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冰期又稱冰川期。是指地質史上出現大規模冰川廣布現象的時期。
冰期
概述
【冰期】(glacial epoch)又稱冰川期。地質史上出現大規模冰川廣布現象的時期。全球地質史上曾發生過三汰大冰期,分別出現在震旦紀、石炭一二迭紀和第四紀。這些冰期中一般包括若干個亞冰期與亞間冰期,國際上以歐洲阿爾卑斯山為標準,在第四紀冰期中劃出5個亞冰期,即多淄(Donau)、群智(Gunz)、明德(Mindel)、里斯(Riss)和武木(Wllrm)亞冰期。
亞冰期持續時間約為7-12萬年,又可分為若干持續期為1-2萬年的副冰期與副間冰期。例如武木冰期中最后一次副冰期大約1萬年前結束,有人認為目前地球正處于亞間冰期中。通常,從冰期向間冰期過渡要比從間冰期向冰期過渡急速得多。
冰期的氣候特點是溫度變化很大,中緯度的氣溫變化幅度可達10℃以上;冰期的全球冰雪覆蓋可達地球陸地的20-30%,間冰期則較溫暖,造成這種變化的原因還很不清楚。一些假說認為,地球以外和地球本身的各種過程中有很多因子足以導致冰期和間冰期的交替。地球以外的過程,主要有太陽能量輸出以及地球軌道參數的長期變化。地球本身的原因,則有巖石圈的各種過程及氣候系統各個部分的變化(包括非線性的反饋過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