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又稱青歌賽。創(chuàng)辦于1984年,每兩年舉行一屆,已成功舉辦十四屆。曾經(jīng)產(chǎn)生了蔡國慶、宋祖英、譚晶、薩頂頂?shù)纫淮笈诟鑹H有影響力的明星。2012年4月,央視宣布青歌賽停辦一屆,本屆青歌賽將延期至2013年。
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
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 - 背景
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從1984年開始舉辦,每隔兩年舉行一屆。該賽事主要是為弘揚民族藝術(shù)、普及音樂知識、發(fā)現(xiàn)和推出聲樂人才、引領(lǐng)和推動中國聲樂事業(yè)的繁榮發(fā)展。參賽選手由南京軍區(qū)前線文工團、空軍政治部文工團、解放軍藝術(shù)學院、總政治部、海軍政治部文工團、第二炮兵政治部、中國歌劇舞劇院、北京電視臺、陜西電視臺、武警警察部隊政治部、中國東方歌舞團、山東電視臺、湖南廣播電視集團、浙江電視臺、遼寧電視臺、中央民族歌舞團、總參謀部政治部和黑龍江電視臺選送。
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 - 改革
第一屆大賽沒有專業(yè)、業(yè)余之分,在唱法上也沒有分類,比賽擴大了關(guān)牧村、殷秀梅、彭麗媛等選手的知名度。第二屆大賽,劃分了專業(yè)和業(yè)余的組別,劃分了美聲、民族、通俗三種唱法,并且將錄像改為現(xiàn)場直播。這種格局和樣式,一直沿用到2004年。彭麗媛獲得這屆比賽的冠軍,韋唯、毛阿敏分獲亞軍和季軍。1988年“西北風”大行其道,杭天琪以一曲《黃土高坡》聲名鵲起,胡月、范琳琳也成為其中的代表人物。1990年的第四屆大賽是推出新人最多的一屆,歌壇群雄稱霸、爭奇斗艷的局面初露端倪。
1998年舉辦的第八屆大賽上,增加了團體比賽和綜合素質(zhì)考核。第九屆大賽增設(shè)的“監(jiān)審組”,開辟的“第二現(xiàn)場”,強化了群眾觀念,豐富了表現(xiàn)形式。王宏偉、譚晶在這屆大賽上實現(xiàn)了明星夢。2002年的第十屆大賽增加了聲樂技巧考核,來自西藏的牧羊姑娘索朗旺姆一舉奪冠,改變了人生。2004年的第十一屆大賽,一大批來自少數(shù)民族歌手,為中國歌壇吹進了一股清新的風。首次在個人決賽中采用的分輪淘汰制,開了中國聲樂賽事PK對決的先河。原生態(tài)唱法的首次進入,使2006年舉行的第十二屆大賽,回望和鏈接到了歌唱藝術(shù)的土壤和源頭,成為了比賽的突出亮點。 從2006年之后,青歌賽上幾乎沒有讓觀眾記住的歌手,難續(xù)當年輝煌。
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 - 歷屆獲獎名單
第一屆CCTV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1984年)
1984年舉辦的第一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不分唱法。比賽采取錄播的形式播出,不進行直播。評委主要由音樂界和電視界專業(yè)人士組成。
業(yè)余組
一等獎:劉君俠(滿族)
二等獎:王世慧、葉茵
三等獎:王躍珍、薛藝、盛明霞
特別獎:陳謙純、陳玉蓮
專業(yè)組
一等獎:劉捷
二等獎:關(guān)牧村(滿族)、范競馬
三等獎:殷秀梅、鄭莉、彭麗媛
特別獎:魯帆
評委(15名)
閻肅、李雙江、馬玉濤、王昆、于淑珍、周小燕、沈湘、郭頌、郭淑珍、王玉珍、才旦卓瑪、吳雁澤、張權(quán)、李谷一、宋瓏
第二屆CCTV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1986年)
1986年舉辦的第二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首次區(qū)分了民族、美聲、通俗三種唱法,各唱法分別進行比賽。通俗唱法這一稱謂即由此次大賽確定。專業(yè)組和業(yè)余組三種唱法的六場決賽由中央電視臺進行電視直播,評委現(xiàn)場亮分。此次大賽為各省、直轄市、自治區(qū)的各參賽單位設(shè)立了發(fā)現(xiàn)人才的“伯樂獎”。
業(yè)余組
美聲唱法
一等獎: 崔巖光
二等獎: 王必主
三等獎: 魏松、江勝明
民族唱法
一等獎: 周小惠
二等獎: 劉幸福
三等獎: 劉燕、畢峻立
通俗唱法
一等獎: 許麗麗
二等獎: 謝青
三等獎: 孫鳴杰、王曉清
專業(yè)組
美聲唱法
一等獎: 顧欣
二等獎: 劉躍
三等獎: 劉旭峰、孟新洋
民族唱法
一等獎: 彭麗媛
二等獎: 巴哈爾古麗(維吾爾族)
三等獎: 閻維文、董文華
通俗唱法
一等獎: 蘇紅
二等獎: 韋唯(壯族)
三等獎: 王虹 毛阿敏
評委(30名)
朱逢博、李谷一、王酩、馮世全、郭成志、張丕基、陳奎及、凱傳、付林、郭淑珍、王秉銳、谷建芬、李雙江、糜若如、呂遠、馬玉濤、張權(quán)、金鐵霖、吳天球、沈湘、王玉珍、蔣大為、孫家馨、李光羲、姜家鏘、黎信昌、馬國光、高芝蘭、宋揚、羅天嬋
第三屆“五洲杯”CCTV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1988年)
自本屆“五洲杯”起,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有了冠名。
業(yè)余組
美聲唱法
一等獎: 柳建平
二等獎: 王忠艷、陳憶
三等獎: 劉一平、劉向群、邊湄
民族唱法
一等獎: 李鳳媛
二等獎: 金英淑(朝鮮族)、陳俊華
三等獎: 金錦子、賈堂霞、賈成光
通俗唱法
一等獎: 陳汝佳
二等獎: 魏洪、杭天琪
三等獎: 孫小云、胡月、姚曄
專業(yè)組
美聲唱法
一等獎: 賀磊明
二等獎: 馬梅、高棟松
三等獎: 齊燕、鄭莉、陳素娥
民族唱法
一等獎: 閻維文
二等獎: 周建霞、孫麗英
三等獎: 鞠敬偉、余鳳蘭、張也
通俗唱法
一等獎: 李杰
二等獎: 趙新覦、安冬
三等獎: 肖霞、林芳、黎光
評委
沈湘、張丕基、王昆、王玉珍、于淑珍、金鐵霖、吳雁澤、李谷一、聶中明、陳奎及、時樂蒙、朱逢博、黃婉秋、凱傳、姜家鏘、付林、何紀光、吳天球、李光羲、黎信昌、郭成志、呂遠、糜若如、劉秉義、馮世全、陳曉光、田玉斌、王酩、孫家馨、郭淑珍、李雙江、王秉銳、王力葉、羅天嬋、陸青霜、臧玉琰
第四屆“五洲杯”CCTV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1990年)
業(yè)余組
美聲唱法
一等獎: 王忠艷
二等獎: 李林山、林斌、李曉霞
三等獎: 王常玲、李保真、柴楓、曹桂謙、沈星富
民族唱法
一等獎: 黃霞芬
二等獎: 吳瓊、鮑容、張峰
三等獎: 趙秀蘭、劉燕、烏力吉圖(蒙古族)、王春米、張龍英
通俗唱法
一等獎:蔡紅虹
二等獎:郭公芳、蔡國慶、楊迎
三等獎:具蓮玉(朝鮮族)、楊紅、夢妮、李罡、陳紅
專業(yè)組
美聲唱法
一等獎: 劉君俠(滿族)
二等獎: 杜吉剛、朱立群、譚明
三等獎: 幺紅、黃英、金永哲(朝鮮族)、劉淑珍、趙莉莉
民族唱法
一等獎 : 萬山紅
二等獎 : 劉斌、羅寧娜、張秀艷
三等獎 : 呂繼宏、劉玉婉、孟鴿、董華、宋祖英(苗族)、李丹陽、于聯(lián)華
通俗唱法
一等獎: 張咪
二等獎: 張強、朱哲琴、馬李華
三等獎: 解曉東、姚黛瑋(臺聯(lián))、任惠、張涓
評委
沈湘、施鴻鄂、石惟正、郭淑珍、付林、凱傳、朱逢博、呂遠、李雙江、何紀光、成方圓、王潔實、吳天球、楊洪基、金鐵霖、郭成志、王秉銳、馬玉濤、雷克庸、畢曉世、劉秉義、李海鷹、馮世全、王志信、黃婉秋、糜若如、趙季平、張丕基、陳奎及、李谷一、王酩、田玉斌、黎信昌、楊紹謙、鄒德華、王金博、吳崇生、王力葉、張以清、徐有光、鄭肅蘭、張非、鄧文潔、武炳統(tǒng)、張利娟、郎毓秀、臧玉琰、陸青霜
第五屆“五洲杯”CCTV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1992年)
業(yè)余組
美聲唱法
一等獎: 陸力平
二等獎: 劉淑青、孫曉春、馬躍
三等獎: 李紅軍、康廣、高紅兵、劉向群、劉站武
民族唱法
一等獎: 張娜
二等獎: 趙靜、王詠春、范繼紅
三等獎: 張峰、王延星、王秀、楊玉梅、馬峻霞
通俗唱法
一等獎: 林萍
二等獎: 馬海云、紅豆、孫蓮夢
三等獎: 劉海波、白梅、崔京浩(朝鮮族)、張繼紅、翁普慶
專業(yè)組
美聲唱法
一等獎: 安金玉
二等獎: 趙登峰(水族)、宋立忠、白萌
三等獎: 張禮惠
民族唱法
一等獎:劉斌
二等獎:呂繼宏、魏金棟、于聯(lián)華
三等獎:韓延文、陳靜、烏日娜(鄂溫克族)、黃英、拉姆措(藏族)
通俗唱法
一等獎: 江濤
二等獎: 陳紅、范春梅、毛寧
三等獎: 孫悅、王智、劉曉娜、李紅霞、李殊
評委
劉錫津、李海鷹、郭成志、張丕基、馬玉濤、章紹同、凱傳、李谷一、金鐵霖、畢曉世、付林、王秉銳、黃虹、糜若如、郭頌、吳雁澤、王潔實、吳天球、劉秉義、雷克庸、馮世全、溫中甲、朱逢博、郭淑珍、黎信昌、田玉斌、李雙江、呂遠、何紀光、王志信、黃婉秋、贠恩鳳、陸青霜、潘兆和、張以清、武嘉冀
第六屆“通業(yè)杯”CCTV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1994年)。
業(yè)余組
美聲唱法
一等獎: 馬麗君
二等獎: 慕林林 王冬梅 李宏偉
三等獎: 李曉霞 石詩華 劉書燕 馮愛群 劉春美
民族唱法
一等獎: 其布格米德(蒙古族)
二等獎: 羅勛 王詠春 呂薇
三等獎: 梁虎威 楊華 皮曉彩 陳貞 徐曼琳
通俗唱法
一等獎: 具蓮玉(朝鮮族)
二等獎: 俞靜 魏瑛霞 張邁
三等獎: 沈群 方芳 鐘梅 程燕 張勇
專業(yè)組
美聲唱法
一等獎: 趙登峰(水族)
二等獎: 金永哲(朝鮮族)吳波 馮桂榮
三等獎: 胡雁 宏雁 唐曉燕
民族唱法
一等獎: 肉孜·阿木提(維吾爾族)
二等獎: 楊九紅 董華 董青(滿族)
三等獎: 楊瓊(苗族)王邵梅 李星 朱玉 黃華麗
通俗唱法
一等獎: 愛新覺羅·啟迪(滿族)
二等獎: 林依輪 陶潔 陳珠蓮
三等獎: 廖忠 孫浩 全美華(朝鮮族)牟青 甘萍
評委
朱逢博 李谷一 凱傳 張丕基 陳奎及 孟慶云 石惟正 馮健雪 付林 施鴻鄂 石順義 顧夏陽 吳雁澤 王秉銳 黃婉秋 吳天球 郭成志 王曉嶺 金鐵霖 郭淑珍 王志信 黎信昌 方初善 馬玉濤 李雙江 章紹同 呂遠 馮世全 糜若如 何紀光 王酩 田玉斌 譚冰若 恩鳳 臧云飛
第七屆“雙匯杯”CCTV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1996年)本屆大賽由雙匯集團贊助并冠名。
業(yè)余組
美聲唱法
一等獎: 路琦
二等獎: 王延安 李從惠 袁楨
三等獎: 王詠樺 張占柱 李梅 徐凱 努爾古麗(維吾爾族)黃顥
民族唱法
一等獎: 王鳳云
二等獎: 董晶晶 姜維明 王詠春
三等獎: 徐曼林 蔣玉軍 劉瑋 李志安 可沱澤郎金(藏族)仲恒金
通俗唱法
一等獎: 田毅
二等獎: 李幸 于鳳祥 宋思思
三等獎: 可娣娜 陳倩倩 許青 任濤 張帆 亞漢
專業(yè)組
美聲唱法
一等獎: 張禮惠
二等獎: 張艷榮 戴玉強
三等獎: 曲波 王海濤 吳培 張美林 遲黎明 劉月明
民族唱法
一等獎: 方瓊
二等獎: 喬建軍 吉玲潔 孫靜
三等獎: 達木丁(回族)盧捷 曲冬梅 戴濱 雷桂榕 郭春梅
通俗唱法
一等獎: 滿文軍
二等獎: 劉春紅 黃鷺 安紅
三等獎: 朱曉紅 王亞民 趙劍 蔡國平 張靜 殷浩
評委
馮世全 凱傳 張丕基 吳天球 李谷一 郭淑珍 黎信昌 方在行 陳奎及 王曉嶺 孟慶云 溫中甲 徐沛東 王酩 瞿琮 呂遠 何紀光 王志信 朱德榮 賀東久 郭頌 李雙江 郭成志 李海鷹 王秉銳 糜若如 賀光明 臧云飛 陸青霜
第八屆“大紅鷹杯”CCTV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1998年)本屆大賽由寧波卷煙廠贊助并以大紅鷹商標冠名。
業(yè)余組
美聲唱法
一等獎: 李宏偉
二等獎: 葉巧紅 高淼
三等獎: 張小平 王瑩 辛愛萍
民族唱法
一等獎: 隋寧
二等獎: 李清資 岳莉
三等獎: 胡薇 周發(fā)猛 蔡以華
通俗唱法
一等獎: 許波
二等獎: 許航 王向云
三等獎: 李敏 劉洋 秋江
特別獎: 李瓊
專業(yè)組
美聲唱法
一等獎: 于乃久
二等獎: 額爾德木圖(蒙古族) 郭森
三等獎: 張淵春 梁召今 周映辰
民族唱法
一等獎: 于麗紅
二等獎: 譚學勝 祖海
三等獎: 馬嘯 周芳 劉迎春
通俗唱法
一等獎:馮瑞麗
二等獎:劉薇薇 李鐵石
三等獎:楊慶 珊瑚 任茜
評委
溫中甲 郭成志 張丕基 李谷一 凱傳 王曉嶺 呂遠 吳雁澤 李雙江 孫家馨 鄭秋楓 黎信昌 吳天球 田玉斌 郭淑珍 糜若如 王秉銳 郭頌 鄭秋楓 何紀光 付林 馮世全 陳奎及 王蘇芬 丁雅賢
第九屆“步步高杯”CCTV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2000年)本屆大賽由廣東步步高電子工業(yè)有限公司贊助并冠名。
業(yè)余組
美聲唱法
一等獎: 王鐵剛
二等獎: 賈春雷 劉媛媛
三等獎: 李玫 樊琳 馬阿榮
民族唱法
一等獎: 樊紅巖
二等獎: 吳春燕
三等獎: 張克東 溫洪武 胡承忠
通俗唱法
一等獎: 倪睿思
二等獎: 容中爾甲(藏族)劉小幻
三等獎: 肖婭嫻 崔蓮花(朝鮮族)許曼筠
特別獎: 王鐵剛 倪睿思 容中爾甲(藏族)扎里嘎夫(蒙古族)
專業(yè)組
美聲唱法
一等獎: 梁召今
二等獎: 王燕 和惠
三等獎: 嚴圣民 吳艷域 烏蘭雪榮(蒙古族)張惠勇四女組唱
民族唱法
一等獎: 王宏偉
二等獎: 黃華麗 龔琳娜
三等獎: 胡小娥 張小芬 麥穗
通俗唱法
一等獎: 譚晶
二等獎: 谷峰 薩頂頂
三等獎: 任真 支予 郭祁
特別獎: 王宏偉 梁召今 譚晶 谷峰
評委
施鴻鄂 葉英 郭淑珍 黎信昌 楊鴻基 郁鈞劍 付林 王昆 肖白 李谷一 金兆鈞 雷蕾 蘇越 陳小奇 郭峰 張樹榮 三寶 李小沛 徐沛東 趙傳 甲丁 劉歡 魏松 譚得華 滕文驥 尹鴻 王建儒 田青 何紀光 于淑珍 錢世錦 汪燕燕 關(guān)牧村 彭麗媛 王世光 殷秀梅 郭頌 閻維文 鄒友開 王曉嶺 吳雁澤 李西安 孟衛(wèi)東 顧欣 王秉睿 馬玉濤 胡德風 蔣大為 糜若如 張千一
第十屆“哈藥六杯”CCTV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 (2002年)本屆大賽由哈藥集團制藥六廠贊助并冠名。
業(yè)余組[11]
美聲唱法
一等獎: 孫礫
二等獎: 趙靜 司紅軍
三等獎: 肖影澤 陳新 于世勇
民族唱法
一等獎: 索朗旺姆(藏族)
二等獎: 張全 鄧春蓉
三等獎: 王園園 慕喜斌 秦靖紅
通俗唱法
一等獎: 徐洋
二等獎: 何璐 陳剛 、劉吉寧(二人組合)
三等獎: 力求完美組合 肖婭嫻 柏文
觀眾最喜愛的歌手獎: 索朗旺姆
專業(yè)組[12]
美聲唱法
一等獎 : 陳勇
二等獎 : 于爽 吳琳
三等獎 : 張海慶 霍勇 楊洋
民族唱法
一等獎: 麥穗
二等獎: 劉和剛 王麗達
三等獎: 王熒 任香淑 哈輝(回族)
通俗唱法
一等獎: 迷彩三人組
二等獎: 阿里郎組合(朝鮮族) 耿麗萍
三等獎: 袁圓 劉晨 58號組合(胡礦,胡磊)
觀眾最喜愛的歌手獎:阿里郎組合(朝鮮族)
評委
業(yè)余組:
監(jiān)審組:傅庚辰 金鐵霖 王健儒
美聲唱法:迪里拜爾 顧欣 關(guān)牧村 金永哲 瞿琮 黎信昌 李近朱 李雙江 馬洪海 楊立青 葉小綱 殷秀梅
民族唱法:克里木 李谷一 劉輝 彭家鵬 宋祖英 田青 王祖皆 吳雁澤 郁鈞劍 宗庸卓瑪 鄒文琴 鄒友開
通俗唱法:成方圓 何訓田 甲丁 金兆鈞 雷蕾 李海鷹 李小沛 三寶 蘇越 滕格爾 徐沛東 張明敏
綜合素質(zhì):滕矢初 余秋雨
專業(yè)組:
監(jiān)審組:傅庚辰 谷建芬 王健儒
美聲唱法:戴玉強 顧欣 關(guān)牧村 郭淑珍 黃小曼 黎信昌 廖昌永 魏松 葉小綱 葉英 殷秀梅 余隆
民族唱法:卞祖善 郭蘭英 郭頌 賀藝 克里木 李谷一 劉輝 田青 吳雁澤 印青 郁鈞劍 張也
通俗唱法:何訓田 甲丁 解承強 金兆鈞 雷蕾 李小沛 劉歡 三寶 蘇越 田震 張千一
綜合素質(zhì):滕矢初 余秋雨
第十一屆“新蓋中蓋杯”CCTV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2004年)本屆大賽由哈藥集團制藥六廠贊助并以新蓋中蓋商標冠名。
非職業(yè)組
非職業(yè)組團體決賽
一等獎:
二等獎:
三等獎:
非職業(yè)組個人單項決賽
美聲唱法
一等獎: 吳睿睿
二等獎: 閆樺 李振濤
三等獎: 李凡 梁澤元 黎輝輝
民族唱法
一等獎: 方瑤
二等獎: 敖長生 陳春茸
三等獎: 王琳 鄒一娜 王大軍
通俗唱法
一等獎: 董蕾蕾
二等獎: 于霞 北大六人組合
三等獎: 胡平 師鵬 嵐風組合
觀眾最喜愛的歌手獎:吳睿睿
職業(yè)組[13]
職業(yè)組團體決賽
一等獎:
二等獎:
三等獎:
職業(yè)組個人單項決賽
美聲唱法
一等獎: 王莉
二等獎: 楊陽 張英席
三等獎: 王紅星 于爽 孫礫
民族唱法
一等獎: 雷佳
二等獎: 劉和剛 王麗達
三等獎: 陳莉莉 吳娜 西蘭卡普組合
通俗唱法
一等獎: 錢琳
二等獎: 鄧蓉 凌撼鳳組合
三等獎: 029合唱團 TG4演唱組 阿格樂團
觀眾最喜愛的歌手獎:劉和剛
評委
非職業(yè)組團體決賽
監(jiān)審組:
美聲唱法:
民族唱法:
通俗唱法:
綜合素質(zhì):
非職業(yè)組個人決賽
監(jiān)審組:
美聲唱法:
民族唱法:
通俗唱法:
綜合素質(zhì):
職業(yè)組團體決賽
監(jiān)審組:仲呈祥 谷建芬 金鐵霖 李雙江
美聲唱法:鄭詠 魏松 黃小曼 顧欣 殷秀梅 黎信昌 鄭小瑛 傅海靜 梁寧 廖昌永 葉小綱 王祖皆
民族唱法:姚藝君 拉蘇榮 宋祖英 閻維文 卞祖善 吳雁澤 趙季平 彭麗媛 蔣大為 方瓊 王原平 萬山紅
通俗唱法:卞留念 肖白 甲丁 李小沛 雷蕾 張千一 徐沛東 趙傳 蘇越 金兆鈞 趙光 陳小奇
綜合素質(zhì):李準 趙易山
職業(yè)組個人決賽
監(jiān)審組:
美聲唱法:
民族唱法:
通俗唱法:
綜合素質(zhì):
第十二屆“隆力奇杯”CCTV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2006年)本次大賽由江蘇隆力奇集團贊助并冠名。
團體決賽[15]
金獎:二炮文工團
銀獎:空政文工團 云南電視臺
銅獎:武警部隊代表團 海政文工團 解放軍總政治部
優(yōu)勝獎:中國煤礦文工團 貴州電視臺 國家民委文宣司 中國唱片總公司 國家環(huán)??偩?內(nèi)蒙古電視臺 河南電視臺 成都軍區(qū)戰(zhàn)旗文工團 陜西電視臺 西藏電視臺 公安部政治部 美洲代表隊 北京電視臺 解放軍藝術(shù)學院
個人單項決賽
美聲組
金獎: 薛皓垠
銀獎: 張海慶 張文巍
銅獎: 王紅星 阮余群 鐘麗燕
民族組
金獎: 劉和剛
銀獎: 吳娜 陳莉莉
銅獎: 陳永峰 嚴當當 茸芭辛娜
通俗組
金獎: 師鵬
銀獎: 姚貝娜 于霞
銅獎: 劉罡 阿魯阿卓 曹芙嘉
原生態(tài)組
金獎: 李懷秀、李懷福姐弟
銀獎: 蟬之歌組合 卞英花
銅獎: 安達組合 羌族多聲部組合 阿拉騰烏拉
組合組
金獎: 蝌蚪組合
銀獎: 太陽部落組合 香格里拉組合
銅獎: 新稻子組合 天韻組合 飛翔鳥組合
觀眾最喜愛的歌手獎: 蟬之歌組合
評委
團體決賽
監(jiān)審組:閻肅 金鐵霖 李雙江
美聲組:黎信昌 顧欣 梁寧 葉小鋼 戴玉強 鄭詠 孟衛(wèi)東 王真 佟鐵鑫
民族組:郭蘭英 郭頌 李谷一 趙季平 蔣大為 郁鈞劍 劉斌 呂繼宏 方瓊
通俗組:肖白 甲丁 潘越云 韓紅 李海鷹 李小沛 金兆鈞 卞留念
組合組:付林 張千一 朱明瑛 郭峰 陳小奇 李杰 蔡國慶 趙光 王曉鋒
原生態(tài)組:德德瑪 祖蔭 田青 陳哲 姚藝君 宗庸卓瑪 王原平 李松 肖梅
綜合素質(zhì):余秋雨 徐沛東
個人單項決賽
監(jiān)審組:
美聲組:黎信昌 顧欣 殷秀梅 迪麗拜爾 黃小曼 關(guān)牧村 廖昌永 黃岳峰 袁晨野 郎昆 馬秋華
民族組:
通俗組:
組合組:
原生態(tài)組:
綜合素質(zhì):
第十三屆“隆力奇杯”CCTV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2008年)
美聲
金獎: 王紅星
銀獎: 張妮 張海慶
銅獎: 陳蘇威 鐘麗燕 姜必群
民族
金獎: 吳娜
銀獎: 澤旺多吉 吳彥凝
銅獎: 常思思 王慶爽 比茲卡組合
流行
金獎: 姚貝娜
銀獎: 曹芙嘉 香格里拉組合
銅獎: 湯子星 奇跡組合 湯飛
原生態(tài)
金獎: 土苗兄妹組合
銀獎: 刀郎木卡姆 納西姐妹組合
銅獎: 阿爾麥熱瑪演唱組 朵蝶朵阿組合 高保利
合唱
金獎: 解放軍藝術(shù)學院合唱團
銀獎: 華中師范大學TianKong合唱團 中國武警總部文工團男聲合唱團
銅獎: 貴州侗族大歌合唱團 內(nèi)蒙古蒙古族青年合唱團 總政直屬隊代表處合唱隊
觀眾最喜愛的歌手獎: 土苗兄妹組合
第十四屆“藍色經(jīng)典·天之藍”杯CCTV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 (2010年)
美聲
金獎: 陳蘇威
銀獎: 張妮 周曉琳
銅獎: 鐘麗燕 費琪芳 柯綠娃
民族
金獎: 王麗達
銀獎: 吳彥凝 王喆
銅獎: 常思思 王慶爽 陳笠笠
流行
金獎: 阿魯阿卓
銀獎: 曹芙嘉 馬海生
銅獎: 湯非 西爾艾力·賽來(維吾爾族) 湯子星
原生態(tài)
金獎: 撒葉兒嗬組合
銀獎: 云南楚雄阿乖佬彝歌隊 其其格瑪
銅獎: 麥蓋提刀郎木卡姆組合 游方歌組合 雪蓮三姐妹組合
合唱
金獎: 中國武警男聲合唱團
銀獎: 解放軍藝術(shù)學院紅星合唱團 西安音樂學院合唱團
銅獎: 沈陽音樂學院北方女子民歌合唱團 內(nèi)蒙古草原星蒙古族青年合唱團 天津大學合唱團
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 - 停辦
2012年4月10日,央視文藝部導演王憲生證實“央視青歌賽今年確定停辦”。但并非就此停辦,而是停一屆。停辦的主因是“沒那多人才,跟不上比賽的頻率”。但業(yè)內(nèi)人士認為,青歌賽停辦的最大原因是收視率、口碑和造星均不如地方衛(wèi)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