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陸漂移說也稱魏格納假說、漂移說或位移說。是解釋地殼運動和大陸分布的假說。
大陸漂移說
概述
【大陸漂移說】(continental drift theory)也稱魏格納假說、漂移說或位移說。解釋地殼運動和大陸分布的假說。
因非洲西岸與南美洲東岸的形似,若符節(jié)相合,故認為H者原由一個大陸漂移而成。這在17世紀的英國哲學家培根(F.Bacon)和19世紀的德國地理學家洪堡(A. Humboldt)均曾設想過。
嗣后隨著地質證據(jù)的積累,魏格納在《大陸與海洋的起源》和《地質時代的氣候》(與柯本“Koppenn”合著)兩書中,以大陸漂移說來解釋地質、古生物和古氣候中許多疑難問題。
他設想,較輕的硅鋁質大陸塊(大陸地殼)漂浮在下層較重的硅鎂質大洋地殼上而能位移。他認為古生代全球只有一整塊大陸叫做聯(lián)合古大陸,它分階段地分裂和漂移,一直漂移到現(xiàn)在的大陸位置上。這個假說是根據(jù)海岸線輪廓、地層、古生物、巖相、構造、古氣候、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等方面的證據(jù)提出來的,但因涉及的學科范圍甚廣且若干材料還不夠精密,特別是人們感到漂移的機制難以成立,致使這一學說沉寂了幾十年。
20世紀50年代以來,新論據(jù)不斷發(fā)現(xiàn)如古地磁的數(shù)據(jù)與由古氣候推斷的古陸位置十分相符。加上海底擴張理論的提出等等,故使大陸漂移說逐步為更多的科學工作者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