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
高原是面積寬廣、海拔較高、頂面起伏和緩、邊線通常以陡坡為界的高地。
概述
高原(plateau)是面積寬廣、海拔較高、頂面起伏和緩、邊線通常以陡坡為界的高地。高原按形成方式和地質背景可分為以下幾種:(l)由古老穩定地區(地盾)頂部水平巖層受差別侵蝕而形成的低高原,如南美洲的巴西高原,或從前被侵蝕夷平的古老結晶巖被抬升而形成的低高原,如南非高原;(2)沉積盆地中抗蝕的水平巖層形成的低高原,如巴黎構造盆地中的高原;(3)在主要山系旁側的水平巖層或輕微褶皺巖層上形成的高原,如北美洲的阿巴拉契亞高原;(4)在主要山系中, 由從前的侵蝕面被抬升而形成的高原,如澳洲東部高地中的高原;(5)高踞于山系之中,在兩側山脈之間的水平或輕微變形的沉積巖層上形成的山間高原,如中國的青藏高原,(6)由玄武巖熔巖堆疊而成的熔巖高原。如非洲的埃塞俄比亞高原;(7)高踞山系之中,由熔巖和凝灰巖等大量火山物質堆積而成的火山高原,如南美洲安第斯山中的阿蒂普拉諾和普納高原;(8)巨大的大陸冰蓋高原,如格陵蘭冰蓋高原。全球高原總面積(將高原性的非洲大陸包括在內)約占地球上陸地面積的30%。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面積五百多萬平方公里。
青藏高原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中國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稱,平均海拔4000m左右,高原南側的喜馬拉雅山系,平均海拔6000m以上,高峰林立,海拔超過7000m的山峰有40多座,8000m以上的山峰也有10座,位于青藏高原南緣中國同尼泊爾的交界處的珠穆朗瑪峰,海拔達8848.13m,是世界第一高峰。高原上湖泊眾多。海拔5000m以上的高山,大都終年積雪,冰川廣泛發育,面積達34000多km2,約占中國冰川總面積的80%。青藏高原的特殊自然環境條件,形成了獨特的高原氣候。高原上空氣稀薄,氣壓低,含氧量少,光照充足,是全國太陽輻射量最多的地區。由于海拔高度的影響,高原上氣溫低,氣溫年變化小,日變化大。高原上干濕季分明。干季多大風,降水依地區差異懸殊,東南部察隅以南,雨量豐沛,由于面迎印度洋來的西南季風,海拔又低,雅魯藏布江下游河谷的巴昔卡,1931-1960年平均年雨量高達4095.0毫米。從高原的東南地區向西北去降水量顯著減少,在噶爾附近的西北部地區,年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