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俊蒙牛乳業的總裁。二○○六年二月,他從前總裁牛根生手上接下這個位置后,蒙牛的銷售額又較○五年增長五○%。蒙牛從創業到逼近中國第一乳品公司伊利(一九八三年迄今二十四年)只花八年時間,牛根生奠定公司快速成長的基礎,而楊文俊接棒再跑,依舊保持高速前進之姿。楊文俊擁有18年的乳業經驗,是近十年來中國乳業爆炸性增長的主要締造者之一,他開創了中國乳業尤其是液體奶的多項“第一”和技術革新,中國第一包利樂包牛奶即由他的手中誕生。
楊文俊
蒙牛乳業(02319)公布,公司總裁、蒙牛創業元老楊文俊辭去總裁職務,只留任副主席,以專注整體策略計劃及發展。總裁職位由前中糧集團副總經理孫伊萍接任。
此外,馬王軍辭任蒙牛乳業非執行董事;焦樹閣由非執行董事職務調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Julian JuulWolhardt由非執行董事調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
09年7月,中糧夥拍厚樸投資,以61億元入股蒙牛,成為蒙牛最大的股東。此后,中糧又數次增資,目前持有蒙牛28.09%股權。分析人士指出,孫伊萍上任,宣告中糧系全面接管蒙牛。
楊文俊 - 簡介
楊文俊出生于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的農村,母親早逝,是姐姐供他上了內蒙古輕工學校。畢業后,楊文俊被分配到伊利的前身呼和浩特回民奶制品廠,從一名車間工人一步步做到了帶班班長、車間主任、生產部部長。1996年,經鄭俊懷親自選拔,楊文俊就任液體奶公司的總經理,然而,不到兩年,楊就頂著“挪用公款發放獎金”的罪名黯然離去。第二年,楊文俊追隨牛根生創辦蒙牛,此后,牛根生東征西討,楊文俊一直是他的左臂右膀。
牛根生比楊文俊大9歲,兩人私底下以兄弟相稱,楊文俊管牛根生叫“老哥”,牛根生管楊文俊叫“文俊”。兄弟倆常常呆在一起,一起調研市場、參觀學習,一起打乒乓球、下象棋,一起去春晚現場看節目,一起在公司集體婚禮上扮演司機及主婚人、證婚人的角色。
交接班后,兩人對各自的分工非常清楚。身為董事長,牛根生說他如今只管三件事——戰略的管理、文化的建設和品牌的維護,再加上一個老牛基金。楊文俊則認為自己的職責在于管好家,他的精力主要放在了四件事上——增加銷量、降低成本、讓員工增加收入以及讓企業承擔社會責任。
從牛根生那里,楊文俊得到了“很大的空間”。剛上任的時候,楊文俊難免心虛,常向牛根生討教,問“董事長什么意見”,除了某些牛根生覺得有必要事先提醒的事,其它的事情,牛根生一概不過問。“他基本上不需要向我匯報,他的決策,我99.8%都同意。”牛根生說。
與此同時,楊文俊也懂得放低自己,他不事張揚,不攬功諉過,總裁做了一年半,很多人還不知道蒙牛有楊文俊這么個人物。
楊文俊 - 乳緣經歷
1988年8月—1998年12月:10年間其在內蒙古伊利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曾任車間主任、生產部部長及液體奶公司總經理;1996年:參與首次在中國推行利樂包液體奶的生產,從此國內的液體奶生產進入快速發展時期;1999年:追隨牛根生創業,在一無奶源、二無廠房設備的條件下,楊文俊創造性地提出了“承包經營”這樣一種OEM方式;1999年1月—2006年2月:在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擔任董事、副總裁、液態奶事業本部總經理;2006年2月:在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擔任董事、總裁。
蒙牛擴張思路
1:沿邊戰略,完成從新疆到內蒙古、甘肅、青海最后到黑龍江等六地2800公里的布局,因為中國的奶源有80%產自北方。
2:沿河戰略,也就是沿隴海路線進行布點,以黃河東西段走向為主,完成蒙牛從陜西、山西、山東、河北到北京、天津的布局。
3:沿江戰略,即在長江一線布局。目前,已在長江上游的成都、宜昌、馬鞍山、武漢布局。
4:沿海戰略,目前已經在廣東的汕頭、廣州建立生產廠。楊文俊接受采訪時仍不忘喝著蒙牛的新產品。
楊文俊 - 成長經歷
一、自幼喪母
為了給患嚴重心臟病的母親滋補身體,30年前的每天清晨,楊文俊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家里僅有的那只羊擠奶,但還是沒能挽留母親的生命。13歲那年,楊文俊的母親走了。
楊家也不富裕。當年,為減輕家庭負擔,楊文俊的哥哥在高中畢業后考入當地軸承廠就業,他姐姐輟學,擔起了一部分家庭責任;只有年幼的楊文俊背負著家庭的期待繼續求學。讀書的時候,他每天步行3公里上學,“每天往返4趟,就是在零下20℃的冬天也從未間斷,一直到高中畢業”。當時,楊文俊的同學中有家境好的,可以騎自行車,但他連雙棉鞋都沒有,上高中時寫字用的墨水都需要向同學借。
中專畢業后,楊文俊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從事冰淇淋生產。那時的加工工藝非常原始,一個模具放32個冰淇淋。楊文俊的工作就是用手指夾住插在冰淇淋上的滿是毛茬兒的竹簽,把它們從模具中拔出來。日積月累,楊文俊的雙手被刺得滿是傷口,手指因腫脹無法合攏。
二、勸父尋“伴”
自幼喪母的楊文俊,對父親的孝順也是出了名的。 楊文俊說,這輩子除了事業上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人牛根生外,在生活中,父親的堅韌也深深感染了自己。
“中年喪妻是人生三大不幸之一,母親走的時候父親才40歲出頭。”楊文俊說,“父親再苦再累,都沒有自暴自棄,一個男人始終撐著一把‘大傘’,讓我們3個孩子感受到家的溫暖。他從來都要求我們堂堂正正地做人,不斥責我們,晚上我學習到深夜,父親總是心疼地讓我早點休息。”“父親就是這樣默默無聞承擔生活的一切重壓,從不放棄,這些都感染了我們幾個孩子。”楊文俊說,那時惟一想的就是,將來有錢了一定要讓父親過上好日子。
如今,楊文俊已成為中國最大乳品企業的領導者。為了讓父親擁有幸福的晚年,楊文俊開始勸父親找個老伴兒。2003年,67歲的楊父再婚,一家人相處得很好。
三、家有兩“美”
楊文俊的愛人是他校友,由于工作性質,他常年在外,兩個孩子的成長教育主要靠媳婦。當然,作為父親他肯定不能不管孩子,兒子好動,他就引導兒子學鋼琴;女兒去年中考,當時對能否考上最好的中學信心不足,他就幫助女兒分析上年這所重點中學的錄取率以及女兒當時在年級中所處的位置等各種因素,最后的結論是:只要正常發揮,完全可以進入重點高中。當年,女兒如愿以償。
這種引導式作風也被楊文俊用在工作中。“有些事情是需要我立即拍板的,但有些方向性的事情即便我已經有了預想方案,還是要召集直接管理人員共同討論,最終形成比較清晰的統一方案。”楊文俊說,最終的方案盡管與他的想法也就有正負5%的偏差,但通過群策群力的方式來推行,效果要強很多。
四、玩“轉”生活
楊文俊自稱乒乓球、網球打得不錯,以前在學校時還踢過左前鋒。喜歡圍棋、軍旗、跳棋、象棋,正常情況下,四五步以外的各種棋局變化,他都能看得清楚。 這個“長遠的眼光”也被楊文俊自認為最大的才能之一。在評價自己的才能時,楊文俊說自己有較好的團隊建設能力,看人看事,看企業發展,目光長遠;同時有很強的執行力。“神五”上天就是很好的例子,因為第二天全北京的燈箱廣告全換成“蒙牛牛奶——航天員專用牛奶”的宣傳畫了。
楊文俊 - 創業經歷
一、“擅發獎金”夫妻下崗
1988年,21歲的楊文俊從內蒙古輕工學校畢業,分配到伊利的前身呼和浩特回民奶制品廠冰淇淋車間。雖然當時牛根生是車間主任,是楊文俊上級的上級,但“牛楊”的事業結合就是從這里開始的。
當牛根生升為伊利集團運營副總裁時,楊文俊正好受命籌建伊利的液體奶項目,順理成章地成了牛根生麾下的伊利液態奶經理,那年楊文俊29歲。
在一片荒蕪的土地上,楊文俊帶領所有人員奮戰在基建中,1997年5月,伊利集團的第一個液體奶公司建成投產,中國第一包利樂裝牛奶在此誕生。到1998年度第二季度,液體奶產品已經開始供不應求,但與此相對應的則是液體奶項目的成員已經連續兩年沒拿到獎金,員工士氣低落、人心浮動。跟總部申請,遭到拒絕,而液態奶正處于拼打爬坡階段,人心一散,當下就要溜坡。楊文俊著急了:召集液體奶領導班子集體討論,決定給30多個骨干人員發放獎金——先把人心穩住再說。
當時每人分了2000元到7000元不等,總共不到12萬元。楊文俊本人分文未取。這件事情最終“捅了大婁子”,適逢伊利內部展開對牛根生的“斗爭”,伊利借機對楊文俊進行審查,并最終導致楊文俊的離開。離開伊利時,楊文俊借了10多萬元,把這筆錢補上了。事情最終變成楊文俊用個人的錢給員工發了10多萬元獎金。
二、跟隨牛根生共創蒙牛
1999年1月,蒙牛的前身——蒙牛乳業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初創的蒙牛一無工廠、二無奶源、三無市場,只有幾顆創業元老的腦袋:牛根生、鄧九強、盧俊、楊文俊、白君、孫先紅。
在“無米之炊”的窘境下,負責液態奶的楊文俊敏感地意識到必須走出一條別人沒有走過的道路,并迅速做出決定:將當時電腦行業的OEM生產方式正式引入牛奶生產。當年2月,楊文俊率部8人遠赴哈爾濱,跟一家液體奶公司洽談接管,這家企業當時經營不善,缺乏管理人才,一個有船,一個有槳,蒙牛液態奶順利貼牌,并以不足300萬元的投入,迅速盤活了需要投入3個多億才能組織的產能。蒙牛建立的第一年,就實現了液體奶銷售收入2000多萬元,為蒙牛的超速度成長打下重要基礎。
當年年底,蒙牛也迅速斥巨資引進國際上最先進的設備。對這個高級洋設備,楊文俊并沒有盲目崇拜,在經過充分調研和測試后,他在牛根生的指導下,率領一幫年輕人一起研究,決定增加一個獨特的生產環節,經過多次嘗試后,蒙牛獨特的“閃蒸”技術誕生了,所謂閃蒸,就是在百分之百原奶基礎上再剔除掉一定比例的水分,從而使草原牛奶更香更濃。
隨后,航天員專用奶、超級女聲等一系列營銷策略,都在蒙牛誕生:2003年,蒙牛液態奶銷量就進入全國第一,“消費者綜合滿意度”列全國第一。今天,中國消費者每喝三杯牛奶,其中就有一杯是蒙牛牛奶。
三、全球招聘競爭上崗
2004年,被外界譽為跑出了火箭速度的蒙牛在香港上市,作為上市公司蒙牛乳業的主營業務子公司,蒙牛董事長與總裁職務一直由其“精神領袖”牛根生一人兼任,2005年9月,蒙牛集團宣布:面向全球招聘總裁,新任總裁最重要的標準是:全球化。“不限男女、不限語言、不限膚色、不限年齡”,“但必須有十年以上乳業工作經驗,且帶領過一個團隊,有管理經驗。”
2006年1月,經過近3個月四輪競逐,原蒙牛集團副總裁、液態奶事業本部總經理楊文俊以總分88.45分勝出,接替牛根生擔任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任期3年,牛根生保留董事長一職。
而這也招來了“內定好的”議論,“我要是長著高鼻梁藍眼睛就不會認為是內定的了”,如今的楊文俊笑著跟記者說,來自國內外62名參與競聘的選手,是經過層層考核,最終由蒙牛董事會成員、監事會成員、政府官員以及有關專家等14人組成的評審團投票表決的。緊隨楊文俊之后的第二名得分為80.55分。
楊文俊18年乳業方面的豐富經驗以及全面考察和戰略決策能力等方面都強過競爭對手;楊文俊是蒙牛創業元老之一,也是上屆經營班子的核心成員,他擔綱的液態奶事業本部在6年中創造了無菌奶銷量全球第一的奇跡,并在2005年創造了“蒙牛酸酸乳超級女聲”這一轟動性營銷案例。他的勝出完全是實力使然。
四、開啟蒙牛“2.0時代”
當牛根生大膽起用年僅32歲的楊文俊出任液體奶本部總經理時,許多人對這個當時全國乳業最年輕的液體奶“掌門人”表示了憂慮,但是,牛根生用一句簡短的話語結束了一切爭論——“使用就是最大的培養”!
在牛根生的信任和指導下,接過帥印的楊文俊徹底放開了手腳,帶領蒙牛新的領導團隊,創業以來,蒙牛平均9天申報一項專利,平均6天就有一個新產品問世。現在大家看到的整箱牛奶上便于攜帶的塑料提手、特侖蘇的外包箱,這些很人性化的創意都是來自楊文俊等蒙牛的一班人。
五、全力打造“世界牛”
1999年創業當年,蒙牛銷售額0.37億元;2007年則超過了200億元,成為目前中國乳業唯一邁入200億陣營的企業。
早在創業時,蒙牛就制定了“蒙牛·中國牛·世界牛”三步走戰略,伴隨著蒙牛產品品質日趨國際化,其良好的發展業績也受到更多境外投資者的追捧,肯德基、NBA、迪士尼、星巴克等國際頂級品牌先后將蒙牛牛奶選為指定乳制品,此外,蒙牛產品還遠銷俄羅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并連續幾年在香港、澳門占據當地乳品市場50%以上的份額。
楊文俊 - 個人成就
楊文俊先生擁有18年的乳業經驗,是近十年來中國乳業爆炸性增長的主要締造者之一,他開創了中國乳業尤其是液體奶的多項“第一”和技術革新,中國第一包利樂包牛奶即由他的手中誕生。在楊文俊先生和團隊的共同努力下,蒙牛乳業(13.02,0.60,4.83%)快速成長為中國乳業的領袖企業。楊文俊先生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先后榮獲全國勞動模范、中國乳品加工業“十大杰出科技人物”、亞洲品牌創新人物、“CCTV 2006年度三農人物”等多項榮譽稱號。
2011年8月31日,第三屆中國品牌與傳播大會暨“品牌貢獻獎”年度頒獎盛典在北京萬達索菲特酒店隆重召開,榮獲“影響中國2010-2011年度品牌貢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