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青藏高原天氣學是專門論述青藏高原天氣和天氣系統特性,以及青藏高原對大氣環流和周圍天氣系統影響的天氣學分學科。近年來隨著衛星探測技術的應用和科學考察資料的增加,人們對青藏高原天氣的認識正在逐步深入。
青藏高原天氣學
概述
【青藏高原天氣學】(synoptic meteorology ofQinghai-Xizang plateau)專門論述青藏高原天氣和天氣系統特性,以及青藏高原對大氣環流和周圍天氣系統影響的天氣學分學科。
青藏高原面積約 200×104km2,平均海拔約4km,位于大氣對流層中部( 600hPa等壓面上)。珠穆朗瑪峰等高峰高達對流層上部,其熱力和動力作用對大氣運動有很大影響。氣溫日變化劇烈,雷暴多,雨日多而降水量少等是其天氣特點。天氣系統的季節和垂直變化都較大,例如,夏季高原地面為熱低壓,高空為動力性暖高壓,這種上高下低的氣壓形勢配置是高原兩季的基本特征。冬季與夏季近于相反,地面是冷高壓,高空是冷低壓。
青藏高原對大氣活動主要具有熱源的性質(尤其在5、6月份),與南亞高壓的活動關系密切,對我國季節轉換和夏季降水影響較大。另一方面,由于高原對冷空氣的阻擋,使西風帶出現分支現象等,對東亞大氣環流和高原附近的天氣系統(如西南低渦等)都有重要影響。其它由于高原上地形起伏引起的天氣特征,如高原切變城、低渦、雅魯藏布江夜雨、冰川風等都是青藏高原天氣學研討的內容。
近年來隨著衛星探測技術的應用和科學考察資料的增加,人們對青藏高原天氣的認識正在逐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