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
防城港簡介
人口:71萬,包括漢、京、壯、瑤等民族。 區號:0770 郵編:538000
行政區域:下轄港口區、防城區、上思縣和東興市
防城港介紹
防城港市是1993年5月23日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地級沿海開放城市,位于中國大陸海岸線的最西南端,南涉北部灣,西南與越南交界。全市海岸線584公里,陸地邊境線200多公里.建成區面積38平方公里,市區非農業人口18萬。居住著漢、壯、瑤、京等21個民族。全市旅居海外華僑華人(包括港澳臺胞)33.6萬人,為廣西第二大僑鄉。高速公路直達港口,鐵路與全國聯網,是西南出海大通道的主門戶和我國通往越南及東南亞的陸上便捷通道。擁有防城港、東興、江山、企沙等4個國家一類口岸。防城港是廣西乃至西部地區第一大港,全國20個樞紐港之一,全國四大水泥出口基地之一、十大接糧口岸之一、全國最大的硫磺裝卸港。防城港市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南亞熱帶濕熱季風氣候區,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平均降雨量為2600毫米,年平均氣溫在22℃左右。防城港市物產豐富,尤其是海洋和森林資源極其豐富,近海域計有海魚500多種,蝦類200多種,其他貝類、藻類不計其數。森林覆蓋率55.9%,被譽為茶族皇后的國家一級保護珍稀樹種金花茶在防城港市有大面積分布,是全國最大的金花茶基地;盛產玉桂、八角,是全國三大香料基地之一。防城港市地理位置特殊,自然條件良好,資源豐富,是我國西部地區唯一沿海沿邊的地級對外開放口岸城市,是西南出海大通道的主門戶和國內通往東南亞的陸上便捷通道,更是我國加強與東盟國家自由貿易往來的前沿陣地和“橋頭堡”。防城港市港口的發展潛力巨大,有防城港、企沙港、京島港、竹山港等大小港口10多個。其中防城港以水深、避風、不淤積、航道短、可用岸線長而著名,是中國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端的深水良港,經過多年建設,防城港現有泊位29個,其中萬噸以上的泊位15個,是連接大西南和東南亞的樞紐,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橋頭堡”。2006年吞吐量達到3382萬噸,預計2010年將達到8000萬噸。鐵路直通防城港碼頭,大西南的鐵礦、硫磺、鋼鐵、水泥等大宗貨物由此進出口,鐵路運輸占廣西沿海地區運輸市場總額的80%以上。公路干支相連、四通八達的公路交通網絡已初步建成,南防高速公路直達防城港。全市共有公路120條,里程162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4.2公里,一、二級公路136公里,全市已實現了市區高速化、沿海一級化、重點鄉鎮二級化的公路網絡格局。防城港市以沿海基礎設施建設為契機,大規模引進國內外資金,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建設大型臨海工業,重點以大型石化、冶金、建材及能源項目為主,增強大工業發展勢頭;同時,充分利用大港口的優越條件,加快發展對港口碼頭依賴程度大,低污染的輕化、糧油、食品、倉儲和保稅加工等綜合性工業。近年來,防城港市大力實施“工業強市”發展戰略,已初步建成了以臨海工業、制糖工業、林產工業為支柱的工業體系。目前,全市共有工業企業3500多家。工業企業生產經營涉及食品加工、制糖、化工、制藥、建材、冶煉、電子、塑料、印刷包裝、橡校、造紙業等行業,主要產品有食用植物油、機制糖、松香、香料、磷酸、中成藥、水泥、橡膠和電子產品。全市有制糖企業3家、醫藥企業3家、油脂企業2家、制鹽企業2家、磷酸企業2家。邊境貿易防城港市邊境貿易的主要形式是邊境小額貿易和邊民互市貿易。邊境貿易出口的商口主要是布匹、成衣等輕紡產品,電風扇、洗衣機、電冰箱、電飯煲等機電產品;瓷磚、水泥、玻璃等建材產品;以及摩托車、自行車、柴油機和其他機械。邊境貿易進口的主要是農副產品、工業原材料和海產品等。防城港市邊境貿易享受國務院、自治區人民政府以及國家、自治區有關部門對邊境地區貿易給予的優惠政策。旅游全市建有國家級的東興邊境合作區、十萬大山自然保護區、北侖河口紅樹林保護區、防城金花茶保護區、十萬大山森林公園以及省級的企沙臨海工業區、京島風景名勝區、江山半島旅游度假區等。