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蘇門答臘位于世界第5大島的蘇門答臘北部,西臨印度洋、東瀕馬六甲海峽與馬來西亞相望,北接阿濟省(Aceh),南與西蘇門答臘接壤。北蘇門答臘有獨特的地理條件,孕育出了旺盛的動植物生態、豐富多變的自然景觀,以及多元種族所形成的寶貴文化遺產,成為一處吸引觀光客的旅游勝地。
北蘇門答臘
資訊
美國地質勘探局網站剛剛將2012年4月11日16時38分發生在蘇門答臘北部西側的地震震級修改為里氏8.7級,此前報道震級為8.9級,震源深度仍為33公里未作修改。
美聯社報道,在印尼亞齊省最西部水域今天發生8.7級(最初報道為8.9級)強震后,印尼已發布了海嘯預警。印尼氣象與地球物理局官員稱,已發布海嘯預警。印尼海域2004年12月26日發生9.1級強震,強震引發的海嘯導致23萬人喪生,其中3/4的死者來自亞齊省。
路透社援引目擊者的話稱,印尼亞齊省北部附近海域發生里氏8.7級強震后,新加坡、泰國和印度南部都有人感受到震動。
綜合路透社、法新社報道,印尼亞齊省北部海域發生8.7級強震后,印度向安達曼群島、尼科巴群島及印度東海岸地區發布海嘯預警。
北蘇門答臘 - 簡介
北蘇門答臘(印尼語:SumateraUtara)是印度尼西亞省份之一。省府為棉蘭。西北與亞齊省接壤,南面與西蘇門答臘相連,東南與廖內省為鄰。北蘇門答臘有獨特的地理條件,孕育出旺盛的動植物生態、豐富多變的自然景觀,以及多元種族所形成的文化遺產,使它成為一處吸引觀光客的旅遊勝地。
北蘇門答臘 - 自然地理
北蘇門答臘位于蘇門答臘島北部,北濱馬六甲海峽,西南臨印度洋,包括印度洋中尼亞斯、巴都等島群。面積70787平方公里。全省東部大部份地區為低地平原,在西岸和南部地勢較高,巴拉神山脈(BarisanMountains縱貫其中。多巴湖(LakeToba)是位在該地的知名大湖泊,由一個古代死火山所形成。馬達高原盤踞其北部,多2000米以上的火山峰,高原中心有全國最大的多巴湖。沿海平原除東北部已墾殖外,仍為沼澤。高原植被蔥蘢,尤以熱帶松著名,還有鐵木、柚、榕、櫟、楓、月桂等混交林,竹林普遍。
北蘇門答臘 - 人文環境
種族
北蘇門答臘的人民熱情而友善,種族多元,主要為600萬人口的巴塔克族(Bataks),還有沿岸培西西爾斯族(Pesisirs)、曼得陵斯族(Mandailings)和安哥拉斯族(Angkolas)。巴塔克族,是最主要的族群,分布于多巴湖四周高地和薩摩西島,其又可細分為卡洛(Karo)、西馬倫根(Simalungun)、戴瑞(Dairi)和多巴(Toba)四個支族。他們各擁有自己的語言、祭典服飾和傳統,而造型特殊的傳統巴塔克屋,成為吸引觀光客的一大特點。
宗教信仰
北蘇門答臘擁有不少基督教徒,有別于回教為主的印尼其他地方。基督徒人數之多,到處可見到基督教堂,其中多巴巴塔克教堂(TobaBatakChurch)是印尼最大的基督教堂。北蘇門答臘首府棉蘭,是印尼第3大城。人口超過200萬,其中華人約佔居民的20%,大部份經商,市內80%的商店為華人所擁有。棉蘭曾經是德里(Deli)回教王國的一部份。
北蘇門答臘 - 著名景點
多巴湖
多巴湖是印尼最著名的旅游景點之一,也是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位于蘇門答臘島北部海拔906公尺的高原上,距北蘇門答臘省的省會棉蘭市175公里。以其旖旎的湖光山色著稱于世,每年來此旅游的國內外游客絡繹不絕。湖長100公里,寬24公里,面積1700多平方公里。由于這里海拔高,年平均氣溫只有攝氏22℃左右,加之濕度極低,因而湖上終年天高氣爽,涼風習習,沁人心脾。 站在多巴湖畔,面對著浩瀚的湖面,頓有心曠神怡之感。這個深水湖,最深處達450公尺,放眼湖面,一片碧綠。多巴湖之奇還在于它擁有一個美麗的湖心島--薩莫西島。在多巴湖,可以選擇躺在草地上,也可以選擇悠游湖中,還可以坐上快艇、水上摩毛車、腳踏船。
北蘇門答臘 - 特色地產
北蘇門答臘盛行游耕,種植稻米、木薯、水果和蔬菜。高原東北麓及沿海平原以棉蘭為中心是全國最大的種植園帶,有煙草、劍麻、橡膠、油棕等。北端火水山與龐卡蘭蘇蘇的石油工業和港口是本島北部油田區的組成部分。工業有食品、木材與五金加工、紡織、橡膠、卷煙、皮革、化工、機械及運輸設備。
特色咖啡
曼特寧咖啡產于北蘇門答臘,別稱“蘇門答臘咖啡”。風味非常濃郁,香、苦、醇厚,帶有少許的甜味。一般咖啡的愛好者大都單品飲用,但也是調配混合咖啡不可或缺的品種。
蘇門答臘咖啡口感豐富扎實,有著令人愉悅的酸味。氣味香醇,酸度適中,甜味豐富十分耐人尋味,適合深度烘焙,散發出濃厚的香味。它生長在海拔750~1500米的高原山地,寓意堅韌不拔和拿得起放得下的偉岸精神。
北蘇門答臘曼特寧咖啡豆顆粒較大,豆質較硬,栽種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瑕疵,采收后通常要經過嚴格的人工挑選,如果管控過程不夠嚴格,很容易造成品質良莠不齊,加上烘焙程度不同也會直接影響口感,因此成為爭議較多的單品。蘇門答臘咖啡口味濃重,不澀不酸,醇度、苦度可以表露無遺。
北蘇門答臘 - 地理災害
山洪
2003年11月3日北蘇門答臘暴發山洪。山洪在大雨中突然沖下,泥流夾拌著大量非法砍伐后留在林區的大木墩、樹干樹枝等,橫掃了巴侯羅克河岸兩側用鐵皮和竹竿搭成的民居和旅游別墅區,加重了山洪的破壞性。山洪毀壞了420多間房屋。分析家普遍認為,毫無節制的森林砍伐是造成印尼干旱、澇災、山洪或滑坡等主要自然災害的根源。印尼副總統哈姆扎·哈茲已要求政府部門采取嚴厲措施,打擊非法砍伐林木活動。
地震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08年2月20日16時08分,在印尼蘇門答臘(北緯2.8度,東經96.0度)發生7.7級地震。震中距蘇門答臘島約140公里,距北蘇門答臘省首府棉蘭約320公里,距蘇門答臘省班達亞齊約330公里。據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發布的消息,該地震不大可能造成破壞性海嘯。這是2008年第二次7級以上強震。北京時間2008年2月8日17時38分,在中大西洋海嶺(北緯10.7度,西經41.9度)發生7.3級地震。兩次強震都發生在強潮汐時段。在經過1月的7級地震間歇后,2月7級地震開始增多。2008年1-3月為弱潮汐時期,4-7月為強潮汐時期。強震在5-6月將達到高潮。
2012年04月11日16時38分,北蘇門答臘西海岸發生里氏8.9級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隨后美國地質勘探局網站將地震震級修改為里氏8.7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