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差的定義
理論上認為,期貨價格是市場對未來現貨市場價格的預估值,兩者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由于影響因素的相近,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往往表現出同升同降的關系;但影響因素又不完全相同,因而兩者的變化幅度也不完全一致,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之間的關系可以用基差來描述。基差就是某一特定地點某種商品的現貨價格與同種商品的某一特定期貨合約價格間的價差。基差有時為正(此時稱為反向市場),有時為負(此時稱為正向市場),因此,基差是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之間實際運行變化的動態指標。
理論上認為,期貨價格是市場對未來現貨市場價格的預估值,兩者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由于影響因素的相近,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往往表現出同升同降的關系;但影響因素又不完全相同,因而兩者的變化幅度也不完全一致,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之間的關系可以用基差來描述。基差就是某一特定地點某種商品的現貨價格與同種商品的某一特定期貨合約價格間的價差。基差有時為正(此時稱為反向市場),有時為負(此時稱為正向市場),因此,基差是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之間實際運行變化的動態指標。
基差=現貨價格-期貨價格
1、正向市場。基差為負,各月份合約的價格差距以持有成本為基礎。理論上,負的基差有一上限,若基差絕對值超過持有成本,將引發套利行為,從而糾正其不合理的價差。
2、反向市場。基差為正值,市場短缺,持有成本為負,近期價格高于遠期價格。價差沒有一定的上限,看短缺程度。
基差是套期保值成功與否的基礎,影響套期保值效果;
基差是發現價格的標尺—遠期現貨價=相對期貨價+/-基差
基差對期現套利交易很重要—特殊情況下產生期現貨間的套利機會
基差的變化對套期保值的效果有直接的影響。從套期保值的原理不難看出,套期保值實際上是用基差風險替代了現貨市場的價格波動風險,因此從理論上講,如果投資者在進行套期保值之初與結束套期保值之時基差沒有發生變化,就可能實現完全的套期保值。因此,套期保值者在交易的過程中應密切關注基差的變化,并選擇有利的時機完成交易。
同時,由于基差的變動比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各自本身的波動要相對穩定一些,這就為套期保值交易提供了有利的條件;而且,基差的變化主要受制于持有成本,這也比直接觀察期貨價格或現貨價格的變化方便得多。
2006年12月11日大連的玉米現貨價格是1510元/噸,當日2007年5月份玉米期貨合約的收盤價是1597元/噸,則基差是-87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