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波斯語:????? ?????????,英語:Mahmoud Ahmadi-Nejad ,1956年10月28日- )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現任(第6任)總統,同時是伊朗保守派政治聯盟伊斯蘭伊朗建筑聯盟的主要政治領袖。艾哈邁迪內賈德是一名出身貧寒的工程師及教師。內賈德在1993年出任阿爾達比勒省省長,在穆罕默德·哈塔米當選總統后被免職,重執教鞭。伊斯蘭伊朗建筑聯盟支持艾哈邁迪內賈德參選2005年的總統選舉,結果在第二輪選舉當中獲得62%的選票,他在2005年8月3日正式就任伊朗總統。
艾哈邁迪·內賈德
艾哈邁迪·內賈德 - 生平
1956年出生于伊朗塞姆南省伽姆薩縣(GARMSAR),其父是鐵匠,制鐵工人及虔誠的什葉派教徒,教授古蘭經。母親卡農是賽義德,這尊稱是給予那些被認為是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直系后裔。兄弟姐妹7人,他排行第四,一歲那年全家遷居德黑蘭。他在德黑蘭上完了小學、中學和高中,
1975年,全國高考中他以第130名的成績考入伊朗科學與科技大學,攻讀開發工程專業。
1986年,成為伊朗科學與科技大學首席專家。
1989年,成為伊朗科學與科技大學開發系科技委員會委員。
1993年,內賈德正在德黑蘭攻讀博士學位課程,他獲任命為阿爾達比勒省總督,直至總統穆罕默德·哈塔米在1997年將他罷免,艾哈邁迪內賈德只好重執教鞭。
1997年,獲得交通與運輸工程規劃博士學位。
兩伊戰爭期間,艾哈邁迪·內賈德曾在伊朗革命衛隊服役。
德黑蘭市長
2003年4月當選為德黑蘭市長,他被公認為是一位伊朗新保守派人士,同時有著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他在擔任市長時顛倒了溫和及改革派前任市長的變革,他在前任市長建立的文化中心的活動當中強調宗教的角色,又在市政辦公室推廣男女隔離的升降機,建議兩伊戰爭的死難者葬在德黑蘭的主要廣場上。另外,艾哈邁迪內賈德致力改善交通系統,熱衷于慈善活動,如向貧苦大眾分發免費的湯水。他在當選總統后便辭去德黑蘭市長的職務,他的辭職在2005年6月28日得到接納。
伊朗總統
2005年6月,當選伊朗總統。2005年8月就職。
2009年6月,總統大選獲得62.63%選票,連任成功。但是,此次大選結果遭到了持續的抗議。截至2011年4月,內賈德及穆薩維雙方及各自的支持者就選舉結果仍爭論不休,有人認為選舉出現舞弊。多名伊朗政要缺席總統的就職儀式,前總統穆罕默德·哈塔米、前總統兼現任國家利益委員會主席阿克巴爾·哈什米·拉夫桑賈尼及反對派領袖穆薩維均沒有參加總統就職儀式。反對派在網站及網志號召支持者在就職儀式當天上街抗議。在總統就職當天,數百名防暴警察與反對派示威者在議會外對峙。伊朗國營電視臺直播了艾哈邁迪內賈德就職宣誓的情況,內賈德又稱他會“維護國教、憲法及伊斯蘭革命體系”。
艾哈邁迪·內賈德 - 政治立場
艾哈邁迪·內賈德在擔任德黑蘭市市長馬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在聯合國大會上期間,他采取措施改善德黑蘭的交通狀況,并穩定了該地區的物價。
艾哈邁迪·內賈德屬于伊朗伊斯蘭革命后的第二代。在政治上,他堅持“維護伊斯蘭價值觀”的立場。競選期間,艾哈邁迪·內賈德一再重申,一旦當選總統首先要做的就是切實維護國家法律和宗教習俗的尊嚴。在選舉中獲勝后,艾哈邁迪·內賈德發表聲明說,他將致力于建設一個“現代和進步”的伊朗,使伊朗成為“伊斯蘭世界的典范”。
在經濟上,艾哈邁迪·內賈德強調,國家資源不應當過分集中于政府手中,應當交給人民用于推動國家發展。他認為,目前伊朗對私有化的理解不全面,私有化并不意味著要出售國家財富。艾哈邁迪·內賈德還強調社會公正的重要性,認為社會公正問題應當是國家經濟發展計劃的核心。
在對外政策上,艾哈邁迪·內賈德主張發展“公正的國際關系”,主張所有國家一律平等,伊朗愿與世界上所有國家發展關系,特別是發展與周邊國家、伊斯蘭國家的關系。關于伊美關系,他認為,只要美國對伊朗采取敵視態度,伊朗就不會、也沒有必要改善與美國的關系。
在核問題上,他強調伊朗擁有掌握和利用民用核技術的權利。他表示要堅決維護伊朗自己的利益和立場,決不屈服于外來壓力,在任何條件下都不會放棄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他同時表示,伊朗沒有研制核武器的企圖,并愿意與歐盟通過真誠的對話來解決矛盾和分歧。
艾哈邁迪·內賈德 - 事件
曾參與謀劃占領美國使館
讀書期間,艾哈邁迪·內賈德加入了極端學生組織“鞏固團結辦事處”。該極端組織積極參與了1979年的伊朗伊斯蘭革命,并且在占領美國大使館行動中擔當了重要角色,對美國一貫持有敵視態度。
艾哈邁迪·內賈德曾參加了謀劃占領美國大使館會議。在這些會議中,他甚至還積極游說與會者同時占領當時的蘇聯大使館。當兩伊戰爭爆發后,艾哈邁迪·內賈德自愿參軍。根據其網站刊登的個人資料,艾哈邁迪·內賈德在兩伊戰爭期間以不怕死而著稱,多次主動承擔危險任務,潛入到伊拉克縱深地區進行作戰。
思想保守下令男女分乘電梯
上世紀90年代由改革派人士主政期間,德黑蘭已發生了很大改變。市區出現很多文化中心,語言課程、電影院、音樂會等也到處可見。但艾哈邁迪·內賈德卻認為,伊朗應該建立傳統的宗教統治和生活,抵御西方文化和影響對年輕一代的“侵襲”。
除對文化活動設定這些新的、更加嚴格的限制外,艾哈邁迪·內賈德還在德黑蘭實行了嚴格的宗教著裝法律,要求所有男性政府工作人員必須穿長袖衣服和蓄須,他自己也蓄起了漂亮的胡子。在他擔任德黑蘭市市長之初,還下令市政府辦公大樓的電梯必須男女分乘。正是由于思想保守,艾哈邁迪·內賈德反對者也不少,尤其是在年輕人中,他的口碑不大好。
“2005年世界市長”候選人
2005年,僅僅擔任了兩年市長的艾哈邁迪·內賈德被提名為“2005年世界市長”候選人。“2005年世界市長”評選是由非政府組織“城市市長”主辦的,該組織總部設在英國倫敦。評選世界最佳市長的目的,是為優化全世界市長們的形象,對那些為自己的城市和市民好好服務,甚至為國家和世界做出貢獻的市長表示敬意。在全球各地網民通過電子郵件提名的550位候選人中,內賈德一舉進入最后“決賽”。在進入最后評選的65名市長中,亞洲只有9人入選。
生活簡樸以廉潔和親民聞名
身為高官,艾哈邁迪·內賈德的生活卻十分簡樸,素來以廉潔和親民聞名。從小就不富裕的家庭背景使他養成了儉樸節約的生活習慣,甚至在擔任了德黑蘭市市長以后,他的衣食住行都與千百萬普通工人沒有區別。
他關注德黑蘭貧民的生活,經常開著一輛國產便宜的老爺車上班,曾經穿著清潔工的制服出席會議,甚至還身體力行,與清潔工們一道打掃德黑蘭街道。他甚至經常自己帶午飯到辦公室,這在伊朗政壇是相當罕見的。
艾哈邁迪·內賈德 - 個人言論
自我評價:
———“我遵從憲法公布所有個人資產。我靠當老師的工資過活。感謝真主,我心滿意足。”
———“我的最大資產奇大無比,這就是我對服務人民的高度熱情。其他均無可比擬。”
———“革命的管理者并非因昂貴的辦公設備和幾名秘書而獲得授權。”
———“我對成為伊朗國家的小仆人和大街清掃員感到驕傲。”
對美關系:
———“過去,美國人斷絕與伊朗的關系以制造壓力。如果他們現在想要重建關系,則是出于相同原因。我們不想要強加的關系。”
———“發展與美國的關系并不能根除我們面臨的問題。”
———“我希望與所有國家和政府建立真誠和親密的關系。我們愿與任何不對我們持仇恨立場的政府積極互動。”
核問題:
———“伊朗人希望擁有民用核技術。這個世界應當知道它不能遏制這一努力。獲取用于和平目的核技術是伊朗全民族的要求。作為這個民族的代表,統治者必須盡其全力滿足這一要求。”
———“我們將通過理智方式進行磋商。如果他們接受我們(濃縮)合法權利,我們將予以合作。否則,沒有什么能夠強迫伊朗人順從他們的要求。”
———“西方國家新一輪制裁不會傷害伊朗,伊朗不會放棄鈾濃縮項目。”
經濟問題:
———“國有資源必須擺脫國家束縛,給予民眾用于推動國家發展。所有人必須享受到公平和均等機會。”
———“對于掌握我們石油的黑手黨強權和勢力集團,我將斬斷其雙手。我拿自己的生命下賭注。民眾必須在其日常生活中分享石油財富。”
———“失業、婚姻和住房是主要優先目標。我們的政府將支持窮人,但這不是說要拿其他人開刀。”
———“我們必須向他們說明,哪怕我們2到3年不賣石油,我們已經省下了足夠的資金應對國內正常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