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冷渦
【東北冷渦】是活動于我國東北地區或其附近的高空大型冷性渦旋。它是造成東北地區低溫冷害、持續降雨洪澇、冰雹和雷雨大風等突發性強對流天氣的重要天氣系統。
簡介
【東北冷渦】(Northeast China cold vortex)活動于我國東北地區或其附近的高空大型冷性渦旋。它是能維持3~4天或更長時間的深厚天氣系統。每年5—6月活動頻繁,8月及3-4月較少。東北冷渦所控制的地區,氣層是上冷下暖的配置,故造成氣層的不穩定并常產生強烈的對流性天氣。冬季可出現很大的陣雪,夏季可產生雷雨、冰雹及低溫冷害等災害性天氣。同時,對我國華北、華東等地的天氣也有直接影響。
時空分布
東北冷渦一年四季均可出現,6月是東北冷渦活動的盛期,也是東北的冷渦雨季,其次是7月。平均每次冷渦過程持續4天左右,最長可達13天。冷渦常活動在北緯35-60度,東經115-145度范圍內,生成后也集中在東北地區及其附近上空活動。但有些冷渦形成于貝加爾湖附近,然后經蒙古國進入我國內蒙古和東北地區。
影響天氣與危害
東北冷渦是從地面到6000米上空的一個冷性氣柱,在500百帕天氣圖上至少能分析出一條閉合等高線,并有冷中心或明顯冷槽配合。冷渦中的空氣柱處于上冷下暖的不穩定狀態,常會產生陣雨、雷陣雨甚至雷雨大風或冰雹等不穩定天氣,有時,強烈發展的冷渦也會造成較大范圍的暴雨天氣。冷性氣柱呈逆時針方向旋轉的過程中,會有一股股冷空氣甩出來產生降水。由于東北冷渦是個深厚的天氣系統,移動緩慢維持時間比較長,一般為3~5天,最長可達10余天,帶來連續數日的低溫陰雨天氣 ,或造成連續數天的陣性降雨天氣。
東北冷渦是造成東北地區低溫冷害、持續降雨洪澇、冰雹和雷雨大風等突發性強對流天氣的重要天氣系統,對東北地區的天氣氣候有重大影響。
春夏季節出現的東北冷渦天氣,對農牧業生產危害極大。因氣溫偏低影響水稻、高粱、玉米、大豆等作物的春播或幼苗的發育生長,因而造成秋糧減產。在牧區,牧草不能及時返青,牛羊由于飼料不足而掉膘。 根據低溫出現的時間不同,對農作物造成的影響亦不同。6月份的低溫使農作物不能正常生長而推遲生育期;8月份農作物正處在灌漿乳熟干物質積累階段,正需溫度高,陽光充足的天氣,低溫易造成籽粒不飽滿或空殼而減產。
相關研究
對東北冷渦及其引發的天氣現象一直是氣象科技工作者關注和研究的問題,我國對東北冷渦暴雨的研究可追溯到1950年,先后有多位氣象學家對東北冷渦產生的暴雨、雷暴、冰雹等進行研究。但由于東北冷渦的“不定性”,導致預報員對東北冷渦對流性降水的強度、落區、時間很難把握,以致東北冷渦的強對流預報一直成為困擾預報員的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