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屈菜霜霉
基本信息
拉丁綱名 Phycomycetes
中文綱名 藻狀菌綱
拉丁目名 Peronosporales
中文目名 霜霉目
拉丁科名 Peronosporaceae
中文科名 霜霉科
拉丁名 Peronospora chelidonii
中文名 白屈菜霜霉
定名人 Miyabe
參考文獻 Peronosporaceae
形態(tài)特征
葉面病斑多角形,初呈褪色,漸變黃色,終成褐色;霉層黃色,密生于葉背。孢囊梗 自氣孔伸出,單枝或多枝,無色,150- 265μm×5.0-7.5μm,主軸占全長1/3- 2/3,基部膨大,上部叉狀分枝3-6次,末 枝呈直角開張,微彎,長3.0-22.5μm。孢 子囊卵形或橢圓形,淡黃色,18-28μm× 15-18μm,長寬比值為1.2-1.6。卵孢子 生葉組織中,球形,直徑28-35μm,淡黃 色,壁厚,平滑。
分布
中國分布:
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 L.: 黑龍江 帽兒山(HMNAU-DM-319)。
世界分布:
中國、日本、烏克蘭、哈薩 克斯坦、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