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
海洋中的巨獸──鯨類動物鯨類的拉丁學(xué)名是由希臘語中的“海怪”一詞衍生的,由此可見古人對這類棲息在海洋中的龐然大物所具有的敬畏之情。其實,鯨類動物的體形差異很大,小型的體長只有1米左右,最大的則可達30米以上。它們中的大部分種類生
海洋中的巨獸──鯨類動物
鯨類的拉丁學(xué)名是由希臘語中的“海怪”一詞衍生的,由此可見古人對這類棲息在海洋中的龐然大物所具有的敬畏之情。其實,鯨類動物的體形差異很大,小型的體長只有1米左右,最大的則可達30米以上。它們中的大部分種類生活在海洋中,僅有少數(shù)種類棲息在淡水環(huán)境中,體形同魚類十分相似,體形均呈流線型,適于游泳,所以俗稱為鯨魚,但這種相似只不過是生物演化上的一種趨同現(xiàn)象。因為鯨類動物具有胎生、哺乳、恒溫和用肺呼吸等特點,與魚類完全不同,因此屬于哺乳動物。鯨魚一分鐘的心跳只有9次。
鯨類動物的共同特點是體溫恒定,大約為35.5℃左右。皮膚裸出,沒有體毛,僅吻部具有少許剛毛,沒有汗腺和皮脂腺。皮下的脂肪很厚,可以保持體溫并且減輕身體在水中的比重。頭骨發(fā)達,但腦顱部小,顏面部大,前額骨和上頜骨顯著延長,形成很長的吻部。頸部不明顯,頸椎有愈合現(xiàn)象,頭與軀干直接連接。前肢呈鰭狀,趾不分開,沒有爪,肘和腕的關(guān)節(jié)不能靈活運動,適于在水中游泳。后肢退化,但尚有骨盆和股骨的殘跡,呈殘存的骨片。尾巴退化成鰭,末端的皮膚左右向水平方向擴展,形成一對大的尾葉,但并不是由骨骼支持的,脊椎骨在狹長的尾干部逐漸變細,最后在進入尾鰭之前消失。尾鰭和魚類不同,可作上下擺動,是游泳的主要器官。有些種類還具有背鰭,用來平衡身體。它們的骨骼具有海棉狀組織,體腔內(nèi)有較多的脂肪,可以增大身體的體積,減輕身體的比重,增大浮力。
它們的眼睛都很小,沒有淚腺和瞬膜,視力較差。沒有外耳殼,外耳道也很細,但聽覺卻十分靈敏,而且能感受超聲波,靠回聲定位來尋找食物、聯(lián)系同伴或逃避敵害。外鼻孔有1—2個,位于頭頂,俗稱噴氣孔,一般鼻孔位置越靠后者進化程度越高。用肺呼吸,左右各有一葉肺,其中有許多毛細血管,富有彈性,能有助于氧的流通,適應(yīng)在水面上進行的氣體交換,每隔一段時間需要浮出水面來進行換氣,也能潛水較長時間。肋骨有10一20對。胃分為4個室。腎臟大多為瘤狀。雄獸的睪丸位于腹腔內(nèi)。雌獸在水中產(chǎn)仔和哺乳,子宮為雙角形,有一對乳房,位于生殖裂兩側(cè)的乳溝內(nèi),有細長的乳頭,乳汁中含有豐富的鈣、磷和大量的脂肪。幼仔在胚胎期間都具有牙齒,但須鯨類的牙齒到出生的時候則被須所取代,齒鯨類的牙齒則終生保留。
鯨類動物的祖先原來也是在陸上用四肢行走的動物,可能是主要生活在海濱一帶的食蟲類或食肉類,后來由于被水中的魚類等食物所吸引,經(jīng)過漫長的歲月,又從陸地回到了海洋,并逐漸了適應(yīng)海洋生活。最早的鯨是出現(xiàn)在大約5500萬?/font>3600萬年前的始新世中期的始鯨、始齒鯨和始新世后期的原鯨等,它們和現(xiàn)存的鯨比較,頭骨比較小,鼻孔位于頭部的前方,尚未移至頭的上方,牙齒和古代的食蟲類、肉齒類的牙齒差不多,都是44枚或不足44枚,齒形、頭骨也很相像等,僅有少數(shù)不同點,但它們已經(jīng)具有適應(yīng)在海水中生活的、與魚類相似的體形。
須鯨類動物的體形巨大,最小的種類體長也大于6米。口中沒有牙齒,只有在胚胎發(fā)育時可以看到退化的牙齒,但上頜左右兩側(cè)的腭部至咽部各生有150—400枚呈梳齒狀排列的角質(zhì)須。須的顏色、形狀和數(shù)目因種類的不同而有差異,是進行分類的重要依據(jù)之一。外鼻孔有2個,位于頭頂,呼吸換氣時可以噴出兩股水柱。頭骨極大,有的種類可達體長的1/3,左右對稱。頸椎愈合或者分離。胸骨較小,僅有1—2對肋骨與胸骨相連接,胸廓不完全。沒有鎖骨。鰭肢一般具4指。消化道中具有盲腸。主要以磷蝦等小型甲殼類動物為食,有的種類也吃小型群游性魚類,以及底棲的魚類和貝類。須鯨類在全世界有露脊鯨科、灰鯨科和長須鯨科等3個科,共約6屬、11種。
齒鯨類的體形變異比較大,最小的種類體長僅有1米左右,最大也在20米以上。口中具有圓錐狀的牙齒,但不同種類牙齒的形狀、數(shù)目相差也很大,最少的僅具1枚獨齒,最多的則有數(shù)十枚,有的還隱藏在齒齦中不外露,所以也是進行分類的重要依據(jù)之一。外鼻孔只有1個,因此呼吸換氣時只能噴出一股水柱。頭骨左右不對稱。鰭肢上具有5指。胸骨較大。沒有鎖骨。沒有盲腸。主要以烏賊、魚類等為食,有的還能捕食海鳥、海豹以及其他鯨類等大型動物。齒鯨類在全世界共有河豚科、抹香鯨科、劍吻鯨科、一角鯨科、尖嘴海豚科、鼠海豚科、海豚科和領(lǐng)航鯨科等8個科,大約34屬、72種。
藍鯨是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它身長可達30米左右,平均體重150噸,一張嘴就可以開容10個成年人自由進出的寬度。藍鯨渾身是寶,它的脂肪可制肥皂;鯨柔營養(yǎng)又豐富;鯨骨可提煉膠水;鯨肝含有大量維生素;血和內(nèi)臟氣官又是優(yōu)質(zhì)肥料。
鯨類由于經(jīng)濟價值很大,自古以來就是人類捕殺的對象,但過去由于捕獵的手段落后,獵取量較小,尚不足以影響鯨的數(shù)量。到了近代,人們改用艦船和火炮獵捕鯨類,殺傷力大大增強,使得鯨的數(shù)量銳減,很多種類瀕臨滅絕。
現(xiàn)在由于世界各國對每年捕獲的鯨類的數(shù)目進行了嚴格的限制,所以捕鯨已經(jīng)逐漸不再是監(jiān)視鯨類的數(shù)量和生存狀況的科學(xué)家所擔(dān)心的主要問題。但是,在整個世界的范圍內(nèi),人類經(jīng)濟發(fā)展所造成的空前的海洋污染則對鯨類構(gòu)成了極大的威脅,其威脅的程度遠遠大于捕殺,另外飛速發(fā)展的產(chǎn)業(yè)化捕魚也極大地影響了鯨類等海洋哺乳動物的食物來源,是影響它們生存的又一個主要因素。人們從前總是把海洋想象為寬廣無垠的自由世界和可以從事冒險活動的象征,因此在肆無忌憚地對海洋資源進行掠奪的同時,不僅由于航運業(yè)產(chǎn)生的大量海洋噪聲和每年排放大量的壓載水,而且還大量地向海洋中傾倒垃圾,大約有10萬種化學(xué)藥品也通過污水的排放和空氣到達海洋里,難以分解的有機氯化物增加了海洋有機物含量,使海洋污染越來越嚴重,并且?guī)砹藝乐氐暮蠊?br>現(xiàn)代科學(xué)的研究結(jié)果表明,海洋是儲存廢氣二氧化碳的巨型容器,冷熱海流系統(tǒng)對地球氣候有很大的影響,在尚少開展研究的深海中,有著眾多未知的、有益于人類的動植物,其中包括很多人類潛在的食物和藥物等來源,具有重要的價值。海洋污染程度的不斷增加,將使這些寶貴的資源遭到毀滅。由于臭氧層受到破壞,生活在南極周圍海域的磷蝦的種群密度急劇減少,每1000立方米海水所棲息的磷蝦尾數(shù)已從1982年至1983年以前的177.8尾,急劇減少到1984至1985年的41.2尾。磷蝦是海洋中的一種甲殼動物,是海洋魚類、鯨類和其他海洋哺乳動物的重要餌料,在海洋生物鏈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它作為留存于地球上的最大的蛋白質(zhì)資源也受到人們的極大關(guān)注。由于鯨類等海洋哺乳動物位于食物鏈的末端,所以海洋污染,尤其是重金屬污染等有激紊作用的物質(zhì),嚴重地削弱了它們的免疫系統(tǒng),從而使它們極易受到病毒和細菌的攻擊,污染還妨礙雌獸受孕或引起流產(chǎn),從而使它們的繁殖率大大降低。
我國的鯨類動物資源非常豐富,迄今為止在我國海域發(fā)現(xiàn)的已經(jīng)達到9科、26屬、38種,其中既有體長在30米以上的藍鯨,也有體長僅有1米左右的江豚,特別是還擁有特產(chǎn)的淡水鯨類──白鰭豚,是鯨類動物中的一朵奇葩。我國的鯨類動物除白鰭豚和中華白海豚2種被列為國家i級保護動物外,其他所有種均被列為ii級保護動物。
鯨類是一種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動物,他具有和陸上哺乳動物相同的生理特征,例 如用肺呼吸、胎生等,更貝備了一些為適應(yīng)水生環(huán)境所演化出的特殊生理構(gòu)造。鯨在分類「屬于動物界(kingdom animel)、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哺乳綱(class mammrha)、鯨目(ordercetacea)。
鯨目之下又區(qū)分為兩個亞目,分別是須鯨亞 目(subordermysticeti,blaleenwhales)和齒鯨亞日(suborderodo-ntoceti,toothedwhales) 。這兩大類的分群,再學(xué)術(shù)上主要是依據(jù)它們攝食方式之不同而定,須鯨亞目主要的形態(tài)特徵 是沒有牙齒,但是有具大的鯨須,可用來篩選浮游生物.所以為濾食性。齒鯨亞目的主要特徵 為有牙齒,掠食性,其牙齒的數(shù)目與排列方式受到食性的影向會有不同,全世界現(xiàn)存有13科約 79種。
鯨魚雖然有魚字,其實它并不是魚類,而是哺乳類動物,它有許多和魚類極不相同的特性,例如一般魚類是左右擺動尾鰭來使身體前進,而鯨魚卻是以上下擺動尾鰭的方式前進。它們利用前端的鰭狀肢來保持身體平衡及控制力向,有些鯨魚背部的上端還有能保持身體垂直的鰭呢!
鯨魚是群集動物,它們通常成群結(jié)隊的在海里生活,可是當鯨魚呼吸時,就需要游到水面上來,這時鯨魚是利用頭上的噴水孔來呼吸,呼氣時,空氣中的濕氣會凝結(jié)而形成我們所熟悉的噴泉狀。專家們甚至可以從噴水的高度、寬度及角度,來辨識鯨魚的種類呢!鯨魚的種類很多,大致分成齒鯨和須鯨兩大類。
鯨魚的表皮下有著極厚的脂肪層,那就是俗稱的鯨油,它可以使鯨體保持溫暖,而且也能貯存能量以供應(yīng)不時之需。由于鯨魚體內(nèi)擁有許多特殊的構(gòu)造,使它能夠長時間的在水中屏莊呼吸、減慢心跳速度,因此當它沈到海底,總要經(jīng)過一段長時間后,才會再浮出水面。除了具有貯存氧氣的構(gòu)造外,當身體某個部位需要大量的血液供應(yīng)時,體內(nèi)還會有集中供應(yīng)的特殊機能呢!
須鯨噴出的水柱又高又細,齒鯨噴出的水柱又粗又矮,一些農(nóng)民甚至可以根據(jù)水柱來判斷鯨魚的種類呢!
鯨類的拉丁學(xué)名是由希臘語中的“海怪”一詞衍生的,由此可見古人對這類棲息在海洋中的龐然大物所具有的敬畏之情。其實,鯨類動物的體形差異很大,小型的體長只有1米左右,最大的則可達30米以上。它們中的大部分種類生活在海洋中,僅有少數(shù)種類棲息在淡水環(huán)境中,體形同魚類十分相似,體形均呈流線型,適于游泳,所以俗稱為鯨魚,但這種相似只不過是生物演化上的一種趨同現(xiàn)象。因為鯨類動物具有胎生、哺乳、恒溫和用肺呼吸等特點,與魚類完全不同,因此屬于哺乳動物。鯨魚一分鐘的心跳只有9次。
鯨類動物的共同特點是體溫恒定,大約為35.5℃左右。皮膚裸出,沒有體毛,僅吻部具有少許剛毛,沒有汗腺和皮脂腺。皮下的脂肪很厚,可以保持體溫并且減輕身體在水中的比重。頭骨發(fā)達,但腦顱部小,顏面部大,前額骨和上頜骨顯著延長,形成很長的吻部。頸部不明顯,頸椎有愈合現(xiàn)象,頭與軀干直接連接。前肢呈鰭狀,趾不分開,沒有爪,肘和腕的關(guān)節(jié)不能靈活運動,適于在水中游泳。后肢退化,但尚有骨盆和股骨的殘跡,呈殘存的骨片。尾巴退化成鰭,末端的皮膚左右向水平方向擴展,形成一對大的尾葉,但并不是由骨骼支持的,脊椎骨在狹長的尾干部逐漸變細,最后在進入尾鰭之前消失。尾鰭和魚類不同,可作上下擺動,是游泳的主要器官。有些種類還具有背鰭,用來平衡身體。它們的骨骼具有海棉狀組織,體腔內(nèi)有較多的脂肪,可以增大身體的體積,減輕身體的比重,增大浮力。
它們的眼睛都很小,沒有淚腺和瞬膜,視力較差。沒有外耳殼,外耳道也很細,但聽覺卻十分靈敏,而且能感受超聲波,靠回聲定位來尋找食物、聯(lián)系同伴或逃避敵害。外鼻孔有1—2個,位于頭頂,俗稱噴氣孔,一般鼻孔位置越靠后者進化程度越高。用肺呼吸,左右各有一葉肺,其中有許多毛細血管,富有彈性,能有助于氧的流通,適應(yīng)在水面上進行的氣體交換,每隔一段時間需要浮出水面來進行換氣,也能潛水較長時間。肋骨有10一20對。胃分為4個室。腎臟大多為瘤狀。雄獸的睪丸位于腹腔內(nèi)。雌獸在水中產(chǎn)仔和哺乳,子宮為雙角形,有一對乳房,位于生殖裂兩側(cè)的乳溝內(nèi),有細長的乳頭,乳汁中含有豐富的鈣、磷和大量的脂肪。幼仔在胚胎期間都具有牙齒,但須鯨類的牙齒到出生的時候則被須所取代,齒鯨類的牙齒則終生保留。
鯨類動物的祖先原來也是在陸上用四肢行走的動物,可能是主要生活在海濱一帶的食蟲類或食肉類,后來由于被水中的魚類等食物所吸引,經(jīng)過漫長的歲月,又從陸地回到了海洋,并逐漸了適應(yīng)海洋生活。最早的鯨是出現(xiàn)在大約5500萬?/font>3600萬年前的始新世中期的始鯨、始齒鯨和始新世后期的原鯨等,它們和現(xiàn)存的鯨比較,頭骨比較小,鼻孔位于頭部的前方,尚未移至頭的上方,牙齒和古代的食蟲類、肉齒類的牙齒差不多,都是44枚或不足44枚,齒形、頭骨也很相像等,僅有少數(shù)不同點,但它們已經(jīng)具有適應(yīng)在海水中生活的、與魚類相似的體形。
須鯨類動物的體形巨大,最小的種類體長也大于6米。口中沒有牙齒,只有在胚胎發(fā)育時可以看到退化的牙齒,但上頜左右兩側(cè)的腭部至咽部各生有150—400枚呈梳齒狀排列的角質(zhì)須。須的顏色、形狀和數(shù)目因種類的不同而有差異,是進行分類的重要依據(jù)之一。外鼻孔有2個,位于頭頂,呼吸換氣時可以噴出兩股水柱。頭骨極大,有的種類可達體長的1/3,左右對稱。頸椎愈合或者分離。胸骨較小,僅有1—2對肋骨與胸骨相連接,胸廓不完全。沒有鎖骨。鰭肢一般具4指。消化道中具有盲腸。主要以磷蝦等小型甲殼類動物為食,有的種類也吃小型群游性魚類,以及底棲的魚類和貝類。須鯨類在全世界有露脊鯨科、灰鯨科和長須鯨科等3個科,共約6屬、11種。
齒鯨類的體形變異比較大,最小的種類體長僅有1米左右,最大也在20米以上。口中具有圓錐狀的牙齒,但不同種類牙齒的形狀、數(shù)目相差也很大,最少的僅具1枚獨齒,最多的則有數(shù)十枚,有的還隱藏在齒齦中不外露,所以也是進行分類的重要依據(jù)之一。外鼻孔只有1個,因此呼吸換氣時只能噴出一股水柱。頭骨左右不對稱。鰭肢上具有5指。胸骨較大。沒有鎖骨。沒有盲腸。主要以烏賊、魚類等為食,有的還能捕食海鳥、海豹以及其他鯨類等大型動物。齒鯨類在全世界共有河豚科、抹香鯨科、劍吻鯨科、一角鯨科、尖嘴海豚科、鼠海豚科、海豚科和領(lǐng)航鯨科等8個科,大約34屬、72種。
藍鯨是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它身長可達30米左右,平均體重150噸,一張嘴就可以開容10個成年人自由進出的寬度。藍鯨渾身是寶,它的脂肪可制肥皂;鯨柔營養(yǎng)又豐富;鯨骨可提煉膠水;鯨肝含有大量維生素;血和內(nèi)臟氣官又是優(yōu)質(zhì)肥料。
鯨類由于經(jīng)濟價值很大,自古以來就是人類捕殺的對象,但過去由于捕獵的手段落后,獵取量較小,尚不足以影響鯨的數(shù)量。到了近代,人們改用艦船和火炮獵捕鯨類,殺傷力大大增強,使得鯨的數(shù)量銳減,很多種類瀕臨滅絕。
現(xiàn)在由于世界各國對每年捕獲的鯨類的數(shù)目進行了嚴格的限制,所以捕鯨已經(jīng)逐漸不再是監(jiān)視鯨類的數(shù)量和生存狀況的科學(xué)家所擔(dān)心的主要問題。但是,在整個世界的范圍內(nèi),人類經(jīng)濟發(fā)展所造成的空前的海洋污染則對鯨類構(gòu)成了極大的威脅,其威脅的程度遠遠大于捕殺,另外飛速發(fā)展的產(chǎn)業(yè)化捕魚也極大地影響了鯨類等海洋哺乳動物的食物來源,是影響它們生存的又一個主要因素。人們從前總是把海洋想象為寬廣無垠的自由世界和可以從事冒險活動的象征,因此在肆無忌憚地對海洋資源進行掠奪的同時,不僅由于航運業(yè)產(chǎn)生的大量海洋噪聲和每年排放大量的壓載水,而且還大量地向海洋中傾倒垃圾,大約有10萬種化學(xué)藥品也通過污水的排放和空氣到達海洋里,難以分解的有機氯化物增加了海洋有機物含量,使海洋污染越來越嚴重,并且?guī)砹藝乐氐暮蠊?br>現(xiàn)代科學(xué)的研究結(jié)果表明,海洋是儲存廢氣二氧化碳的巨型容器,冷熱海流系統(tǒng)對地球氣候有很大的影響,在尚少開展研究的深海中,有著眾多未知的、有益于人類的動植物,其中包括很多人類潛在的食物和藥物等來源,具有重要的價值。海洋污染程度的不斷增加,將使這些寶貴的資源遭到毀滅。由于臭氧層受到破壞,生活在南極周圍海域的磷蝦的種群密度急劇減少,每1000立方米海水所棲息的磷蝦尾數(shù)已從1982年至1983年以前的177.8尾,急劇減少到1984至1985年的41.2尾。磷蝦是海洋中的一種甲殼動物,是海洋魚類、鯨類和其他海洋哺乳動物的重要餌料,在海洋生物鏈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它作為留存于地球上的最大的蛋白質(zhì)資源也受到人們的極大關(guān)注。由于鯨類等海洋哺乳動物位于食物鏈的末端,所以海洋污染,尤其是重金屬污染等有激紊作用的物質(zhì),嚴重地削弱了它們的免疫系統(tǒng),從而使它們極易受到病毒和細菌的攻擊,污染還妨礙雌獸受孕或引起流產(chǎn),從而使它們的繁殖率大大降低。
我國的鯨類動物資源非常豐富,迄今為止在我國海域發(fā)現(xiàn)的已經(jīng)達到9科、26屬、38種,其中既有體長在30米以上的藍鯨,也有體長僅有1米左右的江豚,特別是還擁有特產(chǎn)的淡水鯨類──白鰭豚,是鯨類動物中的一朵奇葩。我國的鯨類動物除白鰭豚和中華白海豚2種被列為國家i級保護動物外,其他所有種均被列為ii級保護動物。
鯨類是一種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動物,他具有和陸上哺乳動物相同的生理特征,例 如用肺呼吸、胎生等,更貝備了一些為適應(yīng)水生環(huán)境所演化出的特殊生理構(gòu)造。鯨在分類「屬于動物界(kingdom animel)、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哺乳綱(class mammrha)、鯨目(ordercetacea)。
鯨目之下又區(qū)分為兩個亞目,分別是須鯨亞 目(subordermysticeti,blaleenwhales)和齒鯨亞日(suborderodo-ntoceti,toothedwhales) 。這兩大類的分群,再學(xué)術(shù)上主要是依據(jù)它們攝食方式之不同而定,須鯨亞目主要的形態(tài)特徵 是沒有牙齒,但是有具大的鯨須,可用來篩選浮游生物.所以為濾食性。齒鯨亞目的主要特徵 為有牙齒,掠食性,其牙齒的數(shù)目與排列方式受到食性的影向會有不同,全世界現(xiàn)存有13科約 79種。
鯨魚雖然有魚字,其實它并不是魚類,而是哺乳類動物,它有許多和魚類極不相同的特性,例如一般魚類是左右擺動尾鰭來使身體前進,而鯨魚卻是以上下擺動尾鰭的方式前進。它們利用前端的鰭狀肢來保持身體平衡及控制力向,有些鯨魚背部的上端還有能保持身體垂直的鰭呢!
鯨魚是群集動物,它們通常成群結(jié)隊的在海里生活,可是當鯨魚呼吸時,就需要游到水面上來,這時鯨魚是利用頭上的噴水孔來呼吸,呼氣時,空氣中的濕氣會凝結(jié)而形成我們所熟悉的噴泉狀。專家們甚至可以從噴水的高度、寬度及角度,來辨識鯨魚的種類呢!鯨魚的種類很多,大致分成齒鯨和須鯨兩大類。
鯨魚的表皮下有著極厚的脂肪層,那就是俗稱的鯨油,它可以使鯨體保持溫暖,而且也能貯存能量以供應(yīng)不時之需。由于鯨魚體內(nèi)擁有許多特殊的構(gòu)造,使它能夠長時間的在水中屏莊呼吸、減慢心跳速度,因此當它沈到海底,總要經(jīng)過一段長時間后,才會再浮出水面。除了具有貯存氧氣的構(gòu)造外,當身體某個部位需要大量的血液供應(yīng)時,體內(nèi)還會有集中供應(yīng)的特殊機能呢!
須鯨噴出的水柱又高又細,齒鯨噴出的水柱又粗又矮,一些農(nóng)民甚至可以根據(jù)水柱來判斷鯨魚的種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