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視鏈
電視劇鄙視鏈
英劇>美劇>日劇>韓劇>港劇>臺劇>內地劇>泰劇
“我喜歡看英劇,至少我喜歡這么說”
“我喜歡看英劇,至少我喜歡這么說。”基本上,國內的英劇粉提及英劇,多少都有點品位上的優越感,尤其是,近期中產以及公知最愛的《南方周末》以兩大篇文章專門解析熱門英劇,百度英劇吧里有人直接說,“看到這報道,有種莫名的自豪感啊”,好像他們不是英劇觀眾,而是英劇編劇一樣。雖然他們對報道里“英劇美劇實無高下”這個論斷不太滿意,沒有高下,他們的優越感就沒有依托了嘛,《南方周末》不太懂事啊。
英劇確實比美劇更有文藝范兒,文藝范兒的一大標志就是悶??疵绖馨残?,最少三分鐘發給你一個笑點,總不至于看睡著,而英劇整體上催眠效果要好些,你有耐心忍一忍,進入狀態之后才能體會到英國人的傲嬌和蔫壞。比如豆瓣(微博)打分高達9.3分的英劇《黑鏡》,夸它是“神作”的都算克制了,首相為了救王室公主,必須當著全人類跟一頭豬性交,多重口味,但人家拍得嚴肅、深刻、唯美、蕩氣回腸。
一本正經地演繹荒誕,在高貴冷艷的形式感下耍賤,是英劇的核心價值。《黑鏡》中,首相視死如歸地走向那頭即將與他合體的豬,他的手下貼心地表示,我們已經找了一頭性格最婉約的母豬了。《唐頓莊園》里,“中產”、“律師”都是貶義詞,觀看樂趣就是等著他們被真正的貴族羞辱,以及等待“我的孫女還沒墮落到去紐約混的地步”這種霸氣臺詞。當然,英劇里同性戀大面積分布,《神探夏洛克》基本上就是以福爾摩斯和華生為主角的高智商純愛片,腐女看得超high。
哪怕英劇粉只是為了看男男奸情或者迷戀“沒品笑話集”式的無底線笑話,也絲毫不妨礙他們的拽。他們給出的喜歡英劇的官方理由往往是“耳朵只接受倫敦音”,并且在提及英劇名和角色名時一律用英文。專欄作者咪蒙有一次不顧個人安危攻擊了一個英劇演員丑,立即受到英劇粉的海量圍攻,最主流的攻擊就是:“英劇你根本看不懂,滾回去看你的日劇韓劇吧,腦殘!”
日劇粉這時候不爽了,“日劇韓劇”兩個詞排名必須分先后,他們的驕傲感來自至少日劇還有小清新或者黑色幽默的味道。看遍全球電視劇的資深宅女周二有個權威論斷,英劇高明、耐看,但稍悶;美劇笑點密集,臺詞高桿,但劇情上缺乏新意,永遠都是:1.罵政府罵資本家罵法官。2.發現特異功能A,發現特異功能B,發現特異功能C.3.A和B睡了,B和C睡了,C和D睡了,D和A睡了。日劇常無厘頭,但真是愿意冒險的,什么冷門題材都敢拍。至于韓劇嘛,演員和衣服好看就行了。
在周二看來,各個劇的粉絲互相掐架互相鄙視非常無聊,看個劇而已,每種劇都能滿足不同的情感和心理需要,她完全能在最冷門的英劇《諾妞的奢華喜劇》和國內穿越劇《步步驚心》之間自由切換。真正能挑戰到周二的底線的,也就是《林師傅在首爾》這種“神劇”了,這已經不是山寨韓劇了,是山寨韓國人,在成都拍的假裝在首爾拍的,中國人假裝韓國人,唯一正版韓國人只有張瑞希一個,明明是《張瑞希在成都》嘛。
網上有不少“韓劇粉更腦殘還是穿越劇粉更腦殘”的比較帖,跟帖者都表示很掙扎,“二者不相上下很難比啊”。國產劇的粉絲至少還可以有“愛國”這個幌子,比如他們攻擊不喜歡《愛情公寓》的人,就說對方崇洋媚外(但《愛情公寓》大把抄襲美劇英劇就不崇洋媚外了嗎),而韓劇粉的輿論環境就差一些了,《南都周刊》曾經做了一個專題,光是標題就能把韓劇粉氣吐血,“珍惜生命遠離韓劇,三大套路讓你腦殘”,看那架勢,好像愛不愛韓劇就是一場IQ測試,臺劇和內地穿越劇同理。
最搞笑的是,男人常常看不起女人看言情劇,說太弱智太腦殘,劇情這不合理那不現實,問題是,他們看A片、看流氓動畫就崇高了就偉大了就聰明了?咪蒙有個論斷,“言情劇就是女人的A片。玄彬、李敏鎬、陳柏霖就是我們女人現階段的蒼井空。大家都貪心,只不過男人想要無限的多元的性,女人想要無限的多元的愛。難道性饑渴比愛饑渴還高級?大家都意淫,言情劇好歹還意思意思來點背景來點劇情,A片就純粹是癡漢亂搞美少女,流氓動畫更不要臉,主題就是無辜宅男被全球美女輪奸。敢問這有邏輯嗎,現實嗎,合理嗎?實在很想告訴男人這物種,意淫也是要講職業道德的。”
搜索引擎鄙視鏈
谷歌>百度> BING、搜搜、搜狗>人民
用必應搜索的太少,百度粉都懶得瞧不起他們
“谷歌的確要比百度好”,國內某互聯網公司產品經理Yisu原因歸納如下:
1.谷歌的搜索結果中,若你搜索的網站是病毒網頁,谷歌會給出病毒網站提醒,百度則不會。
2.谷歌的廣告只會出現在搜索頁面的右邊或者頂部的獨立區域,并且用豎線、底色與其它的自然搜索結果明顯地區別開來和加上“贊助商鏈接”,一般不會混雜在搜索的結果中,而百度則喜歡這么干,最近幾年百度發生的“百度一下,你就上當”事件多是由于百度的競價排名系統將欺詐網站放置在真正網站的前列,導致不知情的網民上當受騙。
3.百度的商業味太重,你搜索的關鍵字的首頁基本都被競價排名出價高的企業占據了,很難找到你需要的真正自然搜索的結果,谷歌雖也是商業化公司,但它基本上是以全自動的搜索方法排除了人為因素對搜索結果的影響,不接受付費的競價排名,亦不出售搜索結果中的排序位置,而是依照點擊人氣、質量等因素進行綜合排列,你需要的搜索結果基本上都會放在首頁。
4.百度為了適應國內大環境而進行了自我閹割,其搜索內容不少都是和諧的結果,而谷歌的不妥協是它退出中國的重要原因,所以谷歌能搜到你在百度搜不到的。
5.百度的搜索結果頁面的布局沒有谷歌的看著順眼。
6.百度的搜索排名技術沒有谷歌權威,谷歌的本土化搜索在李開復(微博)在任時期做得已經不比百度差了,至少我用谷歌搜索時比我百度搜索更容易找出自己想要的結果。
7.谷歌的節日logo每次都能給人驚喜。
然而,Yisu也承認對于絕大多數中文用戶來說,百度要比谷歌好用,“百度比較快,因為谷歌的服務器都在香港或者國外,百度有百度快照,搜索敏感詞時百度的結果當然不盡如人意,而谷歌干脆是該頁無法顯示。”從這個角度來說,谷歌用戶的優越感來自使用谷歌帶來的“附加屬性”,比如會翻墻。
微軟(微博)的必應(Bing)是屬于躺著中槍的,由于用戶群體實在太小,百度粉們都懶得瞧不起他們。騰訊的搜搜和搜狐的搜狗,理由同上,谷歌百度之戰他們實在不該參與,就算是被瞧不起,也是順便的。
至于人民搜索,那是什么?
游戲鄙視鏈
主機單機>國外PC單機>國外網游>國內網游>網頁游戲、QQ游戲
把星際爭霸稱呼為“星際”或“SC”都弱爆了!
誰說游戲低級,玩家會表演一秒鐘翻臉。游戲設計專業畢業生T N T說:“網游體現合作競爭等主要傾于社交,體現游戲的某種類別功能,但我認為這并不能完美詮釋游戲的本質。首先你得拋卻游戲難登大雅之堂的落后觀念,事實上游戲與電影小說一樣本身富于魅力的表現形式,光與影的旋律,信息的舞蹈。單機較之網游的優越很容易聯想:就是將所有的資源最大程度分配于游戲本身,你能想象更好的畫面,豐富的CG,適時響起的優美聲效……一切都是完整唯一的世界觀下的產物,因為基調是一次冒險、一個故事、一場游戲,所以一切都為這個主題服務,理應獲得更好的展現,不必為了社交等讓步。”哎喲,玩游戲這件事好宏大、好唯美、好偉岸哦。
私人泳池之于公共澡堂,能粗淺概括單機粉的優越感來源。
別以為玩游戲就不能裝B了,游戲地帶裝B指南就是:
1.首先!能說英文名的絕對不說中文!再者,如果這個游戲的名字有大家常用的簡寫稱呼,你就用它的全名。如果這個游戲的名字大家稱呼它的全名,你就寫它的簡寫。比如:星際爭霸叫什么?星際?俗!一般人叫它簡稱SC,這就跟那些叫星際的不是一個檔次的。不過這還不是裝B級的,想裝B,就多動下鍵盤,叫StarCraft,注意這個S和C要大寫。這么一說,那些游戲齡在6年以下的自以為“老玩家”的初級裝B犯心里一震:哎呀,我怎么就沒這么叫呢?失誤啊。再說一個,比如暗黑破壞神2.叫D iablo2,就達不到裝B的水平,要叫D 2,當那些小白疑問:D 2是個什么東西?你回答一句:D iablo2,想想那些連暗黑2英文名都不知道的小白會感覺自我多么的渺小?而那些知道的人也只會驚呼:哦!原來是這樣…
2.要略懂點游戲術語。什么?你說你知道特殊怪物叫Boss?你難道沒看到現在網吧里那幫玩傳奇、魔域的笨蛋都知道Boss長Boss短地瞎叫了嗎!不要求你們在這點裝得多高端,但至少要跟低級玩家劃清界線!這個魔獸世界的玩家都知道一些。比如引到多余的怪物叫A D D,仇恨超出叫O T,范圍傷害魔法叫A O E。
3.A:“你玩XXX嗎?”B:“對不起,我對PC平臺上的游戲不感興趣……”僅此一話,絕對能讓那些連PC是什么都不懂的小白小P孩瞬間低你無數個檔次。
什么?你也不知道?孩子,別來裝B了,回家吃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