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草疫霉,菌類。莖上病斑長形,暗褐色。菌絲細(xì)胞間生,粗3-8μm;吸器倒卵形,約7μm×6μm。孢囊梗菌絲狀,很少分枝,非常短,最長可達(dá)13μm,自氣孔生出。分布在中國。
蒲草疫霉
基本信息
拉丁綱名 Phycomycetes
中文綱名 藻狀菌綱
拉丁目名 Peronosporales
中文目名 霜霉目
拉丁科名 Pythiaceae
中文科名 腐霉科
拉丁名 Phytophthora lepironiae
中文名 蒲草疫霉
定名人 Saw.
參考文獻(xiàn) Pythiaceae
形態(tài)特征
莖上病斑長形,暗褐色。菌絲細(xì)胞間生,粗3-8μm;吸器倒卵形,約7μm×6μm。孢囊梗菌絲狀,很少分枝,非常短,最長可達(dá)13μm,自氣孔生出。孢子囊卵形或卵球形,頂部圓形,很少具乳頭狀突起,基部具短柄,無色, 40-64μm×36-52μm,平均53.9μm ×44.6μm,萌發(fā)產(chǎn)生游動孢子。藏卵器球形,后期略帶棱角,40-52μm×40-48μm,壁厚4μm。雄器倒卵形,與藏卵器異絲生,側(cè)生, 22-24μ m×14-16μm。卵孢子球形,黃褐色,直徑30-38μm;外壁平滑,厚3-4μm[根據(jù) Sawada(1919)的描述]。
分布
蒲草疫霉 - 中國分布:
蒲草Lepironia mucronata Rich. :中國臺灣(Sawada,1919)。
蒲草疫霉 - 世界分布:
中國。
特點(diǎn)
據(jù)Newhook et al.(1978)的檢索表記載,Phytophthora lepironiae Sawada的孢子囊廣橢圓形或卵形,具半乳突,柄短。藏卵器壁厚2μm或更厚;卵孢子直徑30-40μm,不充滿藏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