的乳房的特有現象,可能由于平臺期乳暈靜脈叢的過度擴張所致。在消退期,這種靜脈叢過度擴張導致靜脈引流至更深層靜脈的血液流動減慢。
妊娠期間乳暈的腫脹發育是妊娠影響的一個早期特征。妊娠1個月后將在乳房表面出現靜脈樹的清楚分布,它們將維持在整個妊娠期及產后階段。初次妊娠的婦女將出現乳房側面的敏感區,這一區域的范圍將隨妊娠的進展而擴大。妊娠3個月后乳房體積將迅速增大,這是乳房血管和腺體顯著增多的結果。當妊娠期接受性刺激后,初次妊娠的婦女會在性高潮階段出現乳房的嚴重觸痛,尤其以腫脹的乳頭和乳暈部分更明顯。到了妊娠的中及后3個月時,這種乳房觸痛將顯著減輕。由于妊娠中及后3個月時乳房已呈現圓錐形哺乳形狀特征時,其體積已比非妊娠階段增大1/3左右,于是高水平的性緊張常常不能使乳房體積進一步明顯增大。但乳頭勃起和乳暈腫脹反應則存在于整個妊娠期間。
在產后第2和第3個月時,乳房對性刺激的反應取決于哺乳與否。如果通過激素控制或束縛壓迫的方法來人工抑制乳汁的產生,那么除乳頭尚有勃起之外,乳房的其他性反應現象將明顯受抑,甚至在性緊張達到平臺期時也是如此。直至產后6個月,這些婦女的乳房性反應才能得以恢復。
雖然哺乳婦女的乳房體積在性反應中不會再有明顯增大,但她們常常會出現一種不尋常的反應方式。許多哺乳婦女在對性刺激作出反應時往往不能控制地噴射出乳汁。在高潮之際或之后,乳汁可從雙側乳頭溢出,這種現象不僅見于性交過程中,也可見于手淫過程中。
乳房脹痛六大根源
做女人“挺好”,但是許多女性經常感到乳房脹痛。經過總結,女性主要有六種類型的乳房脹痛。
一、青春期乳房脹痛:
一般在9歲~13歲時發生,月經初潮后,脹痛會自行消失,與激素水平有關。
二、經前期乳房脹痛:
有許多女性在月經來潮前有乳房脹滿、發硬、壓痛的現象;重者乳房受輕微震動或碰撞就會脹痛難受。這是由于經前體內雌激素水平增高,乳腺增生,乳房間組織水腫引起的。月經來潮后,上述變化可消失。
三、性生活后乳房脹痛:
這與性生活時乳房生理變化有關。性欲淡漠或者性生活不和諧者,因達不到性滿足,乳房的充血、脹大就不容易消退,或消退不完全,持續性充血會使乳房脹痛。
四、孕期乳房脹痛:
一些婦女在懷孕40天左右的時候,由于胎盤、絨毛大量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催乳素,致使乳腺增大,而產生乳房脹痛,重者可持續整個孕期。
五、產后乳房脹痛:
產后3~7天常出現雙乳脹滿、硬結、疼痛。這主要是由于乳腺淋巴潴留,靜脈充盈和間質水腫及乳腺導管不暢所致。
六、人工流產后乳房脹痛:
妊娠突然中斷時,體內激素水平驟然下降,使剛剛發育的乳房突然停止生長,造成乳腺塊及乳房疼痛。
女性完全不必為此憂心忡忡,但對于脹痛長時期不見緩解,甚至越來越嚴重,觸摸乳房有凹凸不平、邊緣不清楚、活動度差的腫塊,則應及早去醫院檢查診治。
10種女人最容易得乳腺癌
隨著現代女性生活方式、飲食習慣以及環境因素的變化,一些新的女性生理特點相應出現,這為乳腺癌的發病提供了溫床,以下十種人易得乳腺癌:
1、乳腺增生多年不愈
乳腺增生是一種慢病,盡管不是每一例乳腺增生都會惡變,但兩者之間的諸多聯系,提示人們積極保健與治療。
提示:乳腺增生中年齡較大、病史較長、腫塊較大、腫塊與月經關系不明顯者,容易發生惡變。鑒于乳腺增生有可能惡變,建議盡早調理改善,不可拖延大意。
2、反復做人工流產手術
很多女性在做人流前總是問醫生:人流對身體有多大影響?而她們考慮的一般都是指對肉體的損傷及疼痛,而沒有認識到不痛不癢的激素變化對人體的影響。
3、常用激素類藥品或化妝品
研究證明:濫用含雌激素類保健品,可能導致乳腺癌。
4、有乳腺癌家族史除去遺傳原因和環境因素
我們每個人都是那株龐大的family tree上伸出的一個枝丫—— 主干的健康狀況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我們的未來。
5、未哺乳或哺乳過長
6、肥胖或過多攝入脂肪
7、精神抑郁,經常生氣,心情不好
8、反復長期接觸各種放射線(多次放射線、電腦、手機等)
9、獨身未育或婚后不育
10、13歲前月經初潮或絕經晚
當今女性新的生理現象,如月經初潮提前、絕經推遲、不育晚育等大大增加了乳腺癌的發病率。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如今兒童營養豐富,濫用補品,月經普遍提前,一些女性為延長青春期人為延遲絕經,乳腺受雌激素作用時間過長。此外,獨身、婚姻持續時間短、性伴侶多以及初產年齡大于30歲,女性乳腺增生患者增多,雖乳腺增生不是惡性腫瘤,但如長期不愈就有可能轉變為乳腺癌。
因此,乳腺癌病學專家告誡:了解乳腺健康知識,調整生活方式,治愈乳腺增生,是阻斷乳腺癌的癌前病變,預防乳腺癌的最佳措施。
女性乳房最易患哪種疾病?乳腺增生? 乳腺炎? 乳腺癌?
患乳腺增生癥,除了疼痛、腫塊外,患者在情緒上必有煩躁,易怒,恐懼等,生理上有功能下降,如性欲淡漠,月經,體力下降,尿頻等,在病理上多伴有婦科病,子宮內膜異位癥等。對此未能全身綜合標本兼治,久治未果就有轉為乳腺癌的危險。 乳腺炎
乳腺炎簡介:乳腺炎是乳房的急性化膿性感染,為細菌(金黃色葡萄菌等)經乳頭皸裂處或乳管口侵入乳腺組織所引起。本病以初產婦為多見,好發于產后第3-4周。發病前常有乳頭皸裂,乳頭隱畸形,乳房受擠壓,乳汗淤積等誘因。本病初起乳房腫脹、疼痛,腫塊壓痛,表面紅腫,發熱;如繼續發展,則癥狀加重,乳房搏動性疼痛。
什么是乳腺癌
乳房的惡性腫瘤絕大多數系源于乳腺的上皮組織(乳癌),少數可源自乳房的各種非上皮組織(各種肉瘤),偶可見到混合性的癌肉瘤。乳腺癌的發病率逐年上升,人群發病為23/10萬;占女性全身各種惡性腫瘤的7~10%。
了解你的乳房 摘自:http://www.neiyis.com/ 乳房與人的相貌一樣,千人千面。按乳房隆起程度劃分,可大體分出六種類型。
圓盤形:乳房隆起不高,但底部不小,像薄薄的兩個盤子掛在胸前。
圓錐形:乳房隆起較小,底部也不大,但整體挺拔,呈圓錐狀。
半球形:乳房隆起較大,且飽滿,如同網球的兩半。
紡錘形 :乳房隆起很高,但底部不大,使乳房向前突出并稍有垂感,像紡錘。
下垂 i 形 :乳房隆起但下垂,下側一部分碰到胸部。
下垂 ii 形:乳房頂點位置很低,使整個乳房呈向下垂掛狀。
六種類型的乳房并非隨年齡增長才有變化,而是同時存在于不同年齡段的人群里。不僅如此,正如人體其他對稱部位均存在差異—左右手不一樣大,左右肺不一樣大,左右眼不一樣大,兩側臉頰不一樣大,左右乳房也是不一樣大小的。只是有的人明顯,有的人不明顯。
乳房自我檢查
從坐位開始。任何乳頭內翻、皮膚凹陷、結構形狀異樣都是乳房深處癌的線索。如果病人雙手在頭上拍掌來收縮胸肌就會出現上述跡象。婦女處于坐位時,便于檢查鎖骨上、下和腋下淋巴結,最后還需坐著進行觸診,要用并攏的手指觸摸乳頭下的區域。
取仰臥位作更廣泛區域的觸診,同側乳房下墊一枕頭,同側的手舉過頭部,使乳房均勻地攤在胸壁上使手指易觸到深部的乳腺癌,應用食指、中指、無名指的掌面而不是指尖進行觸診。觸診的方式應取轉圓圈的方式,從乳頭向外橫向轉動,檢查伸到腋下的乳腺尤其重要。
乳房檢查首先應觀察乳腺的發育情況,兩側乳房是否對稱,大小是否相似,兩側乳頭是否在同一水平上,乳頭是否有回縮凹陷;乳頭、乳暈有無糜爛,乳房皮膚色澤如何,有無水腫和橘皮樣變,是否有紅腫等炎性表現,乳腺區淺表靜脈是否怒張等。
檢查的最佳時間:月經正常的婦女,月經來潮后第9~11天是乳腺檢查的最佳時間,此時雌激素對乳腺的影響最小,乳腺處于相對靜止狀態,容易發現病變。絕經后的老年婦女,由于體內雌激素減少,受內分泌激素的影響也小,因而可隨意選擇就診時間。
應提醒注意的是,乳腺癌高發年齡階段是在45—55歲,如果在乳房自我檢查或普查中發現了乳房病變,應及早就診,并遵醫囑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