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克·華萊士(Mike Wallace,1918年5月9日-2012年4月7日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著名新聞雜志節(jié)目《60分鐘》記者和主持人,他主持該節(jié)目長達38年,于2006年退休。他以尖銳、辛辣的采訪風格和深入獨到的報道著稱,著有個人職業(yè)生涯的回憶錄《你我之間》。
邁克-華萊士
據(jù)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電視新聞報道,美國著名記者和主持人邁克·華萊士于當?shù)貢r間4月7日在美國康涅狄格州紐黑文市去世,享年93歲。
華萊士是美國著名記者,他曾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主持電視節(jié)目《60分鐘》長達38年,之后于2006年退休。在他主持節(jié)目期間,以尖銳犀利的主持風格著稱,這讓他挖掘出不少珍貴的新聞事實,但也因此引發(fā)不少聲討和質疑。
“無懼、無恥,但極棒”
邁克·華萊士,1918年出生于美國,自幼聰穎,后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麥茲根大學,開始與新聞結下不解之緣。大學畢業(yè)后,他受聘于底特律一家電臺,后在芝加哥主持“姿帕斯講場”引起全國轟動。1951年,華萊士遷居紐約,輾轉于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和紐約第五頻道之間,創(chuàng)辦并主持了“邁克·華萊士追擊”、“60分鐘時事雜志”等震撼美國的新聞欄目,并以追求新聞的真實性和實踐追蹤式報道以及揭露社會問題的深刻性在世界傳媒領域被譽為“新聞怪杰”。
華萊士是一個怪人,他的不少朋友都這樣評價他,說他“無懼、無恥,但極棒。”作為新聞奇人,他喜歡窮追猛打式的新聞采訪方式,對新聞的執(zhí)著到了“頑固”的境地。美國輿論界對他褒貶不一,喜歡他的人說他是正義的化身,而反對派送他一個“膽大妄為”的評語,弦外之音諷刺他是一個少有的麻煩制造者。
能言善辯與新聞結緣
華萊士的父母是來自俄羅斯的猶太人。這是一個典型的波士頓市民家庭。
年幼的華萊士在女生面前的表現(xiàn)欲分外強烈,在同學們的掌聲中他找到了表演的樂趣,他的音樂老師迪克森說:“華萊士的音樂天分僅次于他能言善辯的口才。”
華萊士在大學一年級末被人推薦,首次走進大學電臺。畢業(yè)后華萊士選擇留在底特律的一家電臺。到1940年,底特律的小電臺顯然已經(jīng)容納不下華萊士大展拳腳,此時已小有名氣的他攜帶新婚的妻子諾爾瑪·嘉比進軍芝加哥。
在芝加哥,華萊士淋漓盡致地施展了他征服聽眾的才華剛滿23歲的他一夜之間變成了“風城”最受歡迎的表演者讀報者放下了報紙,主婦們忘了針線活,孩子們更是睜大雙眼……他們全在聚精會神地聆聽華萊士的節(jié)目。
1950年,華萊士與妻子芭芙一起遷居紐約。“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向觀眾敬獻邁克及芭芙邁克·華萊士和芭芙·科貝。”這是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向聽眾首次推介華萊士。
能言善辯與新聞結緣
1998年,華萊士度過了80歲大壽。80歲還在追蹤新聞,他當之無愧地成為世界電視歷史上工作時間最長的黃金時段節(jié)目主持人。有人說,這不僅是世界新聞史上的一個奇跡,在世界勞動史上,這也可以稱之為奇跡。
兒女們都來道喜,一個個與父親擁抱,就連孫子們都與華萊士一般高了。華萊士享受著眼前這全家其樂融融的幸福,心底里打著另外一個主意10年后,我90歲的生日依然要在新聞界度過。
沒有人懷疑華萊士癡人說夢,他的老朋友莫利·塞弗對老華萊士夸耀不止,“我想,他是個未來的先驅。他是那類擁有無比的智慧和精力的人,他什么都要參與,直到80歲、90歲、100歲。”
華萊士自己總結自己說,“是一個一個的故事讓我繼續(xù)干下去的,這仍是發(fā)現(xiàn)之旅,工作帶給我無窮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